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0-12-28 23:46徐赞红王明军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中小学体育

徐赞红 王明军

【摘  要】中小学体育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推进我国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体育素质教育改革强调,体育一体化教学是加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体验感受,从而提升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08-02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reform of physical quality education emphasizes that integrated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deepen students sense of experience in sports, thereby increasing their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teaching

如今我國青少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热衷于电子化信息化娱乐方式,日常生活中很少参与体育运动,甚至厌烦体育运动。学校是中小学生平均生活学习时间的场所,体育课是中小学参加体育锻炼最便捷的方式。因此,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对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尤为重要,由课堂内产生兴趣,延伸到课堂外的体育活动参与,对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有促进作用。

一、我国中小学一体化体育教学现状

(一)一体化体育教学相关概念

一体化体育教学体系需要把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培养整合在一起考虑,教学环节中要凸显整合性与融合性,这样对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培养有促进作用。一体化体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推进速度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这些有基础体育教育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一体化体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一体化体育对课程内容的系统规划,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集成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总体参与性。体育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无缝连接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使运动变成连续和可开发的游戏类活动,去除了体育运动之间的障碍和减少体育运动的无聊感,使学生重拾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中小学一体化体育教学内容衔接现状

在现今的体育教学阶段,小学和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具备课程之间的紧密衔接,课程缺乏凝聚力,这一问题在我国体育教学中比较突出。它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学内容严重低水平重复,涵盖不合理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在体育活动完成上设置的难度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倦运动,导致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二、中小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对策

(一)实现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的统一管理

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不足,教学整合的研究模式将学生课外活动视为课堂发展过程中的有机补充,使学生所有的体育学习活动都能适应课堂教学过程。例如,课外学生的自主实践不再是对自我实践的简单改进,而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具体过程,通过实现“授课内外一体”,使本来宽松的体育课外活动围绕授课紧密结合,进一步统一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避免学生练习体育的时间紧张,逐步使教育方式、手段一致,建立比较完整稳定的体系。比如在篮球课上,教师应当明确该教学内容的重点,运用适合该教学段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实现本段目标,并明确其他各段教学内容、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掌握情况及篮球技术运用情况等。这样的内容具有持续性和扩张性,目标实现有前进和提高,评价有统一性和变化,能帮助学生更快、更系统地掌握篮球技术,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热爱篮球运动,能够欣赏篮球运动。

(二)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如今,许多体育课已经成为纪律课、安全课、教学课和教师开设的技术课,这使很多学生喜欢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是连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过程。运动技能的形成不是一个机械的模拟演习,而是一个主动探索过程。该方法的调整强调实践教学理论的教学理念第一,并加强理论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选择课程的教学探索多元化模式。例如在小学游泳课上,在游泳实践前在游泳课堂上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观看游泳技术视频等,学生可以初步建立运动技术的一个完整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游泳技术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直观印象,强调思想的探索性。神经系统响应定向,激发学生的求知和竞争欲望。所有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双边的教育过程、包括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通常是在教师的课堂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但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体化示范教育中,重点放在以学生为主体,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诱导,主体作用的利用,教学重心要放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的诱导上。

(三)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方法创新和创新的加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教学发展的动力,体育教师通常选择将实际训练与发现和接受相统一,在这之上,更加积极广泛地选择“生教生”和“师教生”相结合的形式,结合情境教学和自主学习,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比如,合肥市某小学的跳绳项目,先设微课让学生上课前学习,然后组成跳绳小组,每周开展跳绳特色课程,每年开展校园跳绳狂欢节,跳绳始终贯穿学校体育活动各方面,形成全员跳绳的体育特色。在微课课堂的基础上,课前学生自主实践基本过程,为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师应指导和深化实践,引导实践深化并练习教学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应用。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一体化体育校园”

教育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不光是文化课需要打造智慧校园,体育课也应该加入其中,现代中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也愿意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因此,体育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利用人们熟悉的信息平台或应用程序开展教学,使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更多元化。比如,在学校平台上,智慧校园可以定制展示个性化首页、空间模块、应用功能等。而且,针对教育环节的各种角色,智慧校园平台还可构建不同的个人空间和机构空间,融资源、服务、数据为一体,同时还支持区域教育厅等教育合作伙伴自有系统的接入,支持与教育局及学校现有系统的数据同步,构建了体育教学中基于微课程的课堂模型,提取中小学体育微型课程的资源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解决衔接问题,实现体育教学一体化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体育锻炼的目标不仅是身体健康,还要培养出健全人格,坚强的思想意识形态,是激发思想道德修养和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程,让学生在树立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过程中享受体育锻炼。一体化体育课程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体化体育课程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界的共识。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对于学生体育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年悦.基于“结构-定向”理论的中小学定向越野“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05).

[2]杨东博,张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02).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中小学体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