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位与矫治: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以高校“场域”传承为研究视角

2020-12-30 11: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场域体育项目民族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前言

社会变迁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正在给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全国来看,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传承人严重缺位,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正面临着无人愿意传习的尴尬处境,老一辈的传承人都七八十岁了仍然找不到徒弟;第二,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蹴鞠、抢花炮、珍珠球等项目,逐渐被发展较为普及的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类所替代;第三,传统节日淡化,随着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人们失去了最初的精神寄托,民族传统体育因生存载体的淡化,最终逐渐被边缘化;第四,过度开发,商家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民族传统体育被改编的低俗、空洞化,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被过滤得所剩无几,致使其失去本真。高校是知识与人才的高度汇集地,文化继承的重要场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完整性继承有着无可取代的优势,高校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伟大使命是刻不容缓的,也是义不容辞的。

1、缺位: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场域”传承现状及原因

1.1、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偏科”性

普通类高校并不像体育院校那样,以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型人才为目标,体育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开设的民族传统类体育项目种类更加丰富。经调查发现,普通类高校普遍存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偏科”现状,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高校普修课程中普遍以武术为主。面对当前学校体育西方化的大环境,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多为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较为普及的西方竞技体育类项目,虽然一些拥有体育院系的本科类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上较普通类高校全面一些,但也并不乐观,仍然是武术、养生气功为主,仅有少数学校开设了舞龙、舞狮、空竹等一些常见的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从整体来看,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可选性较小,欠缺一定的合理性,不利于大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所凝聚的智慧和魅力。

1.2、有“形”无“魂”式传教

“形”即那些被称为“技”或“术”的行为、技术、规则等表层内容;所谓“魂”即隐藏在民族传统体育深层的文化内涵,它在体育行为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价值引导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场域”传承的本质,不仅仅局限于外在形式技术层面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然而,当前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被“体育化”,其本身文化特色已被过滤得所剩无几,使得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生了文化错位,与其本质目的背道而驰。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授过程中,往往只是技术层面的传授,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等人文层面的知识向学生传递的较为匮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1)教师自身知识文化量储备有限;(2)教学任务重,课堂中没有过多时间将文化单独系统教学。高校作为文化继承的主阵地,有“形”无“魂”式的传教是无味的,也是不完整的,更是对术道并重教育理念缺位的体现。

1.3、“科班”师资队伍短缺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教师的文化素养、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德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直接深远的,如果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都非“科班”出身,专业的解惑又何从谈起。目前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存在较多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非 “科班”出身,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仍然较为短缺。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性学习,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掌握不够深入、透彻,技能方面更是无法和专业教师相比。其原因主要在于:(1)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起步较晚,相对其他学科每年培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较少;(2)有些学校所谓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实就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主导的武术专业,中国传统武术虽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但并不代表等于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掌握却很有限,过于单一。这些都是造成高校“科班”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短缺的重要原因。

1.4、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匮乏

教材是课程活动开展的依据,而教材内容选取是否科学合理,教材体系的构建是否系统完整都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都是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导的编排体系,其所涉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以武术、养生气功项目为主。而专门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相对匮乏,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现实原因: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并非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必须依赖体育教育课程而存在;(2)历史原因:民族传统体育在千百年来的薪火相传过程中,多是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承,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本记载并不多,有的也是粗略并不完整的。真正能够对民族传统体育来龙去脉、文化内涵、内容、方法、规则等详细系统记录的更是寥寥无几。

2、矫治:高校“场域”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的措施

2.1、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多元且丰富多样的。纵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风格以及流传范围,不难发现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都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给出了最基本的规定。例如,北方草原地区的骑射、叨羊、赛马、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江南水乡的划龙舟、地处山地的爬山登高等等。因此,高校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应该选择那些地域文化特征明显,锻炼内容独特,健身价值高,表现形式新颖,群众基础好,又适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项目。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场域”的发展不再简单的浓缩为武术一个项目,这样即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增强了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促进了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2.2、加强“形”与“魂”术道并重传教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健身”资源,更是一种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 “文化”资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丰富与中国传统哲学、宗教、习俗、伦理、医学、军事等都有着紧密联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表达,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其灵魂所在”,“形”是“魂”的运用与结晶;“魂”是“形”的基础、源头活水。因此,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过程中,应加强“形”与“魂”的有效融合,将深层次文化寓意渗透在技术动作的传授过程中,做到术道并重,杜绝只是流于形式的“体育化”空洞式传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体悟过程,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全息影像的一次再现,对学生文化认知结构的优化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的提升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场域”的有效传承。

2.3、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要良性、切实可行的在高校“场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必须要有,既具备渊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师资,否则,传承只能是一句空话,或者低效甚至是无效。因此,高校应加强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吸纳专业人才进入教学系统,避免非科班出身的教师顶岗担任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任务,确保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化传承;(2)聘请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原真化培训,提升教师技术能力与文化沉淀,使学生吸收到民族传统体育原汁原味的技术原理及文化内涵,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场域”的活态传承;(3)从源头上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多是来源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考虑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上千多种,高校在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深化与拓展人才培养的宽度与厚度”,培养一专多能“术”、“道”齐飞的全面性人才。学生毕业后进入高校任教,他们继续传承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2.4、结合地缘文化,开发校本教材

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源自民间,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和积淀,赋予其浓厚的民族个性和地缘文化特色。高校在引入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时,应结合地缘文化特色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对本地现存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实地考察,筛选出适合本校开展的体育课程内容。聘请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权威专家,梳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来龙去脉、内容以及文化价值,并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地缘性与时代性,健康性与娱乐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还应在既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又要突出体育技能的重要性。校本教材作为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的“脚本”,将地缘文化特色与高校体育课程有效融合,对地缘性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5、鼓励组建民族传统体育社团

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浓缩体,近年来,高校社团蓬勃发展,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社团中的参与群体因具有共同的兴趣,而更具感召力,可以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具有很强的传播力。高校“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应有效利用高校社团平台,鼓励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组建社团,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鼓励本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并制定相关的奖励机制,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工作量,作为物质激励;聘请民间传统体育艺人作为校外指导教师,让学生接触到“原锅原灶”的乡土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认同感。大学生通过兴趣爱好加入社团,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并不断内化为实际行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社团有着社团文化的因子,还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一种综合产物,在活跃的校园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场域体育项目民族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我们的民族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MINORITY REPORT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