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2020-12-29 11:55白月
大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信学习动机目标

【摘 要】 教育悲剧的低龄化、中高考高分成绩井喷、高考状元抑郁,从类似新闻中我们不难推测出学生在步入大学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压力与情绪。远离了升学压力与家长监督而渐渐丧失学习动机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的前提。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来探究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习动机 目标 自信 多角思维

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高考已落幕,但围绕高考的话题却不绝于耳。与大众预设的因疫情影响分数下降的场景不同,各地高分考生纷纷井喷。南京某高中因高考400分以上学生不多,校长被家长点名要求下课。事后,该高中认错并发布有应试教育倾向的整改措施,持续数日的抗议风波才逐渐平息。这一现象被一些人理解为素质教育的低头、应试教育的胜利。

另一方面,《一个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在网络上疯传。作者是考入北大的状元游安。她的母亲从小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她的生活只剩下学习。听着同学的多彩经历,而她“就只能讲,说我们高中好苦。”

她终于不负众望地走进了北大校园,可她换上了抑郁症,在大三走上了崩溃的边缘。她自称自己是“土鳖状元”、“北大垃圾”。

10岁女孩没有按老师要求写出传递“正能量”的作文,下课后从4楼一跃而下;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家长训斥几句,而后不顾一切从楼上跳下;9岁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点名批评,踢出学习群,而后从15楼跳下,类似新闻在显示因教育而引发的悲剧愈发低龄。

无论是教育悲剧的低龄化还是高分成绩井喷、高考状元抑郁,从中我们不难推测出大学生在入学前积累了大量的学习压力与情绪。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该如何权衡,该如何调整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促进教学效果,我想这是每个大学教师应该去探讨的问题。

二、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学习自主追求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能激发个体进行并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如: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等。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围绕着学习动机,不同心理学家有着不同阐释,如强化理论、归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本文将结合这些理论,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究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远景目标的树立

远离了父母,也远离了对他们进行高严管控的老师后,很多大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了。一直以来以考大学作为奋斗目标的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后渐渐迷失了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兴趣,也看不清人生的方向,于是迷失,自卑感、渺小感愈演愈烈。这一现象的出现可由下面的心理学原理来解释。

1、“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在1971年做过一项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做一些趣味试题。

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将学生分为奖励组和无奖励组,奖励组每完成一道难题后,就得到一美元的奖励; 而无奖励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休息。

然后,德西的研究人员持续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奖励组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但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却很少,无奖励组则有更多的人在休息时间继续解题。

透过“德西效应”,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某件事非常感兴趣(内在动机)时,如果同时提供了物质奖励(外在动机),那么,反而会减少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这一效应说明当人们因为兴趣、爱好或者成就感等内在动机而努力的时候,他们相信这件事情是纯粹为自己而做的,最大的价值是取悦自己。而当人们为获得外在奖励而行动的时候,就变得患得患失,唯恐自己的努力配不上奖励,或者觉得奖励配不上自己的努力。

由此可知,外部施加的学习动力会侵占学生本应自发性产生的学习动力。一直被推着、敦促着去学习的大学生,久而久之,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丧失学习的动力与自觉性。所以,作为大学教师,协助学生将学习动机由外部转化为内部,格外重要。

2、从“他驱”到“自驱”

从“自驱”(取悦自己)变成了“他驱”(获得物质或取悦他人),兴趣也会大大减弱。所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变得格外重要。“你是愿意继续卖糖水,还是愿意和我一起改变世界?”,当年乔布斯邀请库克加盟苹果时所说的这句话,就可从内部动机角度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福祸趋避之”,这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为苍生幸福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和胸襟胆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教师可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激发学生的远大情怀来激发学生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内部动机。

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所言,“国家培养的真正人才,应该是有无我之境的,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成功”。“真正的人才,需要有大无畏精神,舍我是谁的勇气和担当”。

确定清晰的长远方向并靠近志同道合的人,这样的学生更易集聚周围人的能量,从他人那里获取力量。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二)短期目标的确立与自信的提升

孩子们在学习和玩耍的过程中,都有一种天然的乐趣。不过迫于一直以来的升学压力及外在的管教与奖惩,学生享受人生的自主性早已被破壞。上了大学后,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对自己安身立命的重要性,更易于他们形成自主感与掌控感。这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业内外的短期目标。

对目标的不断实现,可帮助学生积累自信。也可利用一些心理学技巧来加强学生自信,如;

辉煌再现:在课前或课间,请每位同学回想自己最成功、最辉煌、效率最高的时刻,找到当时的那种内心愉快感、自豪感,沉浸其中并使之扩大、迁移至日常生活。

杰出人物扮演:想象自己成为了自己最崇敬的那位伟人或杰出的人物,意想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和那位杰出的人物一样。

写好运日记:将每日所遇到的让自己感到开心的瞬间都记录下来。如舍友帮忙打饭,解决了疑惑,入手了心仪的物件,久未联系的朋友发来了问候,想买的东西正好打折,他人带来的关心与感动等等。这种日常小确幸的记录能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转变消极的思维方式,让自己更为轻松。

(三)多角思维的培养

同样的事情,不同角度、不同群体所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大多数的创造性思维都是源于思维角度的转变。多角思维的培养能增强学生面对挫折时的调节能力,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

1、面对挫折的心态

人生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痛苦是无法避免,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看法看似悲观,实则不然。如果学生把痛苦当做一种负面经历而想方设法地避免,或者认为痛苦是一种失败的表现,若自己能力足够,便会万事顺利而不会痛苦,那么当问题、挫折出现时,学生则会格外压抑、焦虑和不公平。

“为什么我要遇到这些事,凭什么是我”,“这都怪某某人,若不是…,我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做也许能暂时缓解焦虑或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会令学生脆弱不堪。反过来,如果学生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这样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

所以,培养学生区分面对问题时的负面情绪与问题本身,格外重要。负面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和怨气,只会加重内耗、降低我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效率,却丝毫不能帮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2、非理性信念的改造

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指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错误信念B也称为非理性信念。因此,帮助学生改造非理性信念,则能让学生免受很多可避免的痛苦。

如:受到几乎所有的、对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人的喜爱和认可,这是必要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将糟糕透顶,我不能忍受,我真没有用!这是一种典型的低自我接纳和低自尊,严重时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教师可帮助学生觉察这种非理性信念,并将其重塑为:我真希望得到大多数对我来说是重要人物的喜欢和认可。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和认可我,这并不糟糕,我能够承受,而且我仍然感到自己有价值。期望每个人都认可我,这是不合理的。我无法控制他人怎么想和怎么感受,就像他人也不能控制我的想法和感受一样。

艾利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11条常见的对人有着深刻影响的非理性信念,上面只列举了一种。他对非理性信念的归纳与总结,值得广大教师推广。

3、归因方式

对问题的归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与状态的很大因素,值得教师的重视。如对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导致不同的心理活动,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学习状态 原因 心理活动的列举

成功 能力 我的确擅长…,我有能力学好

努力 我这次考试准备得很充分

任务难易程度 因为这次考试太容易了,所以我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运气 我这次考得好,是因为我运气好

其他外在因素 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很适合我,同学的帮助带动

失败 能力 我不擅长、不适合…

努力 我这次考试准备得不充分

任务难易程度 这次考试难度太高,所以我没考好

运气 这次就是我不走运

其他外在因素 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合我,身体状况所致

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方位归结原因的能力以找到对应的解决方式,且要避免学生过度进行自我打击。

要强化学生努力的品质,如;“你在这方面的确有些天赋。要保持并继续努力。”当发现学生自我评价为负面不理性时,可说:“也许此时你并没有表现出那么擅长,但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有差距也许是给你自我提升的机会。”总之,帮助学生沉淀优秀的品质、保持信心继续努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教育者,愿我们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灵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简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1

[2] 李玫瑾.《幽微的人性》[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1

[3] 武志紅.《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1.

作者简介:白月(1988—),女,汉族,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研究方向:日本文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自信学习动机目标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