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普及民法典知识

2020-12-29 14:39张项民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知法普及民法典

张项民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坟墓、从生活到工作的所有民事活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民法典教育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民法典教育不是单纯地教授法律条文,而是要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态度、法律素养的培养。因此,我认为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民法典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 依托“道德与法治”课,使民法典浸润学生心灵

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的要求,落实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首先,“道德与法治”课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了相应的法治教学内容,教育专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设计、编写了教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其次,“道德与法治”课是国家规定课程,有充足的课时安排和师资保障,这为民法典的学习提供了时间和师资条件。而对于《民法典》这样一部体系庞大、涉及面广的法律,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教育要想取得实际效果,达到浸润其心灵的目的,教师就要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将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之后再循序渐进地渗透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如在讲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说话要算数”一课时,除了要教育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之外,还可以进行《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中“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的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知道承诺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当有人突破道德底线,损害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时,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还可以运用在“买东西的学问”一课中。让与学生探讨购物小票、发票是否可以作为商品购买合同的这一话题,来培

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和维权意识。通过挖

掘《道德与法治》教材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可以建立起学生对民法典的认知“桥梁”,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二 借助多媒体资源高效普及民法典知识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培养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在知法、懂法、用法中,“知法”是基础,要让学生知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民法典的存在是进行民法典教育的关键。除了可以依托《道德与法治》教材循序渐进地普及民法典的知识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民法典知识的学习。例如,使用《当哪吒遇上民法典》《“桃园三兄弟”用上民法典》《民法典版成语新说》等视频资源,将“法言法语”变成学生爱听、喜欢听、能听懂的“童言童语”,进而促使他们更快地进入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学习中。同时,辅以课堂讨论,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民法典,民法典是生活、工作的“权利维护法”,也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监督法”。最终,通过学习,达到帮助学生建立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意识,具备“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素养,并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的目的。

三 案例剖析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法典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民法典同大多数法律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以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制定而成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只让学生背诵法律条文与概念,是无法帮助他们树立民法典意识,养成依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因此,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都可作为民法典教育的“原材料”,利用典型案例,通过模拟法庭和情景再现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法律背后的人生经验、智慧和文化价值,进而帮助他们提高法律素养,这才是普及民法典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姓名”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姓名的姓氏选择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因此我们可在小学中高年级中开展姓氏探访活动,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向父母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并在班级进行讨论。再结合《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的规定,进行有效学习。再如,近些年因正常体育训练、竞赛、上课造成学生意外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此为背景,教师可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如: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因碰撞造成一名同学骨折,受伤学生家长要求学校及侵害学生家长承担医疗费、生活费、精神损失费。让学生结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的规定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向学生普及民法典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意识。

民法典的普及和课堂法治教育可以是相辅相成的,民法典教育也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的视角,让学生在感知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的同时,具备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通过法律来解决的意识。

猜你喜欢
知法普及民法典
大断面公路隧道岩溶探测及施工处治技术探讨
民法典诞生
民法典来了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中国民法典,诞生!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了意
教师只有知法,才能依法执教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