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实质性、大规模、普惠性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中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交织,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作为新时代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不断推进,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整体来看,减税降费经历了“结构性减税”“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发展过程。全国减税降费规模由2016年的5000亿元扩大到2019年的2.3万亿元,减降幅度前所未有、力度空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关键期,担负着决胜脱贫攻坚、推进生态文明、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状况
减税降费减在当下、利在长远。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总额200亿元左右,其中减税约占78%、降费22%。减税包括2019年新出台政策新增减税,2018年出台政策翘尾新增减税,2018年到期后延续的政策新增减税亿元,占比分别为70.58∶28.16∶1.26。新增因素占绝对比重。
(一)降税率,增值税减负重磅发力
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是2019年减税降费的核心内容。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是当前减税政策的重中之重,也是更多主体受益的主要来源。2019年全省7.06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享受增值税改革政策,占全省减税总额的47.61个百分点,户均减税10.06万元。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为16%、由11%下调为10%,2019年1-4月有6.64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翘尾减税,户均减税1.36万元。2019年4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由10%降至9%,加计抵减,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抵扣等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运行以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减税覆盖面达到95.9%。
(二)提标准、加扣除,个税减负惠及民生
2019年全省275.65万人享受个人所得税改革红利,人均累计减税1172元,累计有172.06万人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64万人申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5项专项附加扣除(大病医疗到2020年申报),人均累计减税761元。
(三)扩范围,小微企业普遍受益
2019年全省7.53万户小微企业享受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户均减税3.89万元。全省94.3%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受益,只有5.7%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符合小微企业标准。有5.29万户纳税人享受到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的减税政策,户均减税2.09万元,加上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全省有98.3%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四)降比例,企业社保负担显著降低
2019年降费政策以“降社保”为核心,新出台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完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等政策。2019年5月1日开始,社保费减负政策正式落地,单位缴纳比例由原来的19%降低到16%,降幅15.8%。
(五)多税种联动,所有行业均享红利
2019年全省减税共涉及我国现行17个税种中的11个税种,减税过亿元的有5个税种,多税种联动普惠性减税成效显著。其中,增值税减税占全部新增减税的47.61%,占比逐月提高,深化增值税改革作为本轮大规模减税降费的“主菜”效应凸显;个人所得税减专项附加扣除;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占全部新增减税19.7%。全省21个行业大类均享减免优惠,17个行业减税规模过亿元。其中,制造业减税、批发零售业减税和建筑业减税,位列减税规模前三位,分别占到减税总额的25.1%、22.2%、11.5%,三个行业超过减税总额的一半。
(六)各地全面贯彻,减税政策落实落地
2019年全省累计减税占税收收入的13.9%。就地级市来看,兰州市税务局减税规模最大,占全省减税规模的31.25%。庆阳市税务局、金昌市税务局减税规模分居二、三位,占全省减税规模的比重分别为5.68%、5.33%,而甘南州减税规模最小,占全省减税规模的1.22%。
二、甘肃省减税降费综合效应评估
(一)经济增长效应: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从国民收入支出法评估减税降费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在总体层面考虑减税降费对GDP的影响;第二,基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考察减税降费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第三,基于国民收入的产业构成,分析减税降费对三次产业的影响。
减税降费拉动全省GDP增长0.5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贡献了0.06、0.17和0.29个百分点,促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2.28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缓解出口下降压力1.01个百分点。
1.总体效应:拉动GDP增长0.53个百分点
(1)大规模减税降费前后GDP的对比分析
2019年GDP为8718.3亿元,与2018年相比现价增长5.73%(可比价为6.2%)。2019年累计减税占GDP比重为1.71%,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减税占GDP比重分别为1.42%、2.13%、1.39%和1.93%。与2018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GDP现价增长率分别为10.2%、5.9%、4.24%和4.24%。
从直观数据来看,在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情况下,2019年甘肃省GDP相比于2018年并未出现下滑,仍保持增长趋势,反映了减税降费政策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积极作用。
(2)减税降费对GDP的效应分析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交织,导致国内企业投资不足、消费疲软,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阻。为应对当前经济压力,2019年起,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以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生存与盈利空间,从而带动就业,刺激消费。作为2019年税收工作的主题,减税降费政策带动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已显现。
为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对甘肃省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Yi=a+β1X1+β2Zi
式中,Yi为甘肃地区生产总值,Xi为税收减免额度,Zi为虚拟变量,存在减税降费赋值为1,反之为0,a为截距项,βi为回归系数。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对甘肃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2019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后,拉动了经济增长0.53(下文均采取模型算法)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2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的量与GDP增速的比值,下同)。在现有减税降费力度不减的情况下,预期到2020年政策效果会进一步释放,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分产业来看,201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分别为1050.5亿元、2862.4亿元、4805.4亿元,分别增长5.8%、4.7%和7.2%(可比价)。
基于减税降费政策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分产业考察减税降费政策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减税降费拉动全省GDP增长0.5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贡献了0.06、0.17和0.29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自身的发展来看,第二产业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较大,经济下行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加之国内与省内消费疲软的影响,从而使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受到影响。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居民收入,刺激了居民消费,从而带动第二产业发展回暖。
总体来看,甘肃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相对较高。从政策效应来看,减税降费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缓解作用最大,说明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的释放在第三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考虑第三产业在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第三产业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作用最大。大量的小微企业均属于第三产业,2019年,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增强了小微企业获得感,激发了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带动了经济增长并增加了就业。2019年,包括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增值税改革和降低社保费等领域的减税降费规模空前,受益面广,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在国内和省内经济下行压力下,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是刺激投资的一剂猛药,在甘肃省减税降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的发展路径下,预期未来减税降费将持续带动经济增长。
2.消费效应:促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2.28个百分点
(1)大规模减税降费前后人均消费支出的对比分析
201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2.45万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8.2%,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0.97万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6.9%。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由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体量大的原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的贡献作用更大。
(2)减税降费政策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效应分析
大规模减税降费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为2.28个百分点,其中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为3.41个百分点,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为0.05个百分点。减税降费促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9.32个百分点和41.59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居民收入,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特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的增加会使居民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增加,从而使引致消费按照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因此,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在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刺激了居民的消费水平。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促进了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相比而言,减税降费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刺激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从收入结构和收入水平来看,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规模和收入水平均高于农村居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居民是个税改革的主要受益群体。2019年,甘肃省个税改革新增减税大部分受益者为城镇居民。从调查情况来看,包括行政岗位职员、教师、企事业单位职员以及医务人员在内的城镇工资性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后,税负明显下降,客观上表明了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部分会按照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使消费水平呈上升状态。因此,城镇居民所受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更大,减税降费明显增加了其收入和消费信心,进而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源于工资性收入规模小、水平低,以个税改革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减税降费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城乡收入存在差距且农村居民收入普遍偏低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收入中出于交易动机以及预防性动机对货币的需求变化不大,减税降费的当前政策效果使农村居民储蓄有所增长。从目前来看,甘肃省减税降费政策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来实现。预计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延伸,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会呈增长的趋势,从而带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持续上涨。
3.投资效应:拉动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
(1)大规模减税降费前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对比分析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增速比2018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2018年下降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4.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表现出稳健的增长势头。
(2)减税降费政策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效应分析
大规模减税降费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1.9个百分点。从当前国内和省内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下行所表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社会投资不足,减税降费正以此为背景,通过缓解企业生存压力,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空间,增强市场活力。因此,减税降费政策有助于刺激投资。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激发了企业活力,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政策的作用效果对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与增加研发投入影响较大。2018年减税政策在2019年翘尾减税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比例政策,在201RkvkH1/n1ifzBNChcZJwzqPW19DhEBUNNItQKmlFr8o=9年累计减税1.85亿元,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同时,对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增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平稳增长状态,为进一步增加私人部门以及公共部门投资营造了良好的基础。按照现有发展趋势以及减税降费规模,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投资会进一步增长。
4.出口效应:缓解出口下降压力1.01个百分点
oEAe9ddTtQvqnF44Dk8wvwlTtnoq3TUQltjpaF3I3S0= (1)大规模减税降费前后出口的对比分析
2019年进出口总值379.9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出口总值131.4亿元,下降10.0%;进口总值248.5亿元,下降0.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200.9亿元,增长2.8%,高于全省进出口总值增速6.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2.9%,比重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2)减税降费政策对出口的效应分析
在国内和省内经济下行压力下,甘肃省出口持续走低,2019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缓解了出口下降的1.01个百分点,凸显了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出口的政策效应。另外,从国家层面来看,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受阻,以减税降费为主要手段的税制体系改革在于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中,唯一一个通过内生化的资本原始积累路径完成了工业化体系建设,并逐步迎来了产业资本的扩张阶段。根据成本收益理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同质看价、同价看质。因此,这也决定了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早期产品的大规模输出物美价廉,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低成本维持的高输出不可持续,特别在近年来,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成本陡然走高,出口受阻,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国内和省内经济下行压力。
在此背景下,减税降费政策通过政府让利、企业获利的收益调配机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扩大了企业盈利空间,使产品的可浮动价格空间扩大,同时增强了企业市场活力,商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在成本收益以及比较优势的作用下,缓解省内出口的下降趋势,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这一作用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二)行业效应:重点行业政策红利逐渐显现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甘肃省GDP比重分别为33%和55%,大规模减税降费的主要受益面也集中于此,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代表,包含众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第三产业受益最大,为甘肃省长期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省内以税收收入为主体的财政收入扩大了税源。对第一产业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由于第二产业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考虑到制造业对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及建筑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在甘肃省大规模减税降费以来,制造业和建筑业受益效果最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第二产业进一步细化分析,尤其要分析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大规模减税降费后有何表现。
1.大规模减税降费前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对比分析
从制造业来看,2019年制造业增值税累计销售额5602.22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8.66%。从建筑业来看,2019年建筑业增值税销售额累计3136.43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34%。无论从制造业增值税销售额的体量上,还是建筑业增值税销售额的增长率上来看,减税降费政策的作用效果都已体现,同时也印证了减税降费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
2.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效应分析
减税降费也促进了各个行业长足发展,在拉动对甘肃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制造业以及具有支柱产业地位的建筑业发展上效果明显,拉动2019年全省制造业增值税销售额增长0.81个百分点,拉动建筑业增值税销售额增长0.56个百分点。2019年制造业增值税负担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建筑业增值税负担下降的幅度,制造业增值税负担下降幅度较大,明显激发了制造业的生产活力,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减税降费政策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也扩大了制造业的销售额。得益于税收负担减轻以及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双重效果,2019年全省制造业生产和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全省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的动力基础。(未完待续)
(供稿单位:国家税务局甘肃省税务局;兰州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