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的研读范式与优化路径

2020-12-28 01:58刘建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8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议论文初中语文

刘建伟

【摘要】本文主要就议论文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性的提出议论文教师文本研读的范式与优化路径,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提升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议论文  研读范式  优化路径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初中语文教材的解读范式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37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8-0093-02

引言

語文学科教学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议论文是初中语文的重点之一,对其研读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能力实现路径的优化,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议论文文体分析

议论文是初中阶段文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在剖析和论证事物本质内容的角度上进行合理分析,研究其内在的规律和基本特征,从而提升读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议论文是就某个问题或是针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与评论,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态度和立场。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三个基本组成要素。论点是正确、鲜明提出作者观点、态度和主张的句子;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通常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按照其论说方式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类。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议论文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议论文的语言以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为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基本围绕这个总体的框架展开。

二、初中议论文文本研读的基本范式

(一)基于阅读教学的研读

教师自身承担着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在对议论文文本进行研读的过程中就需要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上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获得阅读议论文的高效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相关标准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形成对话的一个具体过程。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引导,重点突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教师不能以自身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结果,而是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思考的角度上不断总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实际内容,体会到作者的实际思想情感,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就文章内容来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增强自身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这样就能够从一定的高度上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把握,丰富学生的语文积

累。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语文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思考的角度来分析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内容。

基于阅读教学的研读,还要求教师在研读议论文文本时要在个人阅读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深入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和教材编撰者的基本意图,寻找合理的教育教学策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基础上开展的研读,有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研读目的。

(二)从阅读价值的角度进行研读

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对于阅读具有较为细致的描述,阅读就是利用语言文字来获取相应的知识,并在认识世界的角度上来实现自身思维内容的合理发散,深层次获得审美体验的一个实质性过程。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阅读的重要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议论文文体对于阅读教学的一般性要求。各种文体的阅读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诗歌散文阅读大多从情感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陶冶学生的心灵;记叙文大多是从社会与人生教育的角度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说明文以其清晰、严谨的逻辑思维、准确简洁的表述促进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议论文则重在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基于议论文的文体特佂与教学价值,需要教师改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求证”的教学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中心句和中心词的寻找,之后研究作者的论证方式和具体论据。这种教学方式在数学习题教学方面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于语文议论文的阅读教学则显得过于死板。其虽然能够对作者的写作方式与写作技巧进行全面分析,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对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培养的意义。因此,在对议论文文本进行研读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其自身的文体价值,重视对作者思辨过程的深入探究。教师在研读文本内容时,需要伴随着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客观事物与主观的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分析论据、论证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是否准确,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其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的能力。议论文的形式多样,都体现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思考,因此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和阅读意义。特别是对思辨色彩浓厚的文章进行研读,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领会到文章的观点,还能够让学生触摸作者思维的方式、说理的方法和论说的层次,在反复的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这对于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文体特点的角度进行研读

文体作为独立成篇的文本样式,主要指的是当前文本构成的具体规格与基本形式。语文教学需要对不同的文体找到合理的阅读方式,避免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因自身理解的错位而形成误读的状况。部分教师往往在阅读教学时过于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阅读技巧与理解能力方面的培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文体特征的具体研究。这种目无文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文体意识出现缺失,对整体的文学素养形成也会出现干扰。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此方面的要求,教师需要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思路,并在明确文章主旨和内容要点的角度上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能够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议论文自身的文体较为特殊,在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对文体进行重点分析。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从文体的角度、议论文自身的构成要素、语言运用等方面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控。从文体特点的角度进行研读,教师就能够抽象出议论文文体的基本范式,从文章形式的角度把握文本内容,深入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三、初中议论文教师文本研读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议论文中的论点

在初中议论文中,老师普遍会先向学生阐述与议论文相关的知识点,后对全文进行快速通读,并在通读的过程中,寻找议论文所要表达的中心论点,同时明确文章所使用的论据与论证方法。在对议论文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重视议论文语言的运用,总结议论文简明、清晰、严谨的用语要求。一般情况下,议论文主要由论点、论据、论证组成,涵盖议论文所要阐述的内容,具备操作简单、阐述明确等特点,议论文三要素成为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论点属于议论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议论文中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所要主张、阐述的中心观点。通常情况下,一篇议论文都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论点进行阐述的,分论点均是对中心论点的进一步阐述与说明,是对中心论点的细化。部分议论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就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提取议论文中有用的信息开展总结与概括,以正确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明确议论文中的论据

一般情况下,论据是以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形式存在于议论文之中,其中前者通常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社会生活之中的某些现象或者是某种既定的事实,具备说服力与代表性。论据是用来说明与证实议论文中论点的证据。虽然一篇议论文中仅有一个论点的存在,但是可使用的论证方法较为多样化,例如:理证法、例证法等,其中前者是指通过道理实施论证,换句话说就是利用众人均认可的道理来完成论证与验证;后者是指利用事实进行全面论证,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事实对文章论点进行论证与验证,以提高中心论点的说服力。只要论据有理有据,内容清楚,论点清晰,就能够明确分析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汲取优秀的写作经验,优化阅读技巧。

(三)明确议论文中的文章结构

在通读议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与理解文章内容,并依次按照议论文的结构进行分析与阅读,先从整体上掌握文章思路,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表述何种中心论点,论据又从哪方面实施的论证,论据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而作者又针对哪一方面进行的着重论证,深挖文章中存在的道理。老师在讲解议论文的过程中,可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明确标注出文章论点,掌握文章思路,后老師逐步引导学生阐述自己找出的中心论点,以议论文结构为基础,理清写作思路,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四)明确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文体不同,所使用的术语称谓均不相同,而初中学生在学习完论证方法与修辞手法,在实际应用时,极易混淆。因此,在议论文研读中,语文老师需详细讲解与议论文相关知识点与概念。论证方法则指的是通过论据来验证文章中心论点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联系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我国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如下:1.举例论证:属于议论文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不管是举例过程,还是论证过程均具备良好的说服力,在分析举例论证的作用时,普遍是通过举例论证,证明了何种论点,以有效增强中心论点的说服力;2.比喻论证:简化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晦涩难懂的抽象化、具体化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使得某种论点更真实,同时也增加议论文的生动性与形象化;3.引用论证:议论文里作者会引用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或者是俗语等进行阐述,以增加论据的说服力,细化论证过程,使得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更加丰满。议论文中还可使用事实热点与名人轶事,以有效提高议论文的时效性与趣味性。引用论证在议论文中使用时,往往是利用引用证实何种观点,更具备说服力;4.对比论证:具备良好的强调、突出作用,往往是通过什么和什么的对比,使得何种观点更为突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初中语文议论文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化整体的阅读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认识到议论文学习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并从课堂阅读教学、议论文文本的实际阅读价值以及议论文文体特点等方面进行研读分析,加强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教育思想的转变,基于本文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刚,赵晔.初中语文议论文的研读范式及优化路径[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12):24-25.

[2]周正梅.初中语文文本阅读范式及优化路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2):24-28.

[3]张颖,周正梅.初中文言文阅读范式及优化路径[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5(1):64-68.

[4]滕之先.小说阅读教学范式及优化路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4(10):52-53.

[5]郭本明.多维解读,为初中议论文教学的范式优化奠基[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6(12):98.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议论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