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军 张金粟
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十三五”时期,我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场所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活动内容日益丰富,管理运行机制日趋完善,较好地发挥了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和科普实践场所的功能作用,成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放飞梦想的教育基地、启迪智慧的科普摇篮,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的认可。
一、重建设、强管理,实现贫困县全覆盖
精心布局,统筹规划。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本着“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据各市地(系统)尤其是贫困县乡镇、乡村学校数量、学校师资力量、在校学生人数等指标,对申报项目学校进行联议联审,印发年度项目给予确认的通知。目前,黑龙江省乡村少年宫的总数达到740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82.04%,提前完成了中央文明办提出覆盖53%的建设目标。开展活动860余万班次,直接受益学生336万人。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项目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在中央文明办下达的193个项目指标中,黑龙江省在国家级贫困县符合条件的乡镇中心小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共建成中央项目98个。目前,全省实现国贫县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覆盖率100%的目标,提前完成国贫县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任务,得到中央文明办的肯定。强化管理,跟踪问效。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先后联合制定印发《黑龙江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实施办法》《黑龙江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管理办法》《黑龙江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将其列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之中,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依据,同部署、同检查、同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全省各地成立了由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关工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项目学校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辅导员、管理员岗位职责,出台器材管理、活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有力有效地保障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日常运转和活动开展的规范有序。
二、乐促智、技促能,打造一校一品
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课程。结合地域实际设计开展和打造涵盖德育、文艺、体育、科普、手工、技能等多个门类以及富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品牌,其中包括无土栽培、科学实验、京剧、龙江剧、爵士鼓、鄂伦春鱼皮画、龙江民俗剪纸等40多个门类的特色少年宫课程。同时各少年宫学校对自己的教材进行有效优化开发,使少年宫课程形成自己的体系,促进地域文化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传承与弘扬。宁安市的“满绣”、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马头琴”、兰西县的“剪纸”、林口县的“书法”等都成为本地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色课程和“一校一品”的亮点。依托节日,创新活动载体。在全省持续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明德守礼“六个一”等主题教育活動,并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开学第一课”“清明祭英烈”“学雷锋活动月”“红心向党、童谣传唱”“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感恩的心”“体验亲情”“爱心义卖”等道德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农村未成年人强化家国情怀、同心共筑中国梦。展示推介,提升档次。省文明办每两年组织一次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成果汇报演出,全省各地建立“校园展示、区级展评、市级示范”三级展示平台,大力宣传表彰优秀品牌成果、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利用集中学习培训之机广泛征求意见、交流经验、推广活动品牌,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成为孩子们亦学亦乐、增智增趣、放飞梦想的家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蒙古族学校少年宫油画《家乡的牧场》作品在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作品展展出,鹤岗市兴安三校少年宫编排的舞蹈《乡村孩子的梦》荣获省级优秀奖,省文明办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优秀组织奖”。
三、畅渠道、强队伍,构建“双轮”驱动格局
管好用好在职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在职辅导员生力军的主体作用,坚持以配齐、配足、配好为原则,以培养教师“一专多能”为目标,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民间艺人带”等方式,加大对校内辅导员培养锻炼力度,探索推行将在职辅导员工作情况和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作为评选“师德标兵”“优秀德育教师”等先进典型的重要依据,定期组织表彰奖励,增强在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吸引力。选拔吸纳兼职辅导员。广开门路、畅通渠道、招贤纳士,广泛挖掘吸纳社会中的“五老”人员、民间艺人、乡贤能人、文体骨干、先进人物、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聘任为校外兼职辅导员,打造特色、传承技艺、教化思想。宁安、杜蒙、甘南、青冈等地吸纳“满绣”“烫画”“马头琴”“剪纸”等民间艺人,海林、桦南、望奎等地聘请美术、音乐、书法等协会专业人士担任辅导员,既畅通了校外辅导员队伍渠道,又传承了民间技艺,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抓联动、汇资源,形成社会合力
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实行“文明委牵头抓总、文明办协调指导、教育部门具体实施、县乡(区、街道)配合、全社会共建”的工作体制,建立各级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团委、妇联、科协、关工委等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推进落实的措施。定期对乡村少年宫活动开展、运行效果、内部管理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评估考核,将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教师绩效考核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城乡联动,共育共建。立足农村、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建立城乡校外活动场所联动机制,城市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的服务向乡村学校少年宫辐射延伸,定期开展“科普大篷车”“博物馆进校园”“图书漂流”等活动,丰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内容。开展校企校社共建,将文化、科普、环保、体育等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投向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设立开放日、举办联谊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模式,为农村未成年人参与主题教育、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社会联动,汇聚资源。改变“自建自练”“自弹自唱”的封闭观念,以超前的思维、开放的思想,积极汇聚整合区域内各类文化阵地资源,发挥爱心企业、慈善机构、文明单位、农村乡贤等社会力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多渠道融资,使耗损的器材能够得到及时修补更新、相关活动经费等得到有效保障。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与乡镇综合文化站、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实现活动共享、资源互通。充分利用建成的“全民健身工程”“全民阅读工程”“文化大院”“爱家书屋”等公益性项目与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需求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本文图片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提供)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