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2020-12-29 04:33:46江西省瑞金市妇幼保健院342500谢艳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婴幼儿

江西省瑞金市妇幼保健院(342500)谢艳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82例,入选患儿家属在获知研究内容及目的之后都同意参加研究活动,同时得到医院伦委会的批准。按照患儿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41例并对其开展常规平喘、抗感染以及退热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组41例并对其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进行辅助治疗。全部患儿中的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区间为6个月~18个月,平均年龄为(12.5±3.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平喘、退热以及抗感染治疗。在这个基础上,对辅助治疗组患儿通过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每次给药300毫克/3毫升,给药方式为将药液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为患者雾化吸入,每天给药两次。在对患儿给药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患儿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恶心呕吐、发热以及咽部不适)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数据,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通过表示。P<0.05时,表明资料比存在统计学意义[1]。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 辅助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与常规治疗组患儿(7.3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辅助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3±0.5)天、住院时间为(8.4±1.6)天,常规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6.6±1.1)天、住院时间为(11.3±2.5)天。辅助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患儿(P<0.05)。

3 讨论

由于婴幼儿尚处于发育阶段,其身体的内部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婴幼儿的支气管缺乏良好的支撑能力,其弹性也比较弱,纤毛运动相比成人也十分的缓慢,造成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再加上婴幼儿的肺部尚有待发育,缺乏良好的机体防御功能以及免疫功能,这就导致患儿很容易出现支气管肺炎的问题。而且,针对婴幼儿开展治疗,也有着很大的难度,这就会导致患儿的病情迅速发展,甚至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而针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通常对患儿采用的是对症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对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着一定的帮助,然而需要对患儿进行长期治疗,还无法有效的根据患儿的疾病[2]。

而随着现代雾化吸入技术的发展,可以将药液转化为水雾,患儿可以直接通过呼吸的方式接受给药治疗,相比传统的给药方式,患儿对这种给药方式的依从性更高。同时,通过雾化吸入技术对患儿进行治疗,可以使药物直达患者的病灶,切实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而N-乙酰半胱氨酸作为一种能够促进黏液溶解的药剂,有着很强的细胞膜穿透性,能够有效的消除黏液,并抑制黏液的生成,还可以避免对患儿的组织细胞造成损伤,从而促使患儿的临床症状更快的消失,防止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从而更快的恢复健康。本次实验结果也与上述内容“不谋而合”:辅助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患儿(P<0.05);辅助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患儿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以促使其症状更快的消失,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乙酰半胱氨酸婴幼儿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分子催化(2022年1期)2022-11-02 07:11:08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中国塑料(2014年4期)2014-10-17 03:00:50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