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的课堂中遇见并收获

2020-12-28 07:02栗树林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同市研学山西

栗树林

编者按:近几年来,特别是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依托大同市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在不断丰富基地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出23条以“中国古都天下大同特色寻访之旅”“红色革命精神明志传承寻梦之旅”“北魏王朝民族融合历史寻探之旅”“晋冀蒙金三角边塞文化寻根之旅”为主题的研学精品线路,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为全面宣传、展示和推广大同经验,为我省“游山西·读历史”打造精品研学基地提供有效参考,《山西教育》举办了“‘游山西·读历史行在大同”采风活动。2020年10月19日-23日,采风团记者兵分四路深入到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的不同主题的部分研学线路中,全方位体验了研学实践过程,深刻理解了研学旅行的意义。本期专题集中刊发四路记者在研学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获,以期为全省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供可借鉴经验。

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作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开设“五色”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实践+研学实践”的综合实践模式。

10月19日至23日,《山西教育》举办了“‘游山西·读历史行在大同”采风活动,我们一行8人开启了和大同学生边研边学的收获之旅。

助马堡:触摸家乡厚重历史

“同学们,我们现在所在的助马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与内蒙古凉城县后营乡十九坪村隔墙(边墙)相望,马头山横亘于堡西边墙之外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助马堡成为明代著名的屯兵官堡之一。助马堡和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合称为‘塞外四堡。因为新荣区地势平坦、地广人稀,没有高山江河的天然屏障,是明代大同北部最容易被‘奔突的险要之地,是明代大同的极边要冲,所以,在明王朝27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两百多年是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新荣长城使进攻者望而却步,坚守者以逸待劳,甚至转守为攻,在客观上起到了迫使北方民族不得不采取自我完善、学习耕作,采取和平共处、互开贸市等文明举措,以促进民族和解及社会发展。助马堡始建于明初,寓意战时有马相助、马到成功,这里的‘马一是指天然屏障马头山,二是指马匹……”10月20日,在大同市新荣区历经沧桑的助马堡内,导游刘洁老师侃侃而谈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介绍着长城元素,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问题,一群来自大同一中初二年级的学生围在她的身边,认真地聆听着,争着抢着回答老师的提问,还不时地提出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师生热情互动,一起回味感受着民族融合过程中战争的金戈铁马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在行走中,学生们触摸着历尽沧桑的古堡,看牛羊悠闲地吃草,和村民聊天问好,远眺美丽的马头山,站在烽火台上任秋风吹拂……他们通过边研边学,更深一步了解到:山西“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独特的地理环境所赋予的军事地位,造就了山西关隘多达二百余的奇观。从战国到明清,歷代长城在山西都有遗存,烽、燧、关、城、堡、卫构成了古代军事边塞文化完整的防御体系。山西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错带,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在助马古堡内,基地老师还组织学生分组点燃了烽火狼烟,传递军事信号,制定信号模式,设计攻防等军事特殊讯号,带着学生穿越至千年前,遥想烽火狼烟的岁月。“以前,我只在书本中了解过有关历史,今天和这里近距离接触后,我有了新的感受。”大同一中532班一名同学说。

下午是特色手工艺鞋垫制作。教师通过讲解,先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民间艺术,了解大同布艺,然后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手工鞋垫”。对于整天泡在书本堆里的初中生来说,制作鞋垫真是一件放松又有趣的事儿,他们认真地穿针引线,漂亮的彩线在他们的手中飞舞着。一个孩子问老师:“老师,做一双鞋垫得多长时间啊?我这双是42号的,正好给我爸垫,我想在研学这几天抽空做好。”

塞北第一村:邂逅创新发展传奇

村庄美如画,幸福落满坡。21日,记者和师生们一起邂逅了“塞北第一村”———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新村。宽阔的街道、别墅式新居、现代化企业,高标准设施设备的农业发展,充满都市味道的风景,村民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又充满好奇:这个村庄怎么和印象中的村庄很不一样呢?这里的人们是怎么过上了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在研学中,孩子们知道了答案。

孩子们先是聆听了村里人讲述关于杨家窑村的历史变迁。就在十几年前,这个面积8.78平方公里,耕地3010亩,430户1128口人的小山村,还是一个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的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当时村民集体收入不到万元。短短十几年间,他们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耕耘开拓,到如今全村年产值突破6亿元,缔造了一段发展的传奇。

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位于杨家窑村,在这里,学生们了解了“黑色”煤矿是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据介绍,原来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同煤集团)是全国第三大国有煤矿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煤炭重地———山西大同。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所有工序中的“废弃物”均被消化在循环链条之内:原煤经洗选后精煤部分外运销售,洗出的中煤、末煤用于综合利用电厂、坑口电厂发电或生产甲醇,电厂余热则用于居民取暖。分选出来的煤矸石被输送到煤矸石砖厂,电厂产生的煤粉灰进入水泥厂制成水泥,水泥厂产生的废渣被运到砌体材料厂制成新型建材,煤炭开采中伴生的高岭岩经过深加工之后,成为化妆品、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开采过程中的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用作电厂冷却水和园区浇灌用水。各项目首尾相接、环环紧扣,上一个单位产生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单位的原料,逐层减量利用,形成物料闭路循环。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是这个村庄的发展理念。

接着,大家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四方高科农牧场园区,这里饲养纯种荷斯坦奶牛8000头,日产鲜奶109吨,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管理最先进的奶牛养殖园区。四方高科的循环利用粪污处理模式和种养结合经济模式,成为其特色名片。在这里,学生们体验了喂奶牛、虚拟挤牛奶等。

我们还参观了牧同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于 2015年成立,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线8条,主要生产灭菌乳、巴氏乳、搅拌型酸奶、中性或酸性乳饮料四大系列乳制品,被中国奶业协会核准为“中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在牧同的牛奶生产车间,看到流水线上的传送带,孩子们兴奋地交头接耳,谈论着传送方式的种类。在这里,孩子们知道了奶牛的品种,看到了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了解了各种奶制品的制作流程等。

最后一站,大家走进了杨家窑兰花种植基地,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种植基地。被誉为“洋兰皇后”的蝴蝶兰好似蝴蝶般美丽飘逸、形态万千、颜色多样,孩子们发出一阵一阵的惊呼和感叹。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给兰花除了草,并了解到蝴蝶兰生长的条件。蝴蝶兰基地的旁边就是水果种植基地,这里的人们将台湾木瓜、香蕉、百香果、金龙蜜枣等南果进行了北移,已实现年产28万多颗木瓜。知道冬季寒冷的北方居然能种植出这样奇异的花和果树,孩子们不禁感叹现代科技的先进。

“游山西,读历史,从大同营地出发!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带着孩子们研学实践,让他们有新的不一样的征程和收获,更好地了解家乡、知晓历史,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大同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校长于海军如是说。

猜你喜欢
大同市研学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张新油画作品选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橡皮博物馆
素描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