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部分和关键内容,保教工作的质量高低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极为深刻。因此,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就要始终秉承“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规范保育工作、提高保教技能、创新保障措施、优化保教内容,真正实现提高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目的。
为了使农村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满足现代幼儿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就要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强化保教工作管理质量,积极探索农村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保育教育时效性,切实推动幼儿正向发展。
一、多渠道提升保教队伍素质
首先,农村幼儿园管理者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掌握有关保教工作的知识和技能,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一线人员到幼儿园开展指导工作,如:保健知识讲座、保教工作讲座等等,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深层次分析幼儿心理的能力。
其次,幼儿园管理者要根据保教工作者的学习情况开展技能培训。通过保教工作竞赛、定期评比和考核等活动,让保教工作者不断优化自身的基本技能,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从而使保教队伍质量稳步提升。
最后,幼儿园管理者还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帮扶作用,开展“一对一推动活动”。如:每一位骨干教师与每一位青年教师组合成帮扶队伍,由骨干教师定期为青年教师普及实践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跟踪青年教师的工作情况,使其尽快熟悉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使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双向推进。
二、加强家园合作力度
农村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幼儿教师和管理者就要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引导家长共同参与保育工作。比如,幼儿园要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家长培训会,组织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使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园之间产生良性交互,最终实现家园共育。
其次,管理者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分配多名教师与家长保持主动联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将幼儿在园的情况如实反馈,与家长共同探究阻碍幼儿在该阶段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交换彼此意见,进一步推动农村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提升。
最后,幼儿教师要从家长处获取有关幼儿的有效信息,并充分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再以此为线索,向家长反馈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经验,从而使家庭与幼儿园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环境,最终有的放矢地做好班上的保教工作。
三、构建立体的保健网络
在幼儿的保教工作中贯彻“健康第一”的安全理念是保障幼儿全面成长、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和管理者就要为幼儿构建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和卫生保健网络体系。
首先要将教师的安全教育知识与保教工作有机结合,引导教师共同观摩和学习与幼儿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并以此为载体开展模拟情景课,让教师能够在真实、直观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和安全意识。
其次,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保教细则,要求教师加强对幼儿生活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和对幼儿健康状况的剖析力度,一旦发现幼儿出现非正向发展趋势时,教师就要通过有效措施进行干涉,真正使幼儿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最后,管理者要引导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并在生活环境和心理氛围方面给予明确的规定,使每一位教师承担起创设良好生活情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职责,最终形成“人人为幼儿、层层做保教” 的良性局面。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园要有意识地将保育和教育工作深度融合,使幼儿能够在灵活、生动、极具生命力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故而,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就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枷锁,切实贴合农村实地情况,运用科学化、多元化的方法,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Z082)“示范性幼儿园帮扶弱园的行动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庄浪县良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