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李霞
摘 要: 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的手段之一。以需求为导向,阐述了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以运城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探索校企合作实践经验,提出平台基础+师资流动的合作机制,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上初见成效。
关键词: 需求导向;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计算机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0)12-60-03
Abstrac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Taking the computer specialties in Yunche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platform foundation plus teacher flow", which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in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ed training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 words: demand-orient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computer specialties
0 引言
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核心职能,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正在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培养适合企业需求,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高高校人才输出和企业用人需求匹配度,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是走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困局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倡导校企合作,协同育人。2015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共同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转型发展高校要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1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一種深度融合高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学校课堂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最为直接的手段,是实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最为有效的方式,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如何使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达成共识,形成互动对接机制,为企业输送合适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是当下高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1.1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灵活
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验设备与企业实际需求吻合度不够。由于高校事业单位的属性,导致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灵活度不够,淘汰一个过时的专业往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迟迟不能下马,而市场紧缺专业,也可能因为政策原因,师资情况,不能及时设置,即使存在与企业需求不符的情况,学生教育过程中任然严格按照既定培养方案执行[2]。另外由于办学经费不足,致使投入力度不够,会导致实验设备相对陈旧,影响正常实验教学。诸多原因导致高校培养的人与企业需求的才不对路,企业招聘的人员往往需要花费较大成本进行岗前培训。
1.2 企业未能很好履行人才培养义务
在高校看来,现在的企业未能有效履行人才培养义务。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未能建立良性的实习生制度,或者有但形同虚设,把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归咎于学校,本该有企业承担的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即使有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也往往因为“利益”关系,效果不佳。在现有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是“投资”一方,短期来看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帮助学校培养了人才,而不一定能够得到人才,最终没有实现留住人才的目的,同时还要承担学生在企实习期间的各种风险,投入产出失衡。多数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转而追求短期效益,抛弃“人才强企”长期战略,只愿意挖人才和社会招聘一些有经验的人员。
1.3 双师型教师队伍欠缺
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教师。高校教师一般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和能力欠缺,其思维常常是从理论到理论,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欠缺是几乎所有地方本科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3]。
1.4 校企共同受益的模式欠缺
合作的目的是共赢,只有共赢的合作才会长久深入。目前阻碍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共赢的合作模式,探索一条学校受益,企业获利的合作模式,是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
1.5 相关政策执行不落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国家有各种指导性文件,学校层面也都有相关政策文件,但是真正落地实施,产生明显效果的,学生受益的,却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喊喊口号,有许多合作是停留在表面的。校企合作更应该是接地气的、落地实施的、细致深入的、校企双方共同受益的合作。
2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
2.1 校企合作平台搭建
平台是基础,决定着校企合作的效果和走向,近年来,在运城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做了有益的尝试,根据专业特点,结和行业需求,与相关企业在不同层面搭建了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平台。
⑴ 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近年来,我们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协议,建立起实习实训基地,在企业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项目,通过设立实习实训项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问题,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最佳途径。企业与高校,特别是企业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有一定的投入,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从低年级的专业见习,到高年级的专业实习,再到毕业季的综合实习。通过大学生实习项目,公司或企业已经审核了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学生也已经熟悉公司或企业的工作流程,学生毕业以后,公司或企业就可以直接录取这些学生,学生企业各取所需,达到双赢。
⑵ 企业竞赛平台
企业参与主导,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对接高校,促进产教融合,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竞赛平台,推动提升校企合作模式下各类人才的培养,为不同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同台竞技和交流的机会,同时,通过竞赛平台,也为企业的人才选拔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近年来,通过企业参与主导的軟件杯软件设计大赛、阿里云AloT开发者大赛、西普教育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等一系列赛事,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等国内知名IT企业都有了我们学生的身影。
⑶ 共建实验室平台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的水平反映了高校的综合实力,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保障,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款,能购置的设备和仪器有限,而且后期维护经费和二次开发经费落实比较困难,导致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实验室设备陈旧,和现代的新技术、新产品完全脱节,学生不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能做的实验也很有限,基本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极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够强。对高校来说,目前已逐渐从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办学模式转变为面向市场、具有一定自主权的办学体制。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痛点,校企共建实验室平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高校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借助企业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另一方面使用企业援建的实验室,可以使高校培养的学生比较熟悉该企业及其产品,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可根据所需,选择技术成熟的学生,缩短企业培训时间和适应时间,共建实验室平台属于深度合作的一种模式,可以解决校企双方所需,但目前受限于相关政策,仍在探索中。
⑷ 课程共建平台
课程共建是指高校与企业在校内联合开设课程的一种合作方式,对于扎实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在“新技术讲座”、“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数据可视化开发”等课程,采取“请进来”方式,引进企业工程师,用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授课,用企业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培养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⑸ 项目工厂平台
与企业尝试建立校内软件项目工厂平台,平台是学生直通企业的技能提升平台,同时也是教师实现“双师型”的项目实践场所。项目工厂负责引进真实项目,学生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从大一至大三利用课余时间在项目工厂参与实验、实践和部分模块测试开发工作,大四可直接参与项目核心模块开发。依托校内项目工厂,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项目工厂”平台正在筹备中。
2.2 建立双向流动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实现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双向流动机制,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完成科研和其他教学相关任务,很多教师不是不愿意参加到企业生产实践中,而是没有精力,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减轻教师教学工作压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理论应用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对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讲,可以由高校聘请,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部分教材的编写建设,可以邀请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和教师进行生产实践培训,介绍工业界的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并接受高校理论知识学习。校企双方要为师资的双向流动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七三制”:即高校师资中有30%来自企业一线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企业师资中有30%来自高校理论功底扎实的博士教授[4-5]。
近年来,学校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师资培训,项目合作等方式,每年会派出10余名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既提高了教师个人的实践能力,又强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也为学院带来了大量的横向合作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逐年提升。同时通过协议引进的方式,引进了10名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科研,为学生和教师进行生产实践培训,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解读,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个人的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力,但是在人才双向流动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加强。
3 结束语
进过多年的发展,运城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初见成效,一系列运行良好的合作平台,良性发展的师资流动机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着眼于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未来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之一,但是在专业共建深度方面,目前依然停留在文件上,仍需加大实践力度,努力走出一条企业深度参与的以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马友忠.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12:100-102
[2] 宁莉.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策略研究与实践[J].商讯,2020.3:144-145
[3] 周飞.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5:199-202
[4] 赵慧勤,陈晓慧.产教融合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6):6-8
[5] 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2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