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后茂州历任知州考证

2020-12-29 13:24:20董常保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宣统阿坝州全书

董常保

茂县位于阿坝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麓,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在民族迁徙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其地处咽喉要道,是守护川西平原、拱卫成都的重要屏障。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郡设汶江县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始改茂州,清雍正五年(1727)升为直隶州,民国废州改县。茂县建置悠久,但修志较晚。茂州最早的地方志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威茂通志》,惜毁于明末战火,今不存。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3)知州丁映奎纂修手抄本《茂州志》,知州杨迦怿于道光十年(1830)增修《茂州志》并刊刻。两部《茂州志》均详列历代在任知州,即便后出的(道光)《茂州志》中的“知州”条记载的署、任茂州知州也仅截至道光十年。从道光十年至宣统逊位,历任茂州知州的离任文献均无存,实为遗憾。地处民族交融、联络松潘等地中枢的茂州,考证并梳理出嘉庆后历任知州,既可补其残缺,亦可从任职知州的出身、籍贯、民族以及业绩等探究清王朝在民族地区的任用官员规律。

道光朝

刘德铨,嘉庆二十四年至道光三年任。(道光)《茂州志》中的“知州”条载:“刘德铨,湖北黄陂进士,二十四年任。”(1)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242.据《清代缙绅录集成⑧》中《缙绅全书》(嘉庆二十五年夏)在“茂州知州”条中载:“刘德铨,湖北黄陂人,二十三年八月升。”(2)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⑧[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530.再据(道光)《茂州志》中的“刘辅廷谨”曰:“后州牧钧台刘君欲增辑,以付剞劂,未果,以忧归。其书授之今刺史未禅杨君。”(3)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88.综上,刘德铨于嘉庆二十三年八月升,二十四年到任,准备增辑州志,于道光三年因丁忧而离职,并将增辑州志交付继任知州杨迦怿。

杨迦怿,道光三年至十九年任。(道光)《新城县志》卷之十一“选举”载:“杨迦怿,字仁甫,号未禅。乾隆已酉科·贡,现任四川茂州知州。”(4)李廷棨,王振钟.新城县志[M].清乾隆十八年(1838)刊本.据《清代缙绅录集成⑨》中《缙绅全书·爵秩全览》(道光四年夏)在“茂州知州”条中载:“杨迦怿,直隶新城人,拔贡,三年二月升。”(5)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55.再查检《清代缙绅录集成⑨》中《缙绅全书》(道光四年夏)、《爵秩全览》(道光六年秋),《清代缙绅录集成⑩》中《缙绅全书》(道光七年春)、《缙绅全书》(道光十年冬),《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中枢备览》(道光十三年夏)、《缙绅全书》(道光十四年春),《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道光十四年夏)、《缙绅全书·中枢备览》(道光十六年夏),《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道光十六年秋)、《缙绅全书·中枢备览》(道光十六年冬),《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道光十七年秋)、《爵秩全览》(道光十九年夏),在任知州均为杨迦怿。综上,杨迦怿于道光三年二月升任,在任期间编纂并刊刻《茂州志》,十九年秋离任。

杨迦怿虽于道光三年任知州,但“频年以来,历署他郡。”(6)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84.故茂州知州虽由是杨迦怿任,但州内事务常由他人署理,期间署理者如下:

李绍祖,道光三年左右署(暂时代理)。(光绪)《茂州乡土志》中“桥梁”载:“文镇桥,州南六十里,向系十寨认修……道光三年署知州李绍祖委吏目刘辅廷劝捐修,易以石,上盖瓦亭,始免十寨居民岁修之苦。”(7)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326.按:李绍祖署茂州知州,或在前任刘德铨卸任之后,杨迦怿上任前后署。

贺懋椿,道光五年至七年署。(同治)《续修罗江县志》卷十三“职官”载:“贺懋椿,字灵圃,湖南宁乡县人。嘉庆己巳进士,二十四年任……道光五年调署茂州,七年署简州,十年复任,卒于官。”(8)马传业.续修罗江县志[M].清同治四年(1865)刊本.据此,贺懋椿于道光五年调署茂州,七年调署简州。

方学周,道光九年至十一年署。(道光)《茂州志》中“修辑职名”载:“署茂州事、射洪县知县方学周”(9)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91.,据(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九“题名”中“射洪县知县”条载:“方学周,云南晋宁州举人,(道光)九年七月任。汪澍,安徽含山县举人,本年七月署。方学周,十一年八月回任。”(10)阿麟,王龙勋.新修潼川府志[M].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综上,方学周于道光七年七月任射洪县知县,同月调署茂州,十一年八月回任射洪。

邵镇,道光十年至十一年兼护。(道光)《茂州志》中“修辑职名”载:“兼护茂州事、署汶川县知县、新补犍为县知县邵镇,”(11)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91.据(民国)《汶川县志》中“职官”载:“邵镇,道光十年任,浙江廪生,捐修道路。”(12)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汶川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69.综上,邵镇于道光十年任汶川知县,同年或稍后护理茂州事。

张嗣居,约道光十一年前署。(道光)《茂州志》中“修辑职名”载:“署茂州直隶州事、候补知州张嗣居。”(13)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91.按:张嗣居约道光十一年前,以候补知州署理茂州。

除立畲,约道光十六年后兼护。据(民国)《汶川县志》中“职官”载:“除立畲,道光十六年任,湖南举人,奉委兼护茂州,三次俸满引见。二十七年回任,修建科房六所。”(14)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汶川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69.按:除立畲道光十六年任汶川知县,于道光十六年或稍后曾兼护茂州知州。

杨霈,道光十八年署。《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③》载:“杨霈,现年五十二岁,系镶黄旗汉军杨福山世营佐领下人……十八年三月署茂州直隶州知州,九月因贵州仁怀县民滋事,委署綦江县事……”(15)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2.杨霈于道光十八年三月署,同年九月委署綦江县。

谢昌稼,道光十九年至二十三年任。《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③》载:“谢昌稼,现年五十七岁,系江苏苏州府震泽县人,祖籍江西……(道光)十九年九月升补茂州直隶州知州,二十二年遵例捐升道台,二十三年先后闻讣丁父母忧……道光三十年四月二十八日。”(16)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2.据《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道光二十年秋)在“茂州知州”条中载:“谢昌稼,江苏震泽人,职员,十九年十二月升。”(17)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162.查检《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道光二十年冬)和《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中枢备览》(道光二十二年春)、《缙绅全书》(道光二十二年冬),在任知州均为谢昌稼。综上,谢昌稼于道光十九年九月升补,十二月到任,二十三年春夏因丁父母忧离职。

德裕,道光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任。《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③》载:“德裕,现年四十五岁,系镶红旗汉军伊勒图佐领下人。由正二品荫生,以主事用,签分户部行走……(道光)二十三年三月补广西司主事,六月授四川茂州直隶州知州,是年十一月到任……二十九年内奉旨升补宁远府知府……”(18)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77-178.据《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道光二十五年夏)在“茂州知州”条中载:“德裕,问樵,汉军厢红旗人,荫生,二十三年六月选。”(19)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160.查检《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中枢备览》(道光二十五年秋)、《爵秩全览》(道光二十六年),《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道光二十七年夏)、《缙绅全书》(道光二十七年秋),《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道光二十八年夏)、《缙绅全书》(道光二十八年冬)、《缙绅全书》(道光二十九年夏),在任知州均为德裕。综上,德裕于道光六月任,同年十一月到任,二十九年升补宁远府。

牛树梅,道光三十年至咸丰元年任。(光绪)《重修通渭县志》卷十一“人物”条载:“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道光辛卯举于乡,辛丑成进士。分发四川,即用知县,补彰明,历任隆昌、雅安、资州、宁远、茂州,皆以德化民。”(20)高蔚霞.重修通渭县志[M].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据《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咸丰元年夏)在“茂州知州”条中载:“牛树梅,甘肃通渭人,进士,三十年九月补。”(21)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131.按:下任知州于同治元年十月选任,故牛树梅于道光三十年九月补任,同治元年秋离任。

咸丰、同治朝

祁之镠,咸丰元年至四年任。(同治)《高平县志》卷七“选举”载:“祁之镠,以荫选四川茂州知州,历官武定府知府。”(22)龙汝霖.高平县志[M].清同治六年(1868)刻本.据《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咸丰二年冬)在“茂州知州”条中载:“祁之镠,山西高平人,监生,元年十月选。”(23)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294.查检《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咸丰三年夏)和《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咸丰四年),在任知州均为祁之镠。另据(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九“题名”中“知府”条载:“祁之镠,(咸丰三年)七月署。阮祜,江苏仪征县举人,十二月任。”(24)阿麟,王龙勋.新修潼川府志[M].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咸丰)《武定府志》卷十六“职官”中“知府”载:“祁之镠,山西高平人,监生,(咸丰)五年任。”(25)李熙龄,邹恒.武定府志[M].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综上,祁之镠于咸丰元年十月任,三年七月至十二月署潼川府,四年离任,五年升武定府知府。

蹇誾,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三年署。(光绪)《茂州乡土志》中“政绩”载:“蹇訚,字子和,贵州人。咸丰十一年松潘吐蕃寇边,蔓延至茂。是年七月十八日,忽夷众屯聚鳌山攻围,城急……訚奉骆宫保札,委署茂州,督办松茂理夷务……訚在州四年,平夷之后,边境肃清。同治三年卸任去,州中士庶送者盈途,殆不啻赤子之依恋父母也。”(28)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295.据(民国)《贵州通志》中“人物志三”载:“蹇誾,遵义人……(咸丰十一年)十一月誾单骑至其营,晓以利害,解其众,旋署茂州直隶州。……同治元年匪首方自闻滋事……二年逆番勾结梭磨土司……三年……九月大军乘胜进攻松潘城克之。四年四月补忠州直隶州,五月丁嫡母忧。”(29)刘显世,杨恩元.贵州通志[M].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综上,蹇訚于咸丰十一年七月稍后署,于同治三年卸任。

傅翼,同治七年至九年署。(光绪)《茂州乡土志》中“祠庙”载:“同治七年,署知州傅翼深通堪舆,与学正彭光焯及阖学人等筹议,禀请各宪,将文庙、文昌宫改修内城东南隅,即道署遗址为之立,癸丁向。八年庀材,九年兴工甫,建大成殿、东西庑、戟门。署州翼升任金堂,因之停止。”(31)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322.按:傅翼当在姚文濬离任后署茂州,继任知州张祺于同治八年到任后又调署眉州,故继续署理,期间修缮文庙,工未竣,而于九年调任金堂县知县。

光绪、宣统朝

曾景福,光绪三年代理。(光绪)《茂州乡土志》中“祠庙”载:“光绪三年,汶川县知县代理知州曾景福继建崇圣祠。”(35)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Z:322.按:曾景福当为知州张祺因公暂离,委托其暂时代理。

孙汝霖,光绪十三年署。(光绪)《茂州乡土志》中“祠庙”载:“(光绪)十三年署知州孙汝霖委教职赵树清王锡绶等于戟门外建乡贤、名宦……”(39)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322.按:孙汝霖当为宝麟免职后,新知州未到任前署任。

李承邺,光绪十八年至二十一年任。(宣统)《宁州志》(不分卷)载:“同治十二年酉癸科,李承邺,四川茂州直隶州知州。”(41)佚名.宁州志[M].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据《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光绪十九年夏)在“茂州知州”条中载:“李承邺,云南宁州人,举人,十八年十月补。”(42)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184.查检《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十九年冬)、《缙绅全书·中枢备览》(光绪二十年夏),《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二十年秋)、《爵秩全览》(光绪二十一年春),《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二十一年夏),在任知州均为李承邺。再据《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之三六六“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下”载:“刘秉璋奏:特参不职州县各官等语,四川茂州直隶州知州调署泸州直隶州知州李承邺,操守平常……均着即行革职,以肃官常。”(43)德宗景皇帝实录(五)[M]//清实录(第五六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789.综上,李承邺于光绪十八年十月任,二十一年四月因“操守平常”被革职。

曹纲谕,光绪二十一年署。(光绪)《茂州乡土志》中“祠庙”载:“龙王庙:外城海会寺前,旧有二:一在镇西桥,一在龙洞堡。国朝乾隆二十年松茂道李本改建今处,光绪二十一年知州曹纲谕、训导赵树清等募化捐金补葺。”(44)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322.按:李承邺于四月份被革职,而下任知州长清是五月签任,时间间隔太短,当为署。其署任时间应该在李承邺离任后,新知州长清上任前。

张蔚增,约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署。(光绪)《茂州乡土志》“祠庙”中“古关帝”有:“古关帝,庙忠义门外,元时建……光绪二十八年知州张蔚增因岁旱祈祷辄应,蔚增捐俸,委教职赵树清、王锡绶等葺修完固。”(51)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322.据(民国)《博罗县志》卷七“人物三”载:“张蔚增,字子高,天宝族人,居郡城。同治癸酉拔贡,七品小京官。光绪十六年进士,工部主事。补四川酉阳州,丁父忧。起知茂州,有循声。”(52)何逎黄.博罗县志[M].民国三十七年(1948)油印本.综上,两部志书均载张蔚增为茂州知州,但查检相关年份的《清代缙绅录集成》的“茂州知州”名录,均无张蔚增。于崇庆在光绪二十七年春离任,福苏礼于二十七年十一月补任,张蔚增或于光绪二十七年夏到二十八年春之间署任茂州知州。

麟祥,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年署。(光绪)《茂州乡土志》中“学堂”载:“三十一年知州麟祥札派廪生黄熙中、增生黄永中为学董,增置学堂书籍、仪器、图书等件,并一切收支出入帐目。”(55)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327.查检《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二十九年夏)和《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二十九年冬)“茂州知州”条知州均空缺;虽然《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中枢备览》(光绪三十一年春)中“茂州知州”知州仍然是福苏礼,可能是疏忽未划掉;亦无麟祥任知州的任何记载。综上,麟祥或于福苏礼光绪三十年去职后,知州李文晋三十一年任职前,署理茂州知州事务,期间为茂州学堂购置教学用具等。

李文晋,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任。《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载:“李文晋,镶蓝旗汉军德荫佐领下翻译举人,年五十六岁……今签掣四川茂州直隶州知州缺。敬缮履历,恭呈御览,谨奏。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56)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44.据《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中枢备览》(光绪三十一年夏)中“茂州知州”条载:“李文晋,汉军镶蓝旗人,翻译举人,三十一年二月补。”(57)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代缙绅录集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199.再据(光绪)《茂州乡土志》中“学堂”载:“三十二年知州李文晋又令学董黄熙中、黄永中,雇佣拆去堂外旧日墙垣,平一展扩大坝,作学生操场。”(58)董常保.阿坝州旧志集成(茂县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327.查检《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三十一年冬)、《爵秩全览》(光绪三十二年春),《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中枢备览》(光绪三十二年春)、《缙绅全书》(光绪三十二年夏),《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光绪三十二年秋)、《缙绅全书》(光绪三十二年冬),《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三十二年冬)、《爵秩全览》(光绪三十三年春),《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中枢备览》(光绪三十三年夏)、《爵秩全览》(光绪三十三年秋),《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三十三年冬)、《爵秩全览》(光绪三十四年春),《清代缙绅录集成》中《最新百官录》(光绪三十四年春)、《爵秩全览》(光绪三十四年夏),《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光绪三十四年秋)、《爵秩全览》(光绪三十四年冬),《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宣统元年春)、《爵秩全览》(宣统元年夏),《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宣统元年秋)、《爵秩全览》(宣统元年冬),《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缙绅全书》(宣统元年冬)、《爵秩全览》(宣统二年春),《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宣统二年夏)、《爵秩全览》(宣统二年秋),《清代缙绅录集成》中《爵秩全览》(宣统二年冬)、《爵秩全览》(宣统三年春),“茂州知州”知州仍是李文晋。综上,李文晋于光绪三十一年春上任,三十二年为茂州学堂整修学生操场,宣统三年春卸任。

李文晋虽于光绪三十一年任知州,宣统元年冬前的履历均有任职时间“三十一年二月补”,宣统二年春至三年春的履历无任职时间。根据李文晋任职履历前后的差异,结合相关资料,李文晋可能于宣统二年春已经离任,尚未正式卸任,直到宣统三年春才正式卸任。其虽离任,但州内事务均由他人署理,期间署理者如下:

李骥年,约宣统二年署。据《广西方志提要》中“(民国)《永福县志》”提要记载:“李骥年,号萃轩,广西永福人,清光绪乙酉拔贡,己丑恩科联捷进士,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保送四川知府,署四川保宁府、茂州直隶州知州。”(59)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广西方志提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262-263.《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⑧》载:“李骥年,现年四十九岁,系广西永福县人。由庚寅科进士改庶吉士……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日由吏部带赴内阁,经钦派王大臣验放。奉旨:著以知府分发省分补用。”(60)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0.按:李骥年于光绪三十三年到川,先署保宁府,或于待李文晋离任后,委署茂州。

周孝植,宣统二年署。《政治官报·奏折类》(宣统二年七月初五日,第九百九十八号)载“一据署茂州直隶州知州周孝植详送候选教谕……”(61)奏设政治官报(35)[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101.按:据该奏折,周孝植当在宣统二年七月前后署。

文照,宣统三年五月至六月署。据《四川官报》(辛亥六月中旬上册)中“附录”载:“知府文照见缴,署茂州兼经征总结……(宣统三年)五月二十八日。”(62)清末官报汇编(第58册)[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6:28720.再《四川官报》(辛亥闰六月上旬下册)中“附录”载:“知府文照见辞,赴资州精糖公司筹办处坐办,差江安县阮开铨见奉署。……(宣统三年)六月二十二日。”(63)清末官报汇编(第58册)[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6:28765.综上,宣统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时任保宁府知府文照兼署茂州,六月二十二日前,当为下任知州上任后离署。

从道光初年至民国废州改县,九十年间,共有34位知州(含署、代理、兼护),其中17位是正式任命的知州、14位署任知州、1位代理知州、2位署理知州。期间所任知州,有造福民众、发展经济、培育人才者,有以权谋私、庸碌且过而或被参革职者,有为无为一目了然。茂州地处民族交融之地,民族事务尤为重要。通过对清代嘉庆后茂州历任知州的考证,在梳理出其任离时间的同时,亦考索其在任期间的为政事迹,既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资料,也为民族地区的治政起到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的作用(66)本文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018-2020)“四川藏羌彝走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团队”(17CMZ011)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宣统阿坝州全书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皇帝的心愿
领导文萃(2022年21期)2022-11-22 19:37:39
图片资料
蒲松龄研究(2022年1期)2022-04-27 22:13:09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敦煌学辑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25
A Prototype—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8
论清末三帝无嗣之真实原因
卷宗(2014年10期)2014-11-19 19: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