循节气脚步 悟时间智慧
——“节气诵读”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30 13:02李爱婷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谚语节气素养

□ 李爱婷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滏东小学 056008)

语文学习要有效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必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还要强调语文与生活的结合,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河南省邯郸市丛台区滏东小学立足二十四节气和由节气衍生的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将与之相关的古诗词、文言文、神话故事,以及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作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实施了“节气诵读”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品诵“节气”作品,感知节气转换的特点和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促进了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深度融合;在课堂外,结合观天气、察万物、品美食、绘花草、书感悟等活动,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体悟时间里的中国智慧,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

一、在多维诵读中对“节气”文化认识更全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民俗、节日完美结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古诗词、文言文,以及其他各种语言形式世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生产生活。节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材料。

学校立足语文课堂,根据语文教材和时令节气,有序实施“节气诵读”课程,使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我国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而南方则要在田间蓄满水,为栽插稻秧做好准备。于是,教师带领学生诵读欧阳修的《小满》、元稹的《咏二十四节气诗·小满四月中》、苏轼的《阮郎归·初夏》和王泰偕的《吴门竹枝词·小满》等。学生通过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文学语言,感受小满节气万物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理解节气与古代农业生产的紧密关系,以及节气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诵读和理解节气文化,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诵读形式,如同伴诵读、师生诵读、亲子诵读、命题诵读、诵读接龙、诵读表演,还可以创建“节气诵读”公众号,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诵读实践和语文积累。

二、在实践中将“节气”文化体验到更深处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节气既是文化,又是科学,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应自然的智慧。因此,“节气诵读”课程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

如霜降节气临近,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盐冰制霜”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其气候特点:把冰块和盐的混合物放入烧杯,静置在湿毛巾上。由于冰和盐的密度不同,经混合后发生了吸热反应,烧杯外壁就会蒙上一层薄薄的霜。实验后,教师又出示有关霜降的谚语,如“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霜后暖,雪后寒”“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学生不但能够轻松理解这些节气谚语反映的农业生产道理,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用简单通俗、精练生动的话语总结经验,并以固定的方式代代相传,这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所获得的认知,是丰富又充满趣味的,通过谚语诵读所体验的中国智慧,是深刻又富有情感的。

除了科学实验外,“节气诵读”课程要找到节气作品与各种实践活动的契合点,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田间、走向生活,在自然活动、学农活动、探究活动、鉴赏活动中感受季节的变换、时令的特点、节日的民俗,在情境交融中深化体验。如清明时节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说说“寒食节与清明”的故事,读一读“风雨梨花寒食过”“梨花风起正清明”,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大自然中找一找古诗词中描写的春天场景,让“绿杨高映画秋千”“黄莺乱啼门外柳”等诗句与鲜活的真实画面一一对应;在放飞风筝后讲一讲“忙趁东风放纸鸢”“线长线短回高低”等节气风俗,体会其中的情趣。

二十四节气中有不少是与传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的,“节气诵读”课程相机安排了制作节气食品的实践活动。如清明,采集艾草挤汁水,拌入糯米粉,裹上馅料,做成清明粿;芒种,将新收获的麦子磨成面粉,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的面食;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在圆圆的饺子皮里包入红枣、花生、栗子等,把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也一并包进去。品尝节气美食是活动的高潮。这时,学生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一边来一场诗词鉴赏会、节气谚语擂台赛。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重温“稻花香里说丰年”“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喜悦,更能品尝出辛勤劳动后“家家扶得醉人归”“著意调停云露酿”的幸福。

“节气诵读”课程还将部分节气探究活动与假期生活结合起来,打造成研学旅行线路。通过研学实践的方式学习语文,传播家乡文化和传统文化。例如,以秋分为轴设计了研学线路,包括送秋牛、摘藤枣、做桂花饼、画秋景图、诵金秋诗、绘赏秋地图等项目。学生在秋意盎然的田间地头进行游学,在项目研究中体验农耕生活,感受秋分节气诗词的意境和农业谚语的趣味,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中,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三、在提炼反思中将“节气”文化内化为素养

学生在“节气诵读”课程的实践中会有很多感悟,但如果不加以反思和提炼,依然是处于碎片化的状态。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及时回望、梳理、总结实践感悟,通过形式多样的总结方式,内化、升华“节气”文化。

学生可以用节气日记的方式,以古诗词为主线记录自己学习“节气诵读”课程的点滴体会。由于经过了实践体验,学生再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亦能将文字转化为具象,心境大为不同。如大暑时节,学生有了“浓云从地起,地气还相蒸”的体验,由此感受到农耕的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会将“光盘行动”变成自觉行为。学生可以编写节气小报,对某一个节气进行深度研究。如“冬至情深”节气小报,学生以白居易的“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思家情为主线,按气候特点、历史渊源、习俗活动、传统饮食、健康保健等板块进行编排,系统探究冬至节气。学生还可以用“绘本+古诗”“绘本+谚语”等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岁月更替、节气轮换的特点,记录自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故事。

丰富多样的节气文化总结方式,呈现了学生独特的节气体验和发现,助推了传统文化的分享和传播,使学生将节气文化进行升华,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节气诵读”课程旨在通过对节气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语言形式的学习,在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其不仅指向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中国历史的厚重感,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传承性和世界性,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谚语节气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