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荣子
1.乡镇党委的领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乡镇党委工作职能由管理型向引导型、服务型转变,通过掌握更多信息、资源,带动所辖村走规模化经营、科技化转型的路子,改变了过去每个村“单打独斗”的局面。
2.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核心。海阳市以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重点,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争做基层满意党组织,争当群众满意村干部”活动,逐步形成“党员定期访群众,群众有事找党员”的双向互动机制,切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3.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是乡村治理的关键。凡是工作中想法多、工作成绩突出的党支部书记,大部分都有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工作的经历。海阳市结合村级支部换届,吸引这类“能人”到村支部中来,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4.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是乡村治理的保障。海阳市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重要抓手,鼓励镇村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村级党组织更有能力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
1.以制度为抓手,健全村民自治。海阳市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切实加强对村集体“三资”的监管,规范落实村级“三务”公开制度,完善修订村规民约,保障村民的参与权。
2.发挥其他村民联合自治组织的作用。海阳市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维护农民经济权益方面的作用。
1.以调解为主要手段化解农村矛盾,海阳市实现了农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全覆盖,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人民调解员就出现在哪里”。
2.以扫黑除恶工作为契机,海阳市对农村的黑恶势力进行严厉打击,及时调整不合格不胜任的村干部,打掉了一些“村霸”,确保了农民安居乐业。
3.提高科技等手段,构建“平安乡村”,海阳市把“雪亮工程”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了“平安海阳天网”工程,全面提升了社会治安局势控制的驾驭能力。
1.美化环境与道德建设同行,提高群众幸福感。不断完善身边好人评选机制,深入开展“争当最美海阳人”“孝行海阳”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实现了全市农村全覆盖。
2.以组织大秧歌队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了群众归属感。
1.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有的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村党支部不会做群众工作,导致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
2.一些村党组织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集体经济薄弱。有的村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影响,发展集体经济路子不广、措施不多,导致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不足,村民有不满情绪。
3.村干部的高付出与低待遇矛盾突出,影响干事创业的热情。村干部整体工资不高,再除去各种交通、电话费用等,所剩无几,制约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存在一些现实难题。引进效益较高的新品种农产品的前期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仅靠农村自给资金很难启动,在与大型企业合作中产业规划也会受制于人。
1.村民委员会选举、履职过程中,因换届选举而引起的派系之争成为农村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少数村民仅从维护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只讲权利和民主,不讲义务和法治。
2.农民合作组织经营中,销售农资物品时有坑农现象,造成农民经营损失,使上访频发,引发社会治理难题。
1.“信访不信法”问题突出。一些村民以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意识淡薄,指望以违法上访、聚众闹事等方式达到其不正当目的,使问题更加复杂,矛盾更加激化。
2.法律途径不畅通。一些村民之所以不选择法律途径也是因为走法律程序耗时长,结果不确定,再加上成本因素,不得不放弃走法律程序,而选择信访途径。
1.农村信仰阵地被侵蚀。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一些村民搞封建迷信活动较为突出。
2.农村道德滑坡。在农村依然存在不敬不孝、赌博滋事等现象,影响了社会和谐与农民幸福感的提升。
1.实施“农村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合法合理有序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推动农村在职党员干部社会保险改革落地,不断增强获得感与归属感。
2.发展村集体经济,强化乡村治理保障。自上而下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直通农村的惠农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3.完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相关机制。在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规定程序担任合作社主要负责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方面,探索合理有效途径。严格规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具体交接程序,以利于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1.要依法按程序选出真正能为村民服务的人。建立乡村人才回流的激励机制和人才的后备库制度,让农村引得进人、留得住人。
2.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阳光村务,围绕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村级重大事务,在进行广泛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真正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规范农村其他组织的运行,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互利共赢,降低农户个人经营风险,提高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关注度。
1.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权力阳光行动,坚持按法律法规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合情合理合法办事,充分吸收社情民意,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等手段,为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化、便利快捷的法律服务,把法治精神贯穿于化解社会矛盾全过程,提升调解公信力。
3.促进全民守法。围绕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开展普法活动,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入群众心中、融入日常生活。
1.弘扬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把乡村文明示范街作为展示乡村文化与村民风采的重要窗口,以乡村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善行义举“四德榜”为桥梁,组织村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风清气正、民风淳朴、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2.巩固农村信仰阵地。以党员网络化联户制度为切入点,开展村民互助,让村民形成有困难找党员、找组织的习惯。加强对村民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