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12-29 00:00:00万芳琴
发展 2020年6期

正所谓成才先成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教师在完成自身特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需要发挥学科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提取有效素材,加强德育教学指导

教师在落实德育教学活动时,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素材,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在提取有效的德育教学素材时,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数学教材入手,挖掘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故事,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能够作为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举止文明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又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落实德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圆周率时,就可以适当地对教材上提到的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到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在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计算圆周率的不易以及他的伟大之处,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在计算圆周率上领先了外国数学家一千多年。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的同时,引导学生向祖冲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客观条件带来的困难。

第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挖掘当前的热点问题,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正能量的短片,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来接触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社交软件,引导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一些与军运会、阅兵以及两会等有关国家大事的视频,让学生对我国当前的时事有一定了解,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丰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由于小学生年纪幼小,所以他们在开展学习时经常出现的状态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却没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丰富,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这一特点。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加减法”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将“数鸭子”的动画引入课堂,借助动画来展示鸭子数量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加减的意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而教师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观察能力,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行为、反映进行观察,进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再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内成员合力解决同一问题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德育水平。总之,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以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已然成为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也需要积极通过规范自身行为、从教材和生活中提起有效素材以及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 王胜利. 中国校外教育. 2018(32)

[2]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 陈晓霞. 学周刊. 2018(05)

(作者单位:庄浪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