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中学田径课堂上的价值及其提升策略

2020-12-30 12:07:51程望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田径中学

程望

(深圳市高级中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1、前言

大量的人体运动学研究表明,田径运动作为一项基础性运动项目,不仅是发展学生运动能力、提升心肺机能的良好途径,更是锻炼学生运动逆商和培养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因此,提升当前我国中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则必须要注重田径教学的有效发展。但根据作者的大量课堂观察发现,当前中学田径教学普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由于当前中学生群体面临的升学压力和课业对课余时间的挤压及家长对体育活动认知上的偏颇导致我国中学生群体性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和运动动力匮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学日常体育课堂开展的效果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二是体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和产生长效的运动激励,约15%的学校田径教学无法正常开课。

田径课作为一项重体力消耗和严格体能要求的体育项目近年来随着中学体育选修课制度的实施变得更为边缘化,不仅选修率较低,且影响了开展效果、学生参与度等关系到学科发展的几大要素,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学田径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问题。作者在深入分析了中学生性格特点及体育需求基础上,积极对体育游戏的价值进行认知,结合中学田径教学所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体育游戏引入中学田径课堂上的价值和田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相关策略,期待这次教学探索能对当前的中学田径教学现状有所裨益。

2、正确认知体育游戏在促进中学田径教学开展成效的主要价值

2.1、可创新课堂呈现形式,提升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从而提升田径选修率和开课率

所谓的体育游戏,在本文中是指游戏形式与田径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而呈现的一种新颖的田径教学开展方式。当前较受学生欢迎常见的田径体育游戏有贴烧饼、喊数抱团、跳跳火车、跳绳接龙等一系列融合好玩、热闹、兴奋、刺激的跑、跳、投等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根据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体育游戏教学手段的实施约可提升67%的学生体育参与兴趣,56%的体育注意力水平和23%的体育运动水平。此外,体育游戏还可以提升36.5%的田径选修率,这对保证田径教学的有序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课堂注意力的稳定性和长久性越好,学生的抗疲劳能力和身体机能水平表现越好,因此,衡量教学手段的有效与否,还要看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水平。

因为体育游戏较强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近年来此教学手段开始受到各级教育组织及体育教师的追捧。体育游戏能较好地创新课堂呈现形式,使过去枯燥、单一的仅仅局限于间断或不间断的走、跑、跳、投等形式的田径课堂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或者游戏的方式来组合或分解课堂教学内容及运动强度,使学生较易达成教学目标要求,在趣味性的活动或比赛中充分释放自我,激发斗志和坚强的意志力,从而降低对田径项目本身的运动强度要求和项目要求的关注度,达到身心的完全投入状态,最终有利于达到提升田径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2.2、有利于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建立长久的信任与依赖关系

体育游戏不同于严肃的田径教学课堂,它因为丰富的趣味性和独特的游戏设计极易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产生良好的代入感和融入性,从而起到改变过去传统课堂上田径教师要求严格、课堂氛围僵硬、运动量较大、教学手段单调而引发的耐受性差、疲劳感强的尴尬局面。学生可通过体育游戏环节体验到与传统跑跳投形态迥异的运动呈现方式,教师也能很容易地通过学生在课堂游戏的参与度和参与效果两个指标上看出本节田径教学的组织效果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开展效果,从而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及教学反思,从而创设良好的师生及课堂氛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易建立信任关系,最终利于田径教学的长远发展。

2.3、有利于学生群体通过体育游戏来提升课下自主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综合素养

中学生群体区别于其它年龄段群体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中学生自主意识觉醒水平与自身能力不匹配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他们已经有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参与与组织能力,但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又相对欠缺,往往给自身带来成长苦恼和困惑,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烦恼。因此作为课堂的参与者与主体,体育游戏的引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体育教师可将体育游戏的设计环节放权给学生,由学生设计、组织、实施和反思体育游戏环节可有利于激发学生群体的想象力、钻研能力、思考力、协调力和创新力等多方面综合性能力素养的自觉培养,还可通过体育游戏环节的参与提升自主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综合素养。

3、体育游戏对中学田径课堂教学的启示及提升策略探究

3.1、明确体育游戏的适用场合,做到体育游戏设计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服务于田径教学

田径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教授学生基本的走跑跳投等几大运动项目的相关运动技能,并通过定期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手段引入中学田径课堂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明确体育游戏与田径教学的主次地位划分及适用场合,恰当地确定体育游戏使用的节点及频次,不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好,为游戏而游戏,致使教学内容完不成或退居其次,使田径教学因为体育游戏教学手段的引入而失去了田径教学的重点或使课堂流于形式,因此,在实现田径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教学手段必须要求游戏的设计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服务于教学。在教师充分分析教学内容基础上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掌握学生的运动特点和运动需求,找准学生与该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运动喜好点设计游戏,从而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完成了教学内容的教授,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3.2、注意体育游戏设计的难易程度,注重学生的体育自信力建设和体育运动乐趣的获得

田径教学引入体育游戏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要和顺应学生的学习要求,故意要降低田径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学难度,而是通过体育游戏的引入和设计巧妙地转移学生对某项田径运动自身的强度和难度的注意力,通过分解运动强度的方式来降低学生对疲劳感和不适感的过度注意,从而延长运动注意力和肌体耐力,使学生在小目标的完成过程中不断获得鼓励与肯定,尽量保护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体育自信心,从而能逐步扩大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力,提升运动难度和强度,也减少当前中学田径教学普遍出现的“技不如人、自暴自弃”的不良现象,鼓励他们拼搏进取,敢于挑战自我极限水平,表现出自身的最佳运动能力。因此,体育游戏的设计要注意体育游戏设计的难易程度的掌控,注重学生的体育自信力的建设和体育乐趣的获得是田径体育游戏教学手段实施的重要依据。

3.3、加强体育精神和体育情感教育,借助体育游戏介质灌输体育精神及体育素养教育

随着我国近几年居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当今中学生群体的意志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精神价值观教育变得尤为迫切,当今中学生群体约89.8%为独生子女家庭,在过度关注的生长环境中中学生群体性怕吃苦懒于运动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处事方式的现象非常突出,学生体育情感教育非常匮乏。因此,体育游戏的引入恰好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加强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情感的培养,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深厚的体育精神价值认识和体育情感教育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游戏设计时加强体育意志力和集体主义等体育精神、体育情感的培养,借助体育游戏灌输体育精神及体育素养教育,在田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更要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集体主义等美好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爱的激励,使他们在课堂中感受和体验田径运动的美。

4、结论与建议

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学科,一切体育技能的习得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基础上,因此必须要夯实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才能谈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及“终身体育”意识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阶段必须要重视田径教学的价值和实际教学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田径教学向来就是体育学科的一个难点科目,学生存在较强的畏难心理,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讨适宜的教学手段,寻求学科参与度、吸引力提升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体育游戏教学手段从体育游戏引入田径教学的价值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体育游戏引入中学田径教学将产生多重教学效益,主要体现于以下两大方面:一是可创新课堂呈现形式,帮助学生产生并保持浓厚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体验感;二是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提升体育教师的影响力,通过体育游戏提升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素养的水平。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体育游戏的使用也应注意使用策略:首先应在实际运用时要明确体育游戏主次地位及使用场合,切实服务于田径体育教学;其次是应加强注意体育游戏设计的难易程度,注重学生的体育自信力和体育乐趣培养;最后还应加强体育意志力和集体主义情感培养,借助体育游戏介质灌输体育精神及素养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田径中学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在多解中学创新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