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桥
[摘 要]随着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日益彰显,当下的文化传媒人才培养与现实的社会需求还存在脱节之处,特别是传媒人才培养单位的专业定位规划模糊、师资队伍建设匮乏、办学条件设施薄弱、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学生个性发展不强等问题亟需解决。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坚持以“跨文化、跨产业、跨学科、跨业界”为中心,全面推动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化改革,加强培养机制创新,加强专业认知,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打造优良科研团队,方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增强传媒人才就业竞争力,助推文化传媒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文化传媒专业发展才大有可为。
[关键词]文化产业;传媒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日益彰显,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当前以“互联网”为轴心的全媒体时代,既给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亦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首要直面的是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乏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而当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面临着传媒业界变化、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外在压力,而且也面临着学科走向和术理结合的内在焦虑,如何在新时代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已成为所有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紧紧依托“互联网+”这一新平台,结合媒介形态和革新加强新闻传媒人才培养质量,为全方位实现文化跨界融合提供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在《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 号)开始实施以来,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立足地方发展实际,结合国家统一规划,发挥自身优势和办学特色,全面推动各个环节的深化改革,将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重点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人才质量和综合素质也不断提升。2018 年 1 月 30 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在国家层面上为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可参照标准,提升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水平,对于当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助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提供了最新的目标定位,也为当前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清晰的前进方向。
一、当前传媒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互联网+”战略持续深化,“文化+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日益受到业界的热捧,亦开创了新时代文化产业提质升级、转型发展的时代之风,尤其是在当今媒介技术日益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元、高质、跨界已深深嵌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核之中。传媒类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将承担重要使命,培养德才兼备的文化传播人才成为高校在新时代的工作重心,为加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1+3”的大类招生、培养和分流的方案。各高等院校需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最大程度保障培养质量的同时,全面推动高校人才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培养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但在当前新“国标”提出背景下,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专业定位规划模糊
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我国的学科发展历程中,由于起步晚,各专业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没有完全真正厘清,虽然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已发展成为新闻学、传播学等七大专业。但从目前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专业之间的定位不清,还存在交叉之处。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和定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是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重要方向,传统单一目标定位的培养模式存在諸多局限性,难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相关高校应将特色人才的培养作为工作重心。在许多高校进行大类招生的背景下,面对专业分流时,学生的选择往往是徘徊在新闻学、传播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之中无所适从。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做好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定位,提升专业竞争力、吸引力、个性力,是今后高校传媒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匮乏
新闻传播专业是我国比较年轻的学科,该专业目前在国内高校设有博士、硕士授予单位还相对有限,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设置了25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就分布地区而言,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遥遥领先,东北、西北尚待突破,与目前突飞猛进的媒体变革时代相比,还是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从而导致传媒专业师资力量有限、教师学历职称尚需提升。体现在教师讲师职称多,副高以上职称少,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人数偏少,尤其是兼具有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双重学科背景的师资严重匮乏。无论在教学层面上,还是在科研层面上,相关团队尚处于发展初期,号召力和凝聚力相对较低,尤其是缺乏高质量的论文或者著作,每年到著名大学和研究所进修机会不多,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太少。
(三)办学条件设施薄弱
新闻传播学是当前与数字媒体技术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是文科中的工科。如果缺乏先进设备的支持,则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办学单位需要加强相关实验室的建设,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获取相应资源,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此外,还需要在深入了解信息传播规律,了解目标受众特征,最大程度地改善传播效果。需要不断加强软硬件设备的建设,例如心理实验室、大数据中心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实践、实验课占比分量高,对专业设施要求很高,从目前我国高校来看,主要的专业教学设备大多是依靠其它专业院系的设备,如新媒体美术设计实验室、网络调查实验室、新媒体影视制作中心等,还不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图书资料也尚不够丰富,部分前沿学科的学习资料相对较少,例如应用传播学、新媒体学等方面依然需要补充更多的期刊以及论著。
(四)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清华大学教授胡显章提出,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在于实践,只有立足自身的学科特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和完善相关实验室,建立更加健全的学科融合机制,才能真正提升新闻教育的整体水平。但从目前我国的传媒教育来看,现阶段,国家级水平的优质课程建设进程较慢,MOOC等能够代表国家级水平质量的课程还不多,教学理论相对滞后,和实践的结合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与时俱进,立足新媒体特征,加强深化改革,结合学生实际,实现有机协同,从经验教学向循证教学转变,从标准化向生产向个性化学习转变,进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面临的难题所在。
(五)学生个性发展不强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行业也发生深刻变革,传播生态较之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交叉融合将是传媒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也提出了全新要求。由于新闻传播专业的生源主要来源于高考文科生,理科生相对比较少,而对于底子较差的文科生而言,这点尤为突出。通过近年来的培养发现,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学生在各级各类新媒体相关竞赛活动中获奖者不多,在目前的毕业去向调查中,除了一部分参加考研外,很多都是选择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就业岗位。从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细分专业的高校数量情况来看, 全国共有345所高校开设广告学这一细分专业,高校数量最多;其次是新闻学,有324所高校开设。(如图所示)
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细分专业的高校数量图①(单位:所)
总之,虽然近年来许多院校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教师总体积极性有所提升,但仍局限于一定程度的经验总结,被动或短期行为较为明显,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较低,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表达的机会不多。部分教师虽然注意到课堂的互动,也有连续的提问和探讨,但深度不够,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作用不大。此外,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之间的实习基地建设分布不均。目前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到位,尤其是综合性基地建设进程缓慢,缺乏大中型实体机构的支持,行政事业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和公益组织较少,这对于一心只想参考“国考”“省考”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同学而言,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重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系构架
(一)以“跨文化”教育为核心,提升传媒人才文化素养
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至关重要,对于民族创新和国家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理应以夯实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史、论、法的基础性,从知识的整体性出发,合理设置人文方面的通识课程,加强党史、国情、省情等人文素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我国许多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中,文化基础课程的量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媒人才甚至其它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尤其是在当今媒介急剧变革的全媒体背景下,面对浩瀚虚拟的网络空间,更需要大力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力加强“三观”教育,利用传统文化丰厚学生文化底蕴。
(二)以“跨产业”理念为目标,提升传媒人才产业意识
长期以来,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之行业体制的限制,文化传媒行业的资源利用不足,产业矛盾十分明显。随着当今媒介融合的不断变革与纵深发展,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媒体产业、民俗文化产业和民族艺术产业的“融合性”亦日益得到强化,打破了原先各产业独自为一的传统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努力提供新闻传媒人才的理论知识和产业意识,真正掌握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对其设计、营销、写作、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坚持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全新理念,将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方向,为传媒事业的持续发展输送一专多能的人才,提升传媒人才的产业意识,方能切实提升当前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质量,助力文化传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以“跨学科”意识为引领,推动人才培养学科体系
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特征,涵盖了网络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广播电视学等重實操性专业可凝练成“务实、全面、特长、创新”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倒T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大力实施“1111”工程(得1个奖、做1个好策划、做1件广告、发表1篇文章)。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可开设大类平台课程,如新闻采集与报道、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如微机编报等)、媒介经营管理、产业经济学等重技术技能课程,同时,可开发丰富的大学生实践实验教学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社会调查和就业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会。
(四)以“跨界性”思路为指导,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媒介结构的大力发展和革新,“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特点日益彰显,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已经渗入到了全产业链。同时,“互联网+文化”也不断为互联网企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深入挖掘文化传媒产业的价值、市场具有重要的时代际遇。在融媒体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传媒行业的从业者只有不断补充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求。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传媒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遵循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契合校院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及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和改进传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科特征以及相关技能,加大社会调查、实践实验教学比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课程和培训,获取第二学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途径,增强就业砝码。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行措施
(一)加强专业认知,做好科学谋划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和新闻传播行业的深度融合,需要重新审视整个行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传媒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充分把握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走稳健和科学的发展道路,助力于文化传媒产业转型振兴。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有选择地向省内外高校学习,交流专业建设经验。以适应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为主导,探索校企协同、研学结合、国际合作的新体系和新模式,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切实增强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升对未来传媒行业的适应能力。
数字出版等专业应该坚持以实践实战为前提环境,以竞争挑战唤起动力,借助实验平台,以实验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传播学专业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以提升专业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为着力点,一方面通过课程教学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教育,另一方面广泛与技术公司、媒体企业合作,根据职业需求订单式培养他们相应的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他们实践专业技能。
(二)加大引进与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高校加强引进高学历的双高教师,知名学者、资深从业人员等担任客座教授,完善院系教学督导制度,利用“传、帮、带”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鼓励优秀的青年学生继续深化,加强课程培训,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努力打造适应专业定位的四支教学队伍,即“指导教师”“双语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师队伍,为学生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近年来,我国的传媒专业人才培养单位都积极引进文化传媒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到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有力地实现教师结构的优化,形成了“业界+专业”“校外+校内”的多元分布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当前传媒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层次,有效地提升传媒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在校内知名、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建立在省内外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群体和科研创新团队,持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层次,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其不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升学历水平,培育省内外有影响的传媒专业专家,从而推动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增加经费投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
为尽可能地让传媒专业学生快速适应各类媒介新产业、新内容、新技术的“采、录、播、控、制、传”等需求,当下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单位应着力创建以传媒与广告发展中心、数位屏制图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广告制作实验室、数字图文制作实验室以及数字视频制作实验室(非编室)、新媒体美术设计实验室、网络调查实验室、新媒体影视制作中心等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积极申请国家级实验室,改善本科生的教学环境,加强软硬件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多支持,以适应各类传播媒体对复合型人才需要。
为保障“崇人文、厚基础、重实践”理念的落实,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送复合型、跨界型以及应用型人才,传媒专业培养单位应将校内实验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实验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和应用,着力创建以视频制作实验室、录音室、灯光摄影实验室、商业视觉传达设计、媒介经营管理模拟、传媒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可视化传播实验室、数字高清演播室、综合数据采集设备、液晶数位屏、视频非线性编辑设备等实验教学设备,以保证各专业校内实验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不断提升传媒专业学生的跨界适应能力。同时,传媒专业人才单位应积极与宣传部门合力共建“校园新闻中心、校报”等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实践及学习提供坚实的平台与机会。
(四)加强教学研究,打造优良科研团队
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对教师而言,教学工作是其主要职责,但是科研工作也必不可少,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并不冲突,两者相辅相成,通过两者的协同,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才培养单位应从师资、资金、制度等方面加大投入,紧紧围绕以“精品课程”为核心,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课程,以优势课程为重点,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在推出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适时冲刺省级精品课程,努力打造一至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鼓励教师在国内外著名核心期刊和出版社发表高水平论文和专著,以申报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项目为契机,打造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制定合理的科研目标。
面对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积极打造“金课”,严抓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和优化教学制度,细化教学实施进程,加强各个环节的深化改革,从培养方案的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进度的跟踪到教师备课、上课、教材选用、教研活动、实验实践、学生畢业论文以及学院、系部领导听课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改善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建立标准化的、动态化的、规范化的、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和教育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四、结语
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和时代召唤,在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家重要产业和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始终坚持以“跨文化、跨产业、跨学科、跨业界”为中心的思路体系,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厚基础、崇人文、重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本科课程体系,以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和本科生导师制等为抓手,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引入更先进的教育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以及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改革。在目前的情况下,传播专业要全面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制定更加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优化和改进教学环境和培养条件,持续推动教学工作的深化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方能面对急剧变革的新媒体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输送优秀的传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