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高校必须认真办好思政理论课,通过不断尝试改革创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政理论课课外实践活动以及丰富思政理论课课堂内容等方式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不断丰富思政课课堂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正是思政理论课,这就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带领大学生通过读原著、讲故事、课堂讨论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课堂内容,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等内容,在不断丰富思政理论课课堂内容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全国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大学生讲好思政理论课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加业务培训和教学研讨会,观看精品课程和名师讲座,认真撰写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认真讲好思政理论课,及时在课堂上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切实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开启思政理论课新型教学方式
思政理论课教师除了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外,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准备课件、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等方式让大学生分享学习思政理论课的心得和方法,通过课堂问答、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同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自学活动,让大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由老师通过学习平台线上答疑解惑,实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利用云端学习思政理论课。
四、增加思政理论课实践活动
思政理论课应当增加更多课外实践活动。高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读经典原著、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旅游景区、办黑板报和手抄报等思政理论课课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学懂弄通书本内容的同时多读一些“无字之书”,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对学习思政理论课有更深刻的感悟,真真正正感受到大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学好思政理论课。
五、逐步融入大学生其他课程之中
高校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除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外,还应邀请其他课程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思政理论教育工作,增加“课前五分钟”思政理论课,即其他任课教师利用每节课课前五分钟时间为学生讲授思政理论课的有关内容,任课教师在为学生授课的同时提升个人政治理论水平,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学习氛围,将思政理论课通过这种方式逐渐融入大学生其他课程中,增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
六、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好、讲好、学好新时代的思政理论课是对我国所有高校及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让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真正入脑入心,充分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进而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作者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