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类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2020-12-30 01: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医卫体医医学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1、引言

推进健康中国发展建设被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纲要中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健康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此背景下“健康湖南”建设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卫计委“体医融合工作座谈会”2017年5月12在京召开,赵勇指出,体育与医疗融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和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健康革命的迫切需要,是回应群众关切的迫切需要。因此,本文对湖南省4所医卫类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强调“体医结合”的必要性,为其他医卫类院校的体育教学及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2、湖南省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作者对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南华大学、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所医卫类院校学生和老师就目前体育课程内容、体育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04份,回收404份。通过Excel对所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处理。结果显示,湖南省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基本参照普通高校教学大纲,篮球、排球、足球、太极拳、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另外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学校场地设施适当增加一些项目,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与其他非医学类院校差异不大,缺乏医卫类院校体医结合教学特色。

2.1、教学模式陈旧且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被湖南省的医卫类院校继续沿用:即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要任务;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兴趣培养不够注重;在学生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习惯的养成方面体育老师没有发挥重大作用。而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如体育运动与疾病预防、体育锻炼与运动康复相结合等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有效运用。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单一,以基础体育课和选项体育课为主。并没有体现医学院校的专业特色,很少涉及与医学相关内容如体育保健、运动康复等内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迅速,医卫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体现医卫类院校的办学特色也应逐步与医学教育相融合。医卫类院校学生具备储备体育保健知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走体育锻炼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体育教学道路,将成为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取向。

2.2、教学资源整合不合理

医卫类院校的医学教育师资力量十分完善,是医卫类院校开设体育保健、医疗体育、运动康复等课程的优势,可以使体育教师和医学教师的资源优势得到最高效的发挥。可国内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基本是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受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因素的限制,将大学体育与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信息技术等课程一起列入公共课程行列,由于医学类教师医学理论知识体系完善所以与体育相关的医学知识都被设置在学生的医学专业教学环节之中,但是医学类教师并不是很懂体育运动专业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对体育相关知识不能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和医学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欠佳,因此,高等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体医结合”的办学特色并没有体现出来。

2.3、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缺乏,整体投入力度不够

湖南省医卫类院校的体育室内运动场馆严重缺乏,完善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尤其在综合性体育室内运动场馆、遮阳避雨操场等大型的体育运动场所建设上数量较少,力度明显不够。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部分学校对于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缺乏重视,对体育场馆建设的经费支持不够;二是没有专门的场地设施管理人员导致体育场馆的养护和修缮不及时,更新不及时;三是随着学校的扩招,学院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学校体育器材和设施出现严重短缺现象。

2.4、体育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知识融合不够

体育教师以体育动作的讲授为主,学生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这是当前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的常态,教师和学生关于体育动作带给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变化相关方面的分析明显不够,这与医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明显不符,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没有促进作用。完成学业后,学生多数要从事医学相关工作。体育教学向健身化、保健化、兴趣化转化,这将是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方式及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需求等特点,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来选定。将原来的教材知识体系进行精简、整合,充分考虑医学专业的职业性及医卫类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重新建设医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的融合。

3、医卫类院校开展“体医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3.1、医学院学生专业学习特点

学制长,课程内容多,学习难度大,这是医卫类院校学生专业的最大特点。因此,医卫类院校的学生学习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学习压力大这一特点使得医卫类院校的学生体育课时较少,使得课外锻炼的时间也相对减少,这也对学生体质的健康构成不好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每年体质测试,在进行800m、1000m测试中经常有同学出现晕倒、抽筋等情况,而且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完整测试。这样的身体素质,如何能成为一名肩负重担的白衣天使?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魄是从事职业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医生首先要自己身心健康然后才能治病救人。其次,良好的身体素质能为超强工作压力及工作强度的医生提供基础和保障,因此进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

3.2、医卫类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道是进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高等医卫类院校中,体育教学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而医学专业课程是医卫类院校的教学工作重点,与院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单从学科的发展特点上来看并没有发现医学与体育之间的共通点。而建设“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找到了其中的互通点,发现这两类学科的基础都是人体科学,只是二者的研究方向不同。为了保障个体的发展健康从体能锻炼的角度增强个体的体能,这是体育的研究方向;为了保障个体的生活健康从医学角度出发,借助药品、医疗设备等进行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帮助个体改善身体状况和恢复身体健康,这是医学的研究方向。医卫类院校“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从体育与疾病预防、体育运动处方、体育保健等方向进行,将体育与疾病预防作为医学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将运动处方、运动康复摆在正确的位置,将体育课程与医学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学习到与本专业有关的课程,逐渐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熟练并准确地掌握体育运动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逐渐推动医卫类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

3.3、“体医结合”教学模式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教育的发展都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突发的大型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国家公共医疗卫生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医卫类院校毕业的大部分学生将来需要投身于国家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学生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1)具备公共卫生服务意识;(2)了解并掌握公共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医卫类院校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找到了医学知识与体育知识的相通之处,即“医体结合”教学模式,并在医学和体育的教学中进行实践,致力于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添砖加瓦。

4、小结

本文通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了解了湖南省医卫类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教学资源整合不合理;体育场馆器材设施不齐全,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融合度很低。分析当前进行医卫类院校“体医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及必要性,本人认为在对医卫类院校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时,要对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和健康教育,且要结合其将来工作岗位需求的身体素质进行专门训练和教育,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改善健康状况,同时还要将医学知识与体育保健、运动康复和疾病预防等体育相关知识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出体魄健康、贴合岗位要求身体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医卫体医医学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两会医声
新发展阶段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对策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急救知识普及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