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新,董 坚,孙 雯,龙庭凤,陈艳芳,邱恒琼,矣 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本身是一门人文科学[2]。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除具有精湛的医术外,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因此,医学生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还要认真开展思政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出技术好、医德高、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日内瓦宣言》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都表明了医生职业的神圣性来自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责任。《辞海》对医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但不是纯粹的自然人,而是有个性特征和社会性的人。仅仅依靠医学技术虽然可以完成诊断和治疗,但只有将患者的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等因素纳入医生的诊疗活动,才能保证诊疗质量。我国自古对医者就有“医者父母心”的职业要求,且认为人皆有仁义礼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在医者对待患者的言行中更应充分体现。在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倡“要竭尽全力,采取认为有利于患者的医疗措施,不能给患者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医者精神。这并非单从技术能力方面来考虑,而是对医生的道德要求。只见疾病而不见人,医患之间就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与其他交易行为无差别的契约关系,这也是目前医患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医学教育中,人道主义、奉献精神、仁爱精神等人文精神应值得重视,不仅要通过专门的课程进行渗透,还要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与学生的业务能力、科学知识、身心健康、人生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融为一体[3-4]。
“三全育人”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专业课教师多为临床一线工作者,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是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与自己无关;第二,专业课教师讲授的临床医学课程内容多,知识量大,课时少,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很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学习态度方面的指导;第三,繁重的临床工作花费了教师很多精力,思政教育理论培训不足,教师缺乏收集思政教育素材并深入探讨相关案例意识,导致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脱节,没有完全实现“三全育人”。
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引领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但出现了“孤岛”和“水课”现象。一方面,思政课程是必修课,与专业课程相比属于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导致思政课程无论在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独立的境地,缺乏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出现孤立即“孤岛”现象;另一方面,思政课程理论脱离实践,教学内容仅围绕教材本身,即使结合临床也较为空洞,实用性不强,在学生中影响力较低,从而变成了“水课”。思政课程的这种“孤岛”和“水课”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其在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就难以发挥。
大部分医学生认可自己将来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心理上比较重视与医学知识相关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较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对思政课程兴趣不高。毕晓艳等[5]选择教育部批准开设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14所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学生组认为应用型课程比思政类课程更重要,教师组认为思政类课程更重要的比例明显高于学生组;在思政与人文社科课程模块学生认为医学英语最重要,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的重要性排序分别为倒数第一、倒数第二。以上表明学生不明确思政类课程的教育意义,缺乏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只是严格按照课程设置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未结合当下热门的医疗事件、个人价值观及医疗观,学生持事不关己的态度被动接受思政教育。
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通过以下途径实施课程思政,突破医学生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希望达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效果。
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教师责任重大。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全院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树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的理念。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实习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找到二者的契合点。通过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定期调研了解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予以解决。将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长期研究,优化教学设计,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均对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具有较大兴趣,并对临床实践教学抱有很高的期望。因此,我们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专业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对学生而言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融入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习中。第一,改变传统以带教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式教学、PBL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法,并加入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医学敏感问题、医患关系、社会热点等内容,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进行多元化思考,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第二,在教学查房、技能操作培训中,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教师评价和纠错环节,让学生在提升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的同时,学会建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第三,引入标准化病人(SP),不仅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解决因部分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强以及对实习生存有偏见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减少的问题,还能通过SP的反馈及评价发现临床操作、临床思维及人文关怀、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领悟,提高实习质量。
为使学生更快适应角色,融入医院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学生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并融入思政教育。培训内容除基本的临床技能培训、感染培训、急救培训、纪律培训、安全培训外,还新增重温“苏格拉底誓言”、医患沟通、临床工作“忌语”展示等活动,请优秀教师现身说法“如何做一名好医生”。针对近几年涌现出的医学问题,如涉及道德和法律问题的器官移植、安乐死、患者知情同意权等,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院训等。希望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医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树立“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有效解决医疗纠纷。同时希望学生明白“医乃仁术”“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强调“敬畏生命”是医学最高的伦理原则[6]。这些培训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仁爱观、精勤不倦的治学观、一视同仁的平等观、为患者服务的义利观和健康和谐的医际观。
实行一对一导师制,每个学生在实习阶段均安排一名导师,并建立相应遴选制度、工作制度及考核制度。导师除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较好的教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及课程思政能力,经过遴选才能上岗。同时,对导师职责进行界定,即对所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及实习质量负责,并对学生身心健康、择业、考研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指导结束后对导师进行考核,根据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实习大纲,确定一对一导师考核的各级关键指标以及指标的内涵,制订考核办法及考核指标体系,主要有师德师风指标、教书育人指标、业务能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考核由导师自评、教研室评价、学生评价3部分组成,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予以表彰和奖励,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取消年终考核评优资格,并停止本科生带教工作。
通过以上途径,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融入临床教学,学生职业素养、医德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职责。附属医院作为医学生培养的主阵地,将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专业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在学生培养各阶段多方法、多渠道渗透思政教育,使学生在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培养合格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