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
摘 要:在教師教授小学语文阅读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除了让学生把他们本来具有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基础与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还会呈现群文效应,让众多阅读聚集一起,使语文阅读教学取得整体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意义重大。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力补充,其价值不容忽视,它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多篇在某些方面类似的文章。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目前,群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最时尚而又最有益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本身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和挖掘的内涵,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现状
(一)小学生不具有较高主观阅读意识
小学生经常在高段语文阅读中缺乏主观阅读意识。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读完教材和理解意思,学生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没有在课后或者课堂上自由阅读或主动去阅读,学生缺乏在语文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普遍没有勤阅读的好习惯
小学生贪玩注意力不集中,这也会在语文阅读中有所体现。为了帮助学生打好语文阅读基础,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小学生往往不能长久地坚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和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策略
(一)围绕文章不同主题进行阅读分类
1.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师将群文阅读模式运用到课堂中,会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在进行一个单元教学备课之前,老师需要从一个单元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再针对这个主题选取各种类型的文章,将这些类似的文章归结到这个主题中,再利用多媒体等将不同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从文章不同角度确立主题
(1)写作内容
老师将主题阅读模式与群文阅读模式相结合,从写作角度入手,比如说主题内容是描写事物的,像“故事中的狐狸”“千姿百态的荷花”等文章类型;写作主题是描述季节或者时间的,比如说“春天的儿童诗”的群文教学;写作主题内容是人物或者动物的,比如说“我的老师”“老舍笔下的小动物”等文章。这些都是很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材料。
(2)人文内涵
主题是教育学生成长教育的,比如说“名人成长的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等;主题是教育同学要有爱心的,如“人与动物和谐发展”;主题为珍爱生命的,比如说“生命存在的意义”“尊重任何生命个体”等,都值得教师去整合、去尝试。
(3)表达方式
主题内容为不同体裁的,如“峰回路转的小说”、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以写作方法为主题的,比如说“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诗”等。
(二)围绕文章不同层次结构进行阅读分类
在教学中,教师选出结构类似的文章,整合到一起,以方便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不同的层次结构组织学生分组递进式阅读,加深学生对同一结构文章类型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用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这一主题,先给学生分析一篇文章的情节和内容的结构,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其他篇目的情节和内容结构,这会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比较发现这些文章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群文阅读的设计策略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它也是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进行单篇的阅读理解,而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阅读。在课堂上进行语文阅读设计,教师可以将多篇类似文章作为一个阅读整体来教学,并在课堂上设计比较新的或者有冲突性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和多篇阅读文章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拓他们的思维。
设计比较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方法,它有多种不同方法,比如说可以将文章横向与纵向相比,内容与形式相比较,粗略处与细节处相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相比较等等。
阅读是小学语文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提升小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以及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选择将群文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娟.提升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
[2]陈寿江.论《陈情表》的写作意图、身份意识和读者意识[J].中学语文,2019(28).
[3]陈丽芬.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及策略[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4):16-18.
[4]李意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