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洁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系列,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要以信仰为最高追求,以还原、理解和认同为路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为目标,最终成就青少年的民族品质,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仰;还原;理解;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5-0059-04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教师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群体,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做到文件要求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素养”一词大热,源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后,对“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极为热烈,且学者普遍认同,“素养涵盖了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在这一定义下,既为了个人修养的提高,又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履行,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对教师提出了信仰的要求。在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教授提出:“对一个传统文化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信仰。”信仰,作为一种极其鲜明的态度,是教师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的最高追求。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当最终指向信仰,其具体的内容要求,应当能使教师更好地“明道”,从而达到“信道”。笔者结合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的实践,认为还原、理解和认同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指向信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一、还原
根据《辞源》,“还”有“返回”之意;“原”可指水源,也有“根本”的含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还原”,就是恢复其载体,如文物(器物、艺术作品等)、文本、技艺等最初的状态,包括时间、空间、相关人物、事件、物品等。“还原”是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中最基础的内容。
(一)为何要“还原”
《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正确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文化的创造与创新,都必须建立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变成歪曲历史。例如,五四新文化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未能辩证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正如葛兆光教授所说:“他们为了确立现代的价值而否定古代的意义,于是,在没有很好地作历史研究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地勾勒一个叫做‘传统的假想敌,籍了批判这个假想敌来确认‘现代的合理性,可是,如果我们检讨一下这个时代的批判,我们发现,他们批判的,可能只是一个‘想象的传统。”因此,若在尚未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之际就妄自断言,任何人都无法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在新的历史阶段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首先需做好还原的工作。
(二)如何“还原”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不同于高校研究人员,“还原”这一素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需结合还原对象、教师个人的实践等具体情况来分析。
教师还原经典,应当注重文本的还原,结合文本语境、历史背景和音义传统来充分解读古代优秀作品。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小古文《伯牙鼓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文出处,对该文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该文出自《吕氏春秋》,冯友兰先生认为该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课文《伯牙鼓琴》节选于该书卷第十四“孝行览第二”中的“本味”之二,这一部分的主题是“其本在得贤”;在原书中,所选文句还有一个结尾句:“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而所选文句的上一段,则以黄帝求贤之事论述“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由此可见,在“贤”与“知贤”的主题下,《伯牙鼓琴》一课的内涵应解读为:伯牙之贤,在于琴志高洁(志在太山与流水);知音之谓,在于以同样高洁的境界来礼贤;音乐的魅力,在于传达人的志向而不在技术。
同理,结合教学,对于文物(器物和艺术作品)的还原,教师应将其放回特定的历史时空去认识,给文物一个时空坐标,明确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客观定位,为准确揭示其内涵、理解意义做好准备。而在还原传统技艺时,教师应结合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处世观念、美学追求和生活理念,并考虑地域特色,呈现传统技艺之美。
(三)还原素养的形成
中小学教师首先要有“还原”的意识。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需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它,将其放回特定的历史时空,具体分析其价值。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常识。晚清名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可见,传统的文学作品需向史学、经学、小学溯源;史学文本需向经学、小学溯源;经学文本需向小学溯源,又要参考相关历史。为实现正确还原,中小学教师就要具备最基础的小学与经史、文化常识。最后,教师要会使用相关的工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教师要学会借助书籍来完成还原这一基础工作。中小学教师要学会使用如《说文解字》《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常用工具书。除了工具书,教师如果在哲学、逻輯学方面有所涉猎,也将成为还原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