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鸿,邹英鹰,徐若冰,叶 频,黄柏慧,王 燮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混合式教学是将师生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与数字化的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督和控制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其通过网络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
雨课堂(Rain Classroom)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它的出现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为病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快捷可行的方案。
病理学是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之一。在传统的面授教学中,学生存在主动参与意识差、学习效率偏低等问题;在线上的网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校网络平台使用率低、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以我校2014至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病理学课程为例,对基于雨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进行实践研究。
教师通过雨课堂在开课前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料,进行课前互动答疑。首先,教师在开始病理学授课之前,在电脑端、微信端,利用雨课堂的“我要开课”功能,生成二维码,建立线上学习班级并邀请全班学生加入;学生可以使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进入班级,开始病理学的线上学习。其次,教师要提前对传统的教案进行重构和设计,并制作课前推送PPT和授课PPT。在雨课堂上,教师原来使用的PPT依旧可以应用,并不需要重新制作;教师只需利用雨课堂重新编辑原来的PPT,对教学知识点重新进行划分,适当增减教学内容,改变呈现形式。将基础的、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放到课前推送PPT中,把重点和难点放到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在课前推送的PPT中可以根据需要插入网络教学视频或MOOC资源,还可插入教师自己的语音讲解,将含有丰富学习资源的PPT课前推送到学生手机上,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自主开展线上学习。在预习过程中,出现不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点击每页课件下方的“不懂”按钮,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3]。
只要教室有网络,电脑可以上网,教师就可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输入课堂暗号或扫描本堂课的二维码,签到之后进入课堂。对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内容、顺序及形式,教师可根据课前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对每节课的具体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安排,有效进行重点、难点及教学节奏的调整。
(1)课上学生交流、讨论预习成果,教师对课前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实时答疑。
(2)教师利用雨课堂进行授课,并根据学生的适时反馈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在听讲过程中学生有不懂的知识点,可以用手机点击“不懂”按钮,教师可以接收到反馈的数据,如某一页PPT内容不懂的有几人,教师即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主导者,成为引导者,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适宜的活动,如TBL、翻转课堂等[4]。学生则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构建,通过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可进行个别展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开启雨课堂的弹幕功能,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提问及打分,最后将打分结果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过程性评价[4]。
(3)随堂测试。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随堂测试,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安排随堂练习题,实时统计学生成绩、实时反馈,随时了解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
课后,雨课堂会自动生成课堂小结,包括到课人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习题完成情况、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等,这些情况以教学数据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教师可借助雨课堂的数据分析,根据教学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也可对学生的课前、课中学习过程进行更客观、准确的评价。虽然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结束了,但由于雨课堂的使用,学生和老师课后的互动并未结束。学生可以进入雨课堂的微信端或电脑端,进一步复习授课PPT、搞懂不理解的内容及未掌握的知识点;如果学生还有问题,可以通过“报告老师”或发“私信”的功能和老师随时保持联系。教师课后可通过发布试卷跟踪检验学习效果;也可继续为学生推送与授课知识点相关的拓展资料,供学生课外查阅,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混合式教学就是将师生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与数字化的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设计的混合式学习有可能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在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教师、教室、教学用具等教学资源有限,并且同一年级的学生人数一般在300~400人,所以大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方式看起来更适合当前的国情。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课堂上教师忙于讲授,学生被动听课和记录,缺乏独立思考和互动探究的主动学习机会,不利于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5]。
我们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课程中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学生日常使用频繁的微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学生通过课下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老师互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其教学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雨课堂为学生的病理学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该课程的学习效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为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保障,学习的灵活性更强;使学生由被动、机械学习变为自主、灵活学习,实现了单一知识的学习到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的转变。基于雨课堂的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此模式有利于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由于借助了信息和网络技术手段,教学资源的数量和信息输入的速度大幅度提升,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雨课堂的诸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形式预习课件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择适合的讲解形式并推送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6]。只要有网络,学生即可利用微信,接收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使用雨课堂的“报告老师”“私信”功能向老师提问,或通过网络自行查询。有了雨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课堂40分钟以外的自主学习,实现突破时空的个性化学习。同时,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外推送,可以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达到相近甚至相同的学习水平,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均会被系统自动采集整理,教师和学生均可随时查看。这样,有利于教师动态地、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雨课堂将传统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真正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学习。
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在基于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引导作用,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互动,教师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个性化辅导,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使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部分学生还会依赖于传统教学方式,习惯于老师讲,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及使用雨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除了正面引导学生外,还可采用多种考核激励方式,将雨课堂的线上学习纳入过程性评价,作为本课程终结性评价的一部分,促使学生积极使用雨课堂,使雨课堂的线上学习常态化。
雨课堂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室的电脑联网,对网络的要求较高,学校的Wi-Fi状况会严重影响雨课堂的课上使用。部分教师授课时使用的仍是常规课件,未能将教学内容和课堂习题等与雨课堂课上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有效发挥雨课堂的课上功能。雨课堂的弹幕和红包功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对课堂的严肃、严谨性可能有负面影响,并且可能打乱教学安排,甚至使课堂教学沦为游戏。雨课堂是基于微信的教学工具,师生之间的联系通过微信实现。微信,是基于自由意愿的社交平台,过多地通过雨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督促会违背自由自愿原则,由轻松便捷的学习方式变成了强迫学习,会适得其反。这些问题在病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困扰着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探索和改进。
总之,雨课堂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教学环境。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恰当有效地利用雨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