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刺秦之义,更见刺秦之旨
——由《荆轲刺秦王》谈语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020-12-29 21:41江西杨顺仪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刺秦剑术荆轲

江西 杨顺仪

教学《荆轲刺秦王》时,学生很容易觉察到课文要弘扬荆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侠客精神,可课文又叙其刺秦失败,刺敌不成反折自己,留下个不甚昂扬的结尾,不像《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主人公烛之武那般正面阳光,退秦师,救郑国。《荆轲刺秦王》是编者的有意安排,还是别有言外之旨?

在高考中面对给定的文本,进入阅读状态时,学生必须要明白文章“写什么”(中心内容)、“怎么写”(作者运用的方法),“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了解“写什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读题,审题,抓住关键字,明确题眼;再深入一步,结合文本,放眼整本书阅读,就要明白作者“要写什么”。而“怎么写”,就是理解文本结构,厘清文本脉络,品味行文特色。至于“为什么”,就是思考作者行文时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就《荆轲刺秦王》一文分析“写什么”,最重要的一招就是读题,读取关键词。

“擒贼先擒王”,回归文题,“荆轲刺秦王”,上升到“谁做什么”的层次,关键字是“刺”,自然也是题眼。回归文本,集中显现“刺”的文字只有文本的第14~16自然段,其主要内容是图穷匕见后,荆轲“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等。从这一进程的叙述看,文本对荆轲行刺秦王的事件过程描写详细,让人知晓荆轲是怎么刺秦王的——孤军奋战,英勇出击;结局——剑术生疏,反被杀身。这已把荆轲刺秦王之“刺”描写到位了。

但文本又不回避历史英雄人物的背面——廷刺秦王、招招失利:荆轲持匕首欲刺秦王,手又不快,让秦王“自引而起”,躲过一劫;绕柱追逐秦王,脚步又没有秦王快,等到夏无且上场,荆轲便失去了追逐、刺杀秦王的可能;最后一搏是“引匕首提秦王”,他眼力不济,并未掷中,而是打在了柱子上。荆轲有三次行刺机会,每次都失败在“最后一公里”,最后反被秦王所杀,无怪乎一千多年前陶渊明就为之叹息:“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剑术疏朗,反遭杀身。这是荆轲刺秦王的结局,也是留给后人的客观史实。这一血的惨痛教训,难道就只在于告诫一个个“荆轲”,除了要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侠客精神,还要有超强过人的杀敌本领吗?文章标题这一“刺”字既“刺”出了一个历史英雄,又“刺”出了文本潜藏的现实问题。

放眼整个文本,让文本的整体说话,又会怎样呢?笔者认为文本最后的廷刺秦王一节,既扣了题眼“刺”,写其“刺”,也表现出了荆轲的侠客本色,不畏强暴,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为义而死,但这只是基于对文本第14~16自然段的理解与把握,远不是对文章整体的了解与把握。如果撇开其他段落,只看廷刺秦王一节,见木不见林,绝非《战国策》作者的本意。

刺秦之外的段落又写了什么呢?梳理文本可得:一写秦压燕境的形势,二写荆轲急中献智,三写荆轲准备擒贼先擒王的信物,四写因配备行动班子而产生的君臣上下的矛盾,五写易水送别,六写贿结蒙嘉,晋见秦王,七写图穷匕见,见机刺秦。从叙述内容看,这些文字与文题关键字“刺”虽有关联,但关联不大,有些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冗余文字,如果说有关联,那就是开头秦压燕境的形势,与题目关联起来,可以彰显荆轲刺秦的反霸意义,敢于以弱抗强,扶危济困,突显其行侠仗义,而其他文字仍显得多余,像是把荆轲刺秦王前前后后发生的事件流水账一样记录下来。

当深入开掘文本,触及“要写什么”的底层阅读,会有怎样的一番收获?

《战国策》决非孩童的起步习作,但又呈现一个原始的流水账般的状态,题眼明明是“刺”,行文起始却偏离“刺”字,作者这样绕来绕去,可以推测,一是向后人还原众多历史细节,二是要引导读者要深入文字背后,体悟其深层旨意,启迪后人既看到文字表层的刺秦之义,更看到文字背后的刺秦之旨。

从文题到文本,刺秦之旨又应是什么呢?回归文本,行文开篇是秦国攻陷赵国,俘虏赵王,把战火烧到了燕国边境。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燕国太子丹惶恐无策,焦急中前来向荆轲请教,荆轲不慌不忙地向燕丹道出了自己的救国行刺方案:取樊於期之头及督亢肥沃之地作为信物进见秦王,来一个“斩首行动”。这无疑是震慑对方、救国图存的最经济、最有效的一招。从这个角度上说,荆轲是一个腹有良谋、行事果断的谋略家,不是一介使剑逞勇、缺少智谋的莽夫。

接下来叙说组织赴秦行刺的团队时,太子丹单方面地组织了一个以荆轲为主、秦武阳为副的特别行刺小组。而相反,荆轲想组织一个以剑术很好的朋友为主、以自己为副的行刺团队。荆轲似乎在向太子丹暗示自己的剑术水平,不找一个比自己武艺高强的人,不组织一个一等一的团队赴秦行刺,即使能接近秦王,胜算也不大。而秦武阳虽十二岁杀人,但参加此次行刺行动时心智远未成熟,未经大风大浪,去咸阳宫行刺秦王嬴政,是掌控不住场面的。但太子丹救国心切,心急智短,而荆轲所待的朋友又居远未来,因此太子丹便不顾荆轲的考虑,更不容荆轲的无限期等待,匆匆配备了二流团队,催促荆轲上路出征,踏上行刺之路。

这一切都向人昭示,荆轲虽是个剑客,但不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剑客。他高强的地方有以下几点:一是善于做政治动员工作。易水饯别时,白衣冠如送丧般肃穆,奏乐更是一片悲壮,悲泣一片,就在这节骨眼上,荆轲高歌一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闻之,斗志顿起,同仇敌忾,视死如归,荆轲三两下就把战前政治工作做到位。二是善于应酬外交。由燕来到秦地,荆轲作为外国使者,又逢秦逼燕界的战时,不一定能见到秦王,但荆轲灵活机动地重赂嬴政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由远及近,得以进入咸阳宫,晋见秦王,缩短了与秦王的空间距离,加速了行刺进程,显示了荆轲高强的外交应酬能力。三是心理强健,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沉着机智。进入咸阳宫进见秦王时突遇变故,面对从自己阵营里出现的变数,荆轲不为眼前情势吓倒,自稳阵脚,如在家园故地一般顾笑武阳。这一笑,既是对秦武阳失色的戏笑开脱,又是对自己的镇静定神,消解了对自己不利的因素,稳住了被秦武阳打乱的局面。荆轲面对险境,化险为夷,靠的不是高强的武艺,而是高效运转的大脑以及应对策略:玩心智比玩刀剑利索,头比手快,他的外交文辞、外交活动能力比身佩的利剑更具战斗力、杀伤力。

综观全文,文本要告诉读者的是:荆轲首先是一个出色的文臣大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次才是一个刺客。荆轲并不仅仅是一个刺客。

文本还了荆轲的本来面貌,既然如此,用人者就要识其长、用对人,扬其长、用好人,要量才录用。但就荆轲这么一个长文疏武的历史人物,太子丹执意组织一个以荆轲为主的行刺团队,显现出其急躁失智、用人不当的致命缺点,而在行刺中,配备的杀手秦武阳又吓得失去作用,整个行动全落在荆轲一人身上,荆轲不得已弃文就武,虽然勇武不屈,三次行刺,却次次失利,头脑在此时几近无用,最后反失战机,酿成悲剧。事实证明,荆轲刺秦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悲剧,是弃长就短的悲剧,是角色错位的悲剧。

很显然,《战国策》在不触动荆轲是个行侠仗义的侠客英雄的基础上,又自觉地、出于本心地还原荆轲的本来身份角色,让人看到其刺秦失败的深层原因——英雄也要遇见识才的伯乐。荆轲刺秦失败,不单是自己剑术生疏的问题,还涉及太子丹的招人用人策略失当的问题。太子丹作为用人者,只把荆轲当刺客招来,没有充分认识到荆轲之长,单一地让他去充当刺秦的主杀手,终致斩首失败,反折刺秦大业。这样看来,聚才、用人,要识其才,用对人,尽其长,才是文本通过荆轲刺秦王来传达的深层旨意。

故教读《荆轲刺秦王》时,教师既要见荆轲刺秦之义,更要见其刺秦之旨,这就要求师生既要有高效快速的审题解读能力,看明白“写什么”,更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全面、完整地深入文本,尊重文本,基于文本,忠于文本,还原文本应有的信息传达,把握“要写什么”,而非浅尝辄止的表层阅读。另外,阅读者要有自我参与和发现,由表及里,由现到隐,揭示文本的深层用意,推进整体阅读。而《荆轲刺秦王》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看取文题、尊重文本、读出发现,正是深入阅读、解读文本的三部曲。

猜你喜欢
刺秦剑术荆轲
英雄?英雄!
赵王止剑
剑术套路与舞蹈剑舞演练风格对比研究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文言实词小课堂
浅探剑术的美学价值
荆轲刺秦王
民族传统体育剑术美育综合课程建设浅谈
从三个动词看《战国策》用字的准确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