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20-12-29 02:22徐力康薛爱国阮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温针上肢肩关节

徐力康,薛爱国,阮波

(东莞市中医院,广东东莞 523000)

中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老年疾病, 学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是常见的中风并发症。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单侧肩疼痛、 皮肤潮红、肿胀,同时可导致患者手指屈曲受限,甚至诱发感染、周围血管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若治疗不及,还将导致多种临床并发症的出现。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以药物干预、针灸等方式为主,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应用逐渐提升[1]。温针疗法近年来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的应用不断增多[2]。 为研究温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改善效果,抽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对象,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抽取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对象,通过电脑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男女性别例数比为25:15,最低年龄36 岁,最高年龄75 岁,平均年龄(56.88±4.42)岁,病理分期:Ⅰ期28例、Ⅱ期9例、Ⅲ期3例,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2.74±0.21)个月;观察组男女性别例数比为24:16,最低年龄37 岁,最高年龄76 岁,平均年龄(57.29±4.86)岁,病理分期:Ⅰ期26例、Ⅱ期10例、Ⅲ期4例,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89±0.42)个月;各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3]中对脑卒中的诊断要求,且符合《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4]中对中风的描述,研究开展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肩关节肿胀、疼痛,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能够主动配合采集临床资料,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存在上肢局部感染、肩关节脱位、半脱位、恶性肿瘤、结核活动期者及生命体征不平稳、重要器官衰竭、存在意识障碍、失语、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肩关节康复训练, 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患者进行体位控制,首选良肢摆放位,期间需指导其肩部前伸,将肩关节屈曲,控制在90°左右,促使指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 (2)住院期间需充分活动患者肩关节,促使血流通畅,并及时予以相应的止痛药物,康复训练执行前,需在患侧垫上软垫,促使患者患肢能够保持自然屈曲,提升其舒适性。(3)针对不同的体位,指导患者进行不同的关节训练,如患侧卧位需保持肩关节屈曲,仰卧位需保持患侧肩部与手臂部位抬高,并促使其肩胛骨前伸;坐位需保持患侧上肢端于胸前,避免肢体持续悬垂下坠。(4)做好患者上肢的主、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包括手部抓握练习、肘关节伸展练习等;被动训练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训练,被动训练强度需逐渐由按摩过渡至肢体维持(如外展、外旋、内收、屈曲等),每次训练时间不超过45 min,持续训练30 d 以上。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温针治疗。 主穴:手三里、曲池、肩髃、外关、合谷,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选择一次性针灸针以平补平泻法快速进针,得气后,点燃仲景源聚能艾(2 cm,河南仲景源艾业有限公司出品), 于患者皮肤表层覆盖隔热纸,将艾条插入上述各穴位针尾部,2 节/次,5 次/周,持续治疗30 d 以上。

1.3 判定标准

(1)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控制效果,分值范围1~10 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表现越严重。 (2)通过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评分, 分值1~5 分,分值越高,肿胀程度越严重。(3)通过上肢功能评分系统(Fugl Meyer)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状态,分值范围0~50 分,分值越高,其上肢功能恢复效果越理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6.47±1.236.56±1.290.0940.1963.02±0.845.21±1.222.954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肿胀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3.42±0.353.56±0.410.0980.1120.76±0.082.39±0.233.664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 Meyer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 Meyer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 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 Meyer 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 Meyer 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13.68±4.5313.75±5.650.0270.81938.47±4.4227.65±6.879.1870.001

3 讨 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即因脑卒中导致的肩关节功能障碍[5],在中医领域中,中风分为内风与外风,外风因感受外邪所致,内风属内伤病症,即现代医学研究中的脑卒中疾病,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所致[6]。

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肩关节康复训练,能够从体位控制入手,促使患者进行持续的关节训练,强调上肢的主、被动训练,避免手关节的过度牵拉,维持肩关节的功能稳定[7-8],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9]。该次研究发现,温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温针属于针灸中的常用方法,该次选取手三里、曲池、肩髃、外关、合谷等穴位,在留针过程中,可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作用于肩部关节,达到疏通经脉、化瘀行气、止痛解痉、补益气血的目的;同时可温通血脉,促使患者上肢血液运行,从而缓解血肿症状[10]。 在该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VAS 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可见温针结合康复训练具有更加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肿胀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可见温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于改善关节肿胀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另外,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 Meyer 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可见温针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究其原因,温针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温通经脉、行气血,周转全身,滋养机体,促使血运通畅,祛除体内湿气、寒气,促使患者的经脉更加坚固。 同时能够培补元气、预防疾病,在行针灸时,可以再服用温补之药作为辅助,从而补阳壮阳、补充元气,去除体内邪气,达到预防中风再发及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温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肿胀症状,改善上肢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温针上肢肩关节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肩关节生物力学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