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
摘 要: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力图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相关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也是更加趋向于特色化和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模式。然而,从民办高校的办学发展整体上来看,依然存在着盲目“贪大、拔高”、太过注重办学营利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只有深入分析,才能提出推动民办高校科学定位、发展办学特色的建议性策略,以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湖南省;民办高校;定位;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6-0048-04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and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On the basis of trying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the related resources are further optimized. The ori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s also more characteristic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ode.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blind "greedy, high",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school profit. Only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can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school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Hunan Provinc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sitioning; features
我國的民办高等教育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教育起初的“限制”到后来的“支持”和“大力支持”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在几十年的发展下,民办高等教育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办学层次和条件上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并且逐渐成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湖南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也飞速发展起来,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财政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问题,也更好的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在此,湖南省的民办高等教育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将民办高校的定位特色问题充分重视起来,科学定位,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从而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民办高校定位特色的涵义
民办高校的定位主要是学校结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高校所处的教育环境,在充分考虑高校办学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来确定学校的长远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建设重点和特色。现阶段,民办高校定位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和四大方面的内容,两大层次指的是民办高校的社会定位、行业定位,四大方面主要指的是在社会需求、个人需求、职能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而民办高校的特色主要指的就是办学特色,可以说这是一种在民办高校中形成的一种个性化并且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其中主要包括民办高校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个性化和优势。
从外部环境上来看,民办高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和地区政治、行政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水平以及地区的人口规模的影响;从高校内部发展来看,学校的培养目标、生源、师资、经费收入、管理理念、历史和地理因素等都影响着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高校不同阶段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民办高校进行科学定位的主要目标就是以期在高等教育系统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位置,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理论上来看,民办高校定位中所要包含的服务对象和消费空间是非常广阔的,但是由于民办高校中分层分类、教学质量以及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发展空间。在此,面对这种问题,民办高校所实施的在巩固已有市场和教育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实现全程多段定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其在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湖南省民办高校定位特色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是民办高校最多的省市之一,涌现出了一批办学成绩卓著、实力雄厚、独具办学特色的民办高校。但在新常态下,我省民办高校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众多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贪大求全”和“拔高”
现阶段,湖南省民办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普遍较大,地区缺少精致型的民办高校,并且高校内部的高职生以及本科向研究生方向发展的趋势较为凸显。不仅如此,当前很多高校的经费来源都比较单一,地方财政投入的欠缺致高校在很大程度上追求办学的规模效应,这种情况就使得民办高校在招生时并不具备足够的优势,进而致使学校在实际发展中对提升学校层次更加注重[1]。而且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也导致民办高校内部各专业被过早定型,没有其他的选择。
(二)办学特色口号化现象比较凸显,色彩覆盖浓厚
当前湖南省某些民办高校中所表示出来的办学特色仅仅是以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主要目的,其特色化发展并没有真正体现到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来,并且部分高校在办学理念和相关的管理上都是大同小异,尤其是在专业设置以及办学特色整体方面更是无法凸显出自身的优势,个性化发展并不明显。不仅如此,某些民办高校对于人力、财力资源的配置并不科学,只能维持高校的基本运转,由于其对市场较高的依赖性,经常会因为市场变化而出现无所应对的情况,并且最重要的是有些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临时性太强,缺乏长期的规划与坚持,在特色发展道路上侧重结果,从而导致特色化发展的效果不太明显。
(三)公共财政投入以及民办高校自身发展问题
通过上述可以得知,从外部环境上来看,民办高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和地区政治、行政制度,經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水平以及地区的人口规模的影响[2]。而在此情况下,公共财政投入更加倾向于公立高校,在民办高校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民办高校在招生环节中只是处于高校招生中的最低档次,再加上社会对民办高校本身所存在的偏见,致使高校将自身的发展定位更多的倾向于寻求市场,从而导致某些民办高校在办学上对功利性的追求过于明显,最为突出的就是其在教师配置、学校基础设备等方面的购置都是尽可能的采用低成本高利润的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阻碍了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从高校的内部发展定位来看,民办高校的生源、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经费收入、地理位置因素等都影响着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而民办高校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因而就导致一些民办高校对自身发展的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制定大多都是根据现实情况来定,并希望借此能够招到足够的生源,因此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但缺乏长效性和持续发展性。
三、推动湖南民办高校科学定位、发展办学特色的策略
由于民办高校的科学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环境、市场发展以及高校内部各条件的影响,并且其办学特色也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就现阶段湖南省一些发展较快、社会效应良好的民办高校来看,其对高校内部质量的提高和特色化的培养方面都特别重视,所以,民办高校在推动科学定位、发展办学特色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相关积极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推动民办高校的科学定位,确保其建设特色的鲜明性
积极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牢牢围绕自治、平等、效益三大方面的教育理念开展。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我国已加强在民办高校发展上的政策扶持,这为湖南省民办高校所在区域的政府和民办高校之间构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发展关系,此外,还需给予民办高校在办学方面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从法律保障层面来看,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具有平等的权利,所以民办高校应受到与公立高校相同的待遇,尤其是在公共财政投入方面,政府部门更要保证财政投入的平等性。此外,相关部门还要积极维护民办高校的行业市场秩序,鼓励和倡导各民办高校间进行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办高校在投入较低成本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民办高校对自身发展进行精准的定位,从而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形成竞争力强的特色和品牌优势[3]。
尽可能的满足民办高校在政策方面的需求,是确保民办高校进行科学定位、形成个性化办学特色的重要前提。当前民办高校需要差异化产权政策、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政策、合理的税收政策、多元分类政策、招生政策、资助政策等来为民办高校的科学定位和发展办学特色提供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尽可能的满足民办高校在这些政策方面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民办高校的定位特色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从而才能为民办高校的良好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不仅如此,在民办高校进行科学定位和特色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还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职能,从原本的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方向迈进,从干预民办高校办学工作向扶持、服务民办高校自主办学方向转变,并且政府也要保证民办高校和公立学校的公平性,不断健全完善民办高校的激励机制,以此来为民办高校的定位特色发展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加强对湖南省民办高校的三元分类管理,最大程度的促进民办高校目标、性质定位的精准性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要想保证民办高校在办学目标以及性质方面的精准定位,就必须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属性识别工作,建立一套具有个性化的并且具备现代性的分类管理机制,积极推动民办高校的分类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加强民办高校的属性识别可以清楚划分出营利性民办高校、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以及跨区域性民办高校,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性质通过相应的约束、补偿和互惠机制来对民办高校继续差异化的管理,从而有利于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4]。不仅如此,通过对民办高校进行三元分类管理还可以根据湖南省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各民办高校进行动态分类,对不同民办高校进行差异化的授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促进湖南省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特色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为其提供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民办高校的行业规范、公共财政补助以及相关的补贴等,以此来尽可能的帮助民办高校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并且规范其办学行为,从而为不同类型民办高校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这种促进不同类型民办高校协调发展的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我国市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也有效推动了民办高校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形成,从而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大力推动民办高校的自主办学,促进其内涵发展
为了确保民办高校科学定位、形成特色优势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民办高校就需要在严格遵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身的民主管理制度,并且还要尽可能增强办学的公益性理念,积极改进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5]。不仅如此,民办高校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环境建设,在合理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拓宽相关学术的权利和学术自由的空间,尽可能使相关专家和学者在重大事项上有知情和参与的权利,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较好、稳定的环境。
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还要将教学改革工作重视起来,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以此来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色的教学管理特色化体系,从而为民办高校教学特色的行程奠定基础;民办高校还要积极创建自身的品牌,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的方法来提升自身在民办高校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特色,另外,其在进行科学定位以及建设特色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社会以及湖南省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校的历史、发展规模以及社会需求等现实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培植并且合理提升民办高校的科研能力,以此来有效提高民办高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从而为民办高校办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奠定基础。
(四)不断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在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促进高校的发展
民办高校在进行科学定位和发展办学特色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核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对民办高校内部的教职工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结构进行优化,尤其是在教职工方面,高校需要对教师队伍的年龄、知识储备以及学历情况进行全面优化,以確保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内部还要积极设立民办高校建设办学特色的专项基金,根据办学特色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师资、教学设备以及实训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且在相关高校政策上也要使民办高校教师与公立高校教师具有同等的评职称、评优等权利,以此来为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不仅如此,民办高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使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内部各项设施的利用效率,为高校增加收入,从而有利于民办高校进行精准定位以及办学特色的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是促进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现阶段湖南省民办高校在定位特色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6]在此情况下,湖南省民办高校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建设工作,这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的发展政策,还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三元分类管理,推动其自主办学,促进其特色化发展,此外民办高校也要积极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形成极具鲜明色彩和个性化的办学特色[7],打造特色品牌,以此来促进湖南省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柯佑祥,薛子帅.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定位现状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0):51-56.
[2]阮芳芳.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区域特色思考——以宁波为例[J].学理论,2016(06):185-186.
[3]何建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定位、特色与品牌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40-41.
[4]柯佑祥,张紫薇.民办高校的定位、特色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3(04):31-34.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民办高校定位、特色与发展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3(04):84-91+76.
[6]曾祥志.湖南省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制度构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215-216.
[7]邓青林.民办高校发展经验、形势与转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