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463000)张珍 刘洋
妊娠期高血压作为妊娠期女性特发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水肿、血压升高、蛋白尿等,严重时出现头痛、抽搐,甚至昏迷,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该病多发生在孕中期,随着孕周延长,病情逐渐加重,需要产妇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辅助优质、科学的护理措施促进顺利分娩。持续质量改进是发展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的新型质量管理理论,作为护理手段应用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有独特优势。现就持续质量改进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加以研究分析。
1.1 基础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其中研究组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29.37±3.56)岁,孕周26~37周,平均(30.49±3.75)周;对照组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29.43±3.53)岁,孕周26~38周,平均(30.53±3.71)周,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实验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国际妊娠期高血压研究学会分类、诊断和管理指南(2018)》诊断标准,且同意配合实验。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妊娠期并发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定时检查及注意饮食。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细化护理措施,①组建质量改进小组,在护士长指导下,选取经验丰富的护士为组员,完善护理管理标准,确定妊娠期高血压管理内容,明确职责,加强培训;②改进,对妊娠期高血压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综合分析、讨论,探究本质原因实施改进;③整改,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整改方案,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效果,护士之间相互交流,护患之间增进交流,提高护理水平,认知患者需求,做阶段性总结,分析质量情况及改进之处,增强护理薄弱环节管理,提高管控力度;④持续改进宣教和心理,通过微信、讲座、个体咨询等多种方式满足个体健康宣教需求,促进患者对疾病认知,强化有效沟通,测评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实施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并对母婴结局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 研究组收缩压(124.62±10.34)mmHg、舒张压(83.30±8.22)mmHg较对照组(130.75±12.38)mmHg、(87.41±8.69)mmH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 研究组母婴不良结局(12.20%)较对照组(34.1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妊娠期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是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的重要原因,其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增加病死风险[1]。持续质量改进作为提升护理质量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细化护理流程和强化护理规章制度,阶段性针对护理工作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实现护理人员自我对护理工作内容质量的监控和改进,对普遍共性问题,对小组讨论相应改进措施,提升护理质量[2]。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血压水平下降更多,患者的母婴结局更好。持续质量改进作为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新型质量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现状分析、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等环节。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以患者为核心,注重细节,查找不足,完善护理质量,规范护理管理,形成监督、检查、反馈之间有效循环,在实施过程中提高专业护理技能,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血流动力学,促进宫内胎儿成长,促进良好母婴结局。
总之,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血压,促进良好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