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四新
【摘 要】学困生学习心理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是教师主要应当从学生本身基础入手,让学生基础打扎实,同时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利用轻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焦虑紧张的学习压力。教师要用充足的耐心和精力去认真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求真务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考虑,促进学生心理、学习综合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成因;转化策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常使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再加上来自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少学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关注高中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寻找恰当的疏导对策,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学困生心理因素
(一)学习基础因素
很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自己不自信,学习过程中就会越来越消极。由于在学习中不断受到困难的打击,自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仅受到老师的批评也有可能受到同学的嘲笑,就会越来与不自信,缺少知识储备的安全感。面临高开压力,学校和家庭都会灌输“成绩决定命运”的思想,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更没有办法克服原有的困难。
(二)学习能力问题
有很多学困生在小学甚至初中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但是,上了高中学习成绩开始下滑,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学习能力影响的。高中阶段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一个知识网,就好像织布一样,会纺线的人不一定会织布,高中阶段就是将每一个点连成网的阶段,学习技巧和灵活度起到关键作用。很多学困生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技巧,导致学习障碍。
(三)学习态度因素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知识的起点,还有一部分学困生本身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上自暴自弃,或是无忧无虑,课堂说话、睡觉,天天万事大吉的样子,还有学生对自己本身要求都不高,因此稍微有一点点努力就觉得可以,这些学生一方面在思想上比较松懈,自我要求较低,另一方面还有基本保障,不担心以后的发展。
二、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优化策略
(一)运用参与式教学策略
1.设计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难度越大,学困生参与度越低。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大多数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考虑到学困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布置多样性和层次性的任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激发学困生的自我发现、自我鼓励的学习欲望,避免因任务太难而产生负重感和畏难情绪,让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参与教学活动,拥有话语权和交流权,能够通过课堂表现实现自我价值。
2.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影响学习参与度的外部因素,包括课堂环境、班级制度、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一个课堂气氛热烈的班级往往能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的学生往往能感染和带动相对消极的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和学生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学困生,为他们提供更多地参与教学的机会,使学困生愿意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间的友谊可以使学困生在课堂表现中感到轻松,友善的班集体人际关系是保证参与教学的重要条件。
3.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针对学困生的问题要小而具体,有启发性,难度适当;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只有当某一知识领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使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学习产生兴趣,所以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多练,凝练教学重点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谈”、“析”、“练”;教学中,每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指导,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控好学习心理,认真做好学习规划。
(二)运用激励机制策略
1.实施赏识教育,催化进取心。高中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发展,教师不能简单地用类似“你真棒”这样的激励语言。教师要确定适合学困生的教学目标,实施差异性教学和分层教学,使学困生在学案预习、课堂参与、布置作业和反馈评价等教学环节中体验到成功感;教师要讲究激励的艺术,坚持正面教育。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困生做到因人而异,赏识适当而又实事求是,有说服力,会对学困生学习产生持续的激励作用。
2.进行归因训练,强化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可以通过培养学习兴趣、给予成功体验、树立勤奋观念等方法强化学习动机,而归因训练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即指学生对他人或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原因作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归因风格会深刻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努力程度。研究人员采取了具体的教育对策对学困生进行归因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每次考试之后,教师都设计一些归因训练程序,启发他们作出恰当的归因,尽量将学习进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三)掌握适合的学习策略
1.使用自我暗示肯定策略,克服焦虑感。教师要持续不断地关注学困生的情况,即真诚关心学困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都应该是接受和支持的,唤醒他们内在的力量——相信自己“我能行”,积极使用自我暗示肯定的策略,减轻自我压力,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念,真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困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实现自我成长。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调整内部学习策略。首先,教师可结合某学科的知识教学,帮助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计划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能够将学习中的“执行性”落实到底;其次,做好新课的课前自学。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但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把教材弄懂,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再次,要及时复习,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将新旧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分析,并有重点地记笔记,真正使所学的新知识由“生”——“懂”——“会”;最后进行学习自我评估和小结。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通过分析、类比、综合、概括,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深刻内化领悟。
结语
对于高中学困生的转化,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基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转化学困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战英。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6)
[2]章银杰。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刍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2(04)
(作者单位:安阳市殷都区第一高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