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民运动理念的不断普及,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其中排球运动便是相对火热的运动项目。也正是因为排球运动的火热,在初中教育中排球运动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课程,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简要分析初中体育排球“先练后教”体验式教学途径及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排球运动;先练后教;体验式教学;教学途径
近些年我国排球运动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排球竞技还获得了许多的世界性成绩,但是我国和世界体育运动强国之间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缺少后备力量。对于学生而言,我国在基础教学方面相对于国外存在比较突出的差异。对此,想要持续提高我国排球运动竞赛水平,就必须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培养便是其中的重点。对此,探讨初中体育排球“先练后教”体验式教学途径及方法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价值。
一、排球教学现状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排球运动属于学生最为喜欢的运动类型之一,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化的教学,而是停留在一个爱玩、喜欢玩的状态,所以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是排球教学的重中之重。排球教学属于一个复杂且系统化的过程,其教学结果与学生的竞赛成绩有直接关联性,制订排球教学计划的目的在于为排球教学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并展现教师对排球运动的规律认知,借助教学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持续性提高。
二、初中排球教学“先练后教”体验式教学
1.明确教育目标
“先练后教”的教育目标中,“先练”主要是让学生先围绕目标进行练习,弄清楚基本的动作要领,例如击球点以及挥动手臂的方向,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提供操作要领,让学生可以进行“先练”。而“后教”则是基于前者的教學方式,因为在“先练”操作中学生必然会出现各种困难与障碍,此时教师可以在“后教”中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指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后教”中教授正确的动作,以示范、讲解方式强化正确动作的记忆,并借助模仿与徒手练习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达到纠错的教学目的。
2.借助合作改善教学质量
合作教学属于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排球教学也可以充分应用这一教学措施。教师可以对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筛选,不仅可以更好地丰富排球的训练方式,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排球训练当中的参与积极性[1]。在具体训练中,教师首先可以创建情境,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情境并合理地分组,保持小组之间的异同性,以传帮带的方式进行异质分组,激活课堂活动的氛围。其次是开展多元化的互动教学,“先练后教”的教学最初应当从合作互动的形式着手,以丰富的运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学生大多数都喜欢互动交流的活动,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应用这一需求,以示范展现、分组对抗、过关测试以及小组测评的方式开展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3.拓展训练维度
在“先练后教”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地延伸课堂教学的宽度,充分发挥主导性角色的作用,在贯彻“先练后教”教育理念的同时,需要注重课堂教学长度的延伸,促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开阔的学习与训练空间,从而提高排球运动的基础能力与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传接球的比赛,借助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也是“先练后教”的有效教学思路之一,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4.联系实际,丰富体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应用可以促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与丰富,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相似但是并不相同,这些经验的存在可以促使个体化学习成为可能。对于个体化学习而言,其可以从学生的角度着手,对共同的学习项目形成不同的理解与领悟,这也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将体育学习和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按照教学的需求,借助生活经验的引入帮助学生形成亲身体验,并帮助学生达到正确认知,达到意志和情感的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排球教学期间,抛、垫、扣等动作非常常见,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联想生活当中这些动作的不同场景,并借助排球,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向、不同力量对排球的影响,借助亲身体验方式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排球运动方式的了解,从而解决部分核心运动技术教学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排球“先练后教”体验式教学价值突出,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教师想要推动学生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传统教育理念角度上进行创新,树立体验式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现状,做好排球教育体系以及排球教学环节的针对性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夏义明.初中体育排球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4(22):244-245.
作者简介:何文龙,1977年11月生,男,汉族,籍贯:江苏南京,学历:本科,单位:南京市河西中学,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