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12-29 00:00:00刘晓花
发展 2020年6期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是各级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化建设的重要之处不仅体现在能够促进学生精神的成长、心灵的解放以及思想的创新,还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中极具魅力以及价值的内容,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而又举足轻重的。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优势,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本”这一原则,将其当作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以及价值取向,顺应时代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社会化、个性化以及主体化。教师作为文化的传递者,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持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个人修养,为加快祖国建设以及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有利帮助。

二、合理选择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传承文化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懂得“选择设计、与时俱进”这句话的含义。选择是指,学校对传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其中涉及对传统文化继承内容的选择、传统文化性质的选择以及继承方式的选择。因此,学校在选择传统文化性质时,需要选择一些符合当代文化标准、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文化;在选择继承内容时,要选择符合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当前教育需要的文化内容;在选择传统文化继承方法时,需要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需求,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形式,使学生对此项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其中。另外,设计是指学校对继承传统文化的安排以及计划。简单来说,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计划以及教学方案。

三、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继承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及教育内容。学校可以采取主题活动、学科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一同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一定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牢记于心。同时,学校应该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学校理念文化的建设工作,使整个校园渲染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达到育人的效果,还可以将民族精神传承下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引领下,应充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以及教育趋势,将传统文化精神更好地传递出去,让学生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使学校获得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本论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1]GHB23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莹莹.浅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生参加高职类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经验为例[J].才智,2019(27):154-155.

[2]肖淑梅,宋卫泽.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256-257.

[3]张淑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1):315-317.

(作者单位:敦煌市郭家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