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推拿及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20-12-29 03:35王琪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康复训练针灸

王琪君

(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与患者腰椎间盘髓核、软骨板、纤维环等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与此同时于外力影响下使得患者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造成髓核组织突出于椎管内,并对临近脊神经根产生刺激和压迫。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 肢体麻木以及会阴与肛周局部感觉异常,甚至大小便障碍等,对于生活及工作均产生较大影响, 特别是在广大中青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措施有外科手术、针灸、推拿、理疗以及牵引等,有报道指出[1],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能够有效调整患者腰椎间盘和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受压,解除神经根水肿并缓解肌肉痉挛,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优势。 鉴于此,该文抽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针灸联合推拿及康复训练的治疗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即观察组:65例,男/女:26/39;年龄28~54 岁,均值为(37.6±1.2)岁,病程2~26个月,均值(11.6±1.3)个月,腰椎病变节段:L4~L5:31例,L5~S1:34例;对照组:65例,男/女:28/37;年龄27~56 岁,均值为(38.2±0.8)岁,病程2~25个月,均值(11.2±1.4)个月,腰椎病变节段:L4~L5:32例,L5~S1:33例。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2]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20~60 岁;无显著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未接受手术治疗,且适合采取保守治疗方案者;患者意识清楚,能够准确理解治疗内容及量表评估内容,且无失语、失认和智能障碍等,可积极配合完成检查及治疗;患者对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阶段或哺乳阶段的女性患者; 体质虚弱或无法实现生活自理者;合并腰椎结核、腰椎化脓性炎症以及腰椎肿瘤等其他相关腰椎病变者;合并造血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恶性疾病者;无法坚持治疗或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 (1)依据Mckenzie 脊柱力学原则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对于椎间盘后方移位者采用伸展原则进行治疗,对于椎间盘向前发生移位者则运用屈曲原则进行治疗,患者在康复训练中遵循由轻到重以及由局部到整体的基本原则。(2)推拿疗法主要以滚法为主,同时配合运用推法、按法、揉法、拿法以及后伸扳法与腰部斜扳法等进行手法治疗,30~40 min/次,1 次/d,10 d 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取委中、环跳、殷门、昆仑、次髎、腰阳关、患侧大肠俞以及承山等穴,同时结合患者的椎间盘突出节段针对性取穴,如突出节段夹脊穴与督脉穴等,针对肾气阳虚者可增加肾俞与命门穴,湿热壅滞者可增加阳陵泉穴,瘀血阻络者可增加膈俞穴,痛感显著者可增加后溪与悬钟穴。 以上穴位运用电针治疗仪(XYDIII 型,豫械注准20152260115)进行针灸治疗,对密波进行调整,保持中等刺激量,患者针灸时间为20 min/次,1 次/d,10 d 为1个疗程。 两组均于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3 评价标准

(1)疗效评价,显效: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且腰肌痉挛症状解除,能够恢复到患病前的生活及工作状态,直腿抬高实验阴性;有效:症状缓解,腰肌痉挛解除,基本恢复到患病前的生活与工作状态,患者直腿抬高实验>60°; 无效: 即症状未改善或出现恶化。(2) 运用NRS 数字疼痛评分法对疼痛感评估,0 分(无痛)~10 分(剧烈疼痛)。 (3)应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对于躯体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0~50 分。 (4)对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疼痛度、躯体不适感、麻木感及影响生活工作层面评估,计为0~3 分。 (5)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 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NRS、ODI 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ODI 量表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RS、ODI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RS、ODI 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NRS、ODI 量表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NRS入组时 治疗后ODI入组时 治疗后观察组(n=65)对照组(n=65)t 值P 值6.95±1.166.89±1.200.2830.195(2.01±0.26)*(3.96±1.18)*4.3080.02938.65±4.9538.19±5.020.1970.362(14.26±3.52)*(21.62±2.97)*7.1630.010

2.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为(10.03±0.62)分,对照组为(10.01±0.63)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2,P=0.183>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为(2.26±0.15)分,对照组积分为(4.19±0.6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6,P=0.000<0.05)。

2.4 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皮下瘀斑1例,头晕1例, 以及局部疼痛1例, 总不良反应率为4.62%(3/6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局部疼痛2例,总不良反应率为3.08%(2/6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9,P=0.163>0.0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的临床常见病,运用针灸、 推拿和康复训练为主的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祖国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纳入到“痹症”“腰痛”等范畴中,《素问》中有“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而藏血”的说法,提示该疾病的产生和患者肾脏虚实有关。 此外,外伤、正气亏虚以及风寒湿邪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也是诱发该疾病的重要病因[2-4]。 中医主张以整体观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进行功能锻炼可改善肾脏虚实、正气亏虚、风寒湿邪造成的机体气血运行不畅,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等症状。 同时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基本理论,在治疗中增加针灸疗法,穴取患者足太阳膀胱经,例如肾俞、夹脊以及大肠俞等穴能够发挥疏通经络及行气止痛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5-7],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髓核突出以及压迫神经根有关,并且由于髓核流出的大量蛋白质组胺和糖蛋白等物质对神经根形成刺激,致使神经根发生炎症充血以及水肿等症状,对局部组织正常微循环状态产生影响,从而诱发神经疼痛。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基础上, 运用针灸疗法能够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并促进经络疏通,有利于消除患者组织间隙存在的充血和水肿情况,并加快组织代谢,使周围组织黏连得到松解。 通过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可对病变局部发挥良好的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以及舒经通络功效。 运用滚法、推法、揉法和拿法等,能够使患者体表快速形成热量,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迅速得到降解及转运, 从而发挥消炎止痛的功效。配合按法、 后伸扳法与腰部斜扳法等相关推拿手法,可对患者脊柱旋转以及小关节紊乱等情况进行有效纠正,帮助缓解患者椎间孔关节压力,促进椎间系的有效松弛[8]。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92%, 高于对照组的83.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RS 评分为(2.01±0.26)分、ODI 评分为(14.26±3.52)分,低于对照组的NRS(3.96±1.18)分、ODI(21.62±2.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及康复训练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度和躯体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康复训练针灸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