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
立体一词在辞书上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区别。作为前者的“立体”是指具有长、宽、厚的物体;作为后者的“立体”就是几何体。这里我们更强调的是故事的立体感,是故事的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如何把故事讲得有立体感?这里用一个具体案例——《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来加以说明。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他1936年在我国西北部抗日根据地延安等地采访红军将士后撰写的一部纪实作品集。作品在欧美的报刊上连载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时代》周刊评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的发现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毛泽东主席表示,《西行漫记》是“外国人报道中国人民革命的最成功的两部著作之一”。要知道,20世纪30年代是国民党宣传舆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长期被陌生化和妖魔化,“赤匪”“土匪”一直是红军的代名词。斯诺作为西方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实地考察后寫下的纪实作品,不仅向国统区人民传递了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丰富信息,而且首次向世界人民打开了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真实情况的窗口。
《西行漫记》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该书从内容上分析,建构了红军的个人形象和群体形象。其中个人形象包括红军领袖、高级将领、红军“小人物”以及其他人物四个层面。群体形象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五个角度。有研究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量化分析,值得参考。正是因为斯诺的报道客观、真实、全面、立体,《西行漫记》发表后,红军不被国内外所了解甚至误解的状况出现了根本的好转。
我们今天的对外人文交流、文化传播确实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得到教益。讲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需要全方位地、立体地加以呈现。此外,讲中国故事这些年始终很重视我们自己讲,其实,中国故事的“他者”视角、“他者”讲述,有时候效果更好,事半功倍。我们需要新时代的“斯诺”,需要新时代的《西行漫记》。
(摘编自《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光明日报》 2018年1月14日第5版,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