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在这种形式下,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快速作文为技法、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新探索成为主流,即构建与实施育人为本的初中作文一体化教学体系,来解决双重逻辑。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育人为本;一体化作文教学
一、作文教学的瓶颈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出现在我国教育领域近9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于3年前公布,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概念。而“学科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术语正式使用,则是源于2017版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
2017版课标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句话中使用了三个短语来解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条件和机制,即“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和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这三个短语意在说明语文素养的建构性特征。
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顺应改革的潮流,作文教学也应该体现核心素养,体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综观目前的作文教学,国内主要分为三种作文教学模式,分别是:
这三种作文教学模式,都不能同核心素养建立密切的关联,如果我们依然用陈旧的作文教学方式来教育今天的学生,那么无疑就是扼杀了他们的明天。所以,作文教学的探索迫在眉睫。
二、育人为本的作文一体化构建
如何突破瓶颈,让作文与生活、作文与做人、作文与阅读关联起来,弄清楚到底是教作文还是教课程,应该成为语文老师指导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即核心问题。在这种形式下,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快速作文为技法、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新探索成为主流,即构建与实施育人为本的初中作文一体化教学体系,来解决双重逻辑。
该模式紧紧围绕现行的语文课程体系,立足单元主题板块的编写体例,结合学生作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的实际,依托快速作文技法,经过选择、重组、整合、提升,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易于操作的作文教学新格局。
只有对语料进行选取、对生活材料进行设计、对技法进行指导的一体化作文构建,才能更深入地贯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高阶发展,利于学生的审美创造,进而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课本内容为例,我们建构了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
在大的活动主题下,还有活动名称及具体的活动形式,在此背景下,教授作文技法就顺应而生了,并且还通过推荐的名著,与活动主题再次关联。
三、策划写作活动,展现核心素养
(一)整体性
2017版课标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不仅强调了其建构性的特征,也强调了其整体性的特征,即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来描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并强调其整体性,这是为了进一步凸显语文学科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这意味着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重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及审美品位的提升,重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其他民族和地区文化的理解和借鉴。
基于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凸显整体性。
(二)唤醒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孙绍振教授认为:“光讲‘贴近生活就可能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生活是客观的,跟人的心灵有无关系是无所谓的……要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贴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孙绍振教授的阐述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没有内心的触发和感悟,就没有写作,写作的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感受。
怎么喚醒体验呢?美国心理学家S·阿瑞提认为,每个人的心灵当中都贮存着他对生活的体悟与感受,即“内觉”,而开启内觉需要拨动心弦,唤醒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中有了情感的波澜,笔下才能泛起朵朵浪花、层层涟漪。
(三)层层关联
由于语文素养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结构,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不能像串珠子一样构成一个线性结构,而是有点像滚雪球。一方面,随着语文知识和言语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其体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在积累的过程中,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断重组和改造,并发生质变,而这种质变才真正导致语文素养的提升。那么,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间,这种层层关联,也会发生质变。
以“我和旧物的故事”为例,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
在这样的写作活动开展中,学生的热情大增,以下是他们阅读群文“童年旧物”后写的推荐语:
沈从文曾说过:“写作的经验世界原有两种方式,一是身临其境,一是思想散步。”我们在写作活动中,用真实的情境,唤醒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思想的漫步,从而实现创作。
四、创新发展
2017版课标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增加“梳理与探究”这一活动方式,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言语经验的结构化。也正如前面提到的,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离不开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我们建构的育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模式,就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表现出来。
我们要把核心素养转化成一种教育原则,把智育和德育统一起来;把核心素养转化成一种基础素养,使课程减负;把核心素养转化成一种综合表现,带来教学变革。核心素养为本的新课改内涵就是科学育人和立德树人,最终达到育人为本、核心意识和创新发展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作文教学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云峰.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语文建设,2018(2).
[2]王希愚.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3]游云云.我的作文教学实践[J].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9(7).
[4]英海尔德.学习与认知发展[M].李其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