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 董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一项“功课”,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不仅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还能提高大学生知识运用水平,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生通过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直接体验、感知生活,对大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素质教育在高校不断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并不健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以及实践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都制约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功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其育人效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根据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探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路径。
近年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比较多样,对大学生而言,能够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拓展视野、丰富社会阅历的重要机会。但是,在高职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缺乏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在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部分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如实践地点的选择、实践内容的安排等,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长远性计划安排。针对团队成员的选择,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与选拔。一部分大学生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重视不到位,抱着体验的心态,面对突发问题时,不会深入思考。另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多集中在暑期,学生投入实践的心理时间有限,不能沉下心去认真做实践。
二是参与人数有限。高职院校在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设有人数限制,覆盖面不够广。在笔者发放收回的813份有效问卷中,有62.12%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参与人数有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未能发挥最大效用。更多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自于跟教师比较相熟的学生干部或者教师课题组的成员。大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学校组织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
三是欠缺专业指导。高职院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专业的实践内容需要依赖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但在活动中若实践内容与指导教师的课题或工作无关,加上学校并未有相关政策方面的鼓励和支持,这也促使很多专业教师不愿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实践工作就由党团辅导员带领学生完成。对于党团辅导员来说,更多的是完成了学校等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多了一次与社会接触交流以及评奖评优的机会。很多实践结束后就没有下文,存在走过场的“嫌疑”,很难形成专业技术与实践成果融合的局面。
四是效用发挥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暑期开展,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宽广的实践舞台。只是,大部分活动都流于形式,实践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团队缺乏应变能力。实践没能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并未能给实践地带去改变。实践结束后没有建立联络反馈机制,严重影响“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用的有效发挥。15.13%的学生认为实践内容对提升专业技能无用,71.83%的学生希望在实践中可以巩固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有限,非专业性实践团队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五是资金支持不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支持。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未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实践活动难以推进,这样就阻碍了师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在没有参加实践的学生中,36.53%的人因生活费有限不能垫付实践所需资金而没能参加;在参加实践的学生中,22.88%的学生认为活动资金支持不够,难以保障实践所需物资、药品等。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不仅需要打破固化的思维模式,更需要在实践内容和方法上做出改变。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实践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可以有更多的创新探索。
通常所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多集中在暑期,实践服务内容大多集中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在高职院校,实践带队教师大多为党团一线辅导员,专业教师较少。“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感知民情的重要环节,构建持续有效的内容体系和方式方法对高职院校十分重要。
依托专业技术支持,通过成立科学技术类型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对有需求的个人和单位实现“点对点”精准帮扶。结合实践内容和专业知识,设计相应的服务活动,进而构建科学的内容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迅速提升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转化。
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向精准扶贫方向转型,利用国家政策制度支持,通过实际调研走访,了解实践地真正需要什么专业技术,以需求运用为导向,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举办专业性知识培训班,为实践地村民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提高所需知识储备。例如,电商专业学生通过“手把手”教授村民使用网络电商直播平台,帮助村民转变思维和营销模式,真正实现助力乡村精准扶贫,引领乡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关爱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比较成熟的志愿服务活动,延伸到学校周围甚至更远更广的地方,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群,突破志愿服务活动区域局限,让关心和爱护不因距离而遥远。
当前,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代发展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制定包含指导教师聘任与管理、激励奖励等在内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首先,通过评审、立项,确定重点、一般、培植等项目等级,按等级对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确立导师项目负责制,统筹安排“三下乡”期间各项事宜,严格按财务要求使用资金。最后,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与实践单位一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氛围和后勤保障,让学生可以安心参加活动。
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主导力量,专业学习型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下乡”社会实践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特色,以专业特色社团活动为载体,以专业教师为支撑,扩展延伸社团服务深度、广度,集专业与特色为一体,打造“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同时,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增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吸引力,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
充分发挥学校、政府、企业等资源优势,构建“校政企”同参与、同协作的三线模式,创建合作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的固定与建设,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优势或发展所需,用供给侧的思路进行实践体验设计,确保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一方面丰富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内容,拓宽实践范围,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扩大“校政企”对社会的影响力,拓展实践的时效性和长效性,以有利于促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规范有序开展。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引领,激发专业建设与地方特色优势的新活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架设学校-实践单位、学生-村民的互动服务平台。指导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在线服务当地村民,为村民提供专业辅导。互动平台的建立,可打破“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空间局限,使实践团和村民实现线上“面对面”,延续服务时间,拓宽服务维度,学生和村民通过服务平台都可以更好地运用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
“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队要注重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展示,用图文、视频等方式记录实践过程。结束后,利用校园橱窗全校进行实践成果展示,并举办实践成果汇报会,对优秀的“三下乡”实践团队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层面双重奖励。通过宣传展示,将实践过程中的点滴展现给全校师生,一方面,可吸引更多师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可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坚定为社会服务的信念。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24年,影响和培育了无数青年学生。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将继续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不断提高育人实效,成为大学生向往追求的校园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