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20-12-30 04:19:59龚勇珍廖端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导式阶梯药理学

覃 丽,杜 可,龚勇珍,廖端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药理学是连接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对于临床工作者及研究者而言,药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尤为关键。基于此,如何进行药理学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药理学规律,成为药理学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药理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现阶段我国本科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高素质新型医药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1],局限性显而易见:学生上课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接收的知识十分有限,不利于长久发展。因此,促使学生从被动吸收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将课堂教学变为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获取和运用药理学知识的能力,在药理学教学中尤为重要。而“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其课堂参与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1 “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1.1 “学导式”的内涵

“学导式”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探索知识。在此模式下,教师成为指点迷津的引路人,适当抛出疑问,适时排异解难,从而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导式”教学改变了师生在传统教与学中的角色,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自己利用所学、所知、所会去探索“未知”、解决“未会”,最终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2 “阶梯”的内涵

1.2.1 学生分阶梯 不同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高低的差异,同时不同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在高等教育药理学教学中,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侧重点及知识储备不同,导致其对药理学的理解能力及学习兴趣也有所差别。这需要药理学教学工作者认真分析,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最后再根据学生基础及需求因材施教,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2.2 教学活动分阶梯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程。鉴于这一特点,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由易至难、深浅渐进、循循善诱原则。因此,教学工作者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任务分层,比如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首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稍有难度的重点知识以及激发学生思考的难点知识等不同层级。也可针对某些重难点知识设置思维阶梯,如课题引入、问题引导、逻辑推理、兴趣激发等,这样有利于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知识的逻辑性、理解的层次性和学习的过程性[3]。

2 “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药理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授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内容,学生常常觉得复杂抽象,难以理解,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在“阶梯学导式”教学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思维的启发者”。教师通过设计相关药理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使其自觉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以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为例,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效果主要分为无关、相加、协同、拮抗4种。为什么不同抗菌药物之间联合使用会出现上述不同的效果呢?哪些类型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分别产生无关、相加、协同、拮抗效果?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要求学生在课中解答。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在课前可有效利用教材或互联网等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进行思考和学习。如果教师仅在课堂上灌输式介绍这4种效果,学生很可能因为基础较差或理解能力欠缺而不能真正掌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学懂、学精,保持学习兴趣。总之,这种新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了解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2.2 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

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主要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灵活运用,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将教学任务分成了不同阶段,有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逐级扫除学习障碍,进而攻克难点。例如学习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后,在讨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引出该类激素药物能够刺激诱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高血压、胃溃疡甚至精神失常等。教师可结合药物的不良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框架,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此外,“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也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教师针对不同层级学生,讲授的知识难度、范围也有所区别。如药学专业学生对药物结构有一定了解,教师可以在分子层面帮助其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人体结构更为了解,教师可以人体各器官特点为切入点,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合理用药。通过目标明确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向有重点,又不至于超出接受能力和范围,有利于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2.3 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增强集体凝聚力

在“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深刻了解学生在掌握药理学知识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如哪一种药物的药理机制较难理解、哪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不够明确等,随后根据学生的困惑循循善诱,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行探讨并解决问题,并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之间关系愈加融洽,集体凝聚力得到增强[5]。

2.4 优化思维模式,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传统药理学教学以教为主,重点是帮助学生记忆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理论灌输,缺乏主动性,尤其是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利于后期的临床实习[6]。而“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以“导”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在“阶梯学导式”教学实践中,可以将药物与相关疾病相结合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觉建立药物与疾病防治的联系点,在学习的同时逐渐形成临床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 基于学生认知分析教材大纲,明确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特点,明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药理学教学的侧重点,以此确定教学范围。同时,仔细分析教学大纲,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教学任务分块、分级,进而将每一阶段每一节课的任务具体化,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以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为例,分析该专业特点可知学生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药物防治更感兴趣,由此可确定课堂教学精讲和略讲内容。通过分析教材,在备课时根据难度系数分级,由浅入深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由作用于单一受体药物转向作用于多种受体药物学习,由非特异性药物向特异性药物深化,这样可以根据多重标准分级,进而确定教学任务的时间安排,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3.2 设置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在“学导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是主体,因此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明确教学任务后,教师要确保设置的问题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从而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来帮助学生“学”。以抗消化性溃疡药为例,可以提出几个思维阶梯式问题:常用治胃病药的说明书有什么不同?分为哪几类?不同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它们的临床作用是什么?可能存在哪些不良反应?教师通过一系列带有启发性的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有导向性地进行自学,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3 主次分明,精讲重难点内容

由于学生知识掌握的局限性,在自学过程中可能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或偏差。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及时答疑,适当点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需坚持讲深讲透、少而精、重在引路的原则[7],将学生常见的错误理解指出来,并对常见疾病的经典药物做深刻解析,并以此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但切忌长篇大论,避免学生产生倦怠感或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授课内容的难度适当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8]。总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3.4 实践演练,师生互相反馈

上述一系列教学后,教师需有针对性地根据所教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或提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以巩固所学内容。如学习拟胆碱药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症状及解救原则和药物,以此来检测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反馈建议,总结教学方面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汲取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安排。

4 结语

“学导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促使学生逐步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9]。在“学导式”教学模式中引入“阶梯教学”思想,则可细化药理学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符合我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易被部分学生接受,对于知识涉及面广、内容深奥的理论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肯定“阶梯学导式”教学模式优越性的同时,教学工作者应辩证地看待其效果,不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地运用到课堂中,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保证药理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导式阶梯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自主式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爬阶梯
小学生导刊(2016年5期)2016-12-01 06:02:46
时光阶梯
幸福(2016年9期)2016-12-01 03:08:50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57期)2016-08-23 07:59:07
有趣的阶梯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8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28期)2016-05-27 15:18:31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