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2020-12-28 03:05佘俊文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方式运动

佘俊文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教育愈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共同进步。在很多农村小学,教育理念贯彻不够彻底,致使很多學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常常占用学生的体育课,阻碍了校园体育教育发展。部分校园严重缺乏相应的体育设施,使得体育教学难以全面开展,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加强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养成合作、竞争的意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

一、农村小学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确保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体育教学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很多德育内容也融合与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在体育学习中进行德育的深化发展。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较为特殊,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固定的认知,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正处于一个好动的年纪。体育教学与当前学生的发展能够完美切合,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使学生的校园生活达到松弛有度,避免使学生在学习中过于压抑,限制了学生的天性。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投入兴趣,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使学生在运动期间,增强自身体质、培养良好的行为品德,为学生整体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设施不够健全。农村小学的建设较为落后,很多小学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设施,使很多体育活动无法开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校方对体育教学建设缺乏重视,很多教学设备由于长期缺乏管理而损坏,但学校却不重视对相关设施的更新、替换。由于缺乏多样的体育器材,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就会受到很大限制,体育课往往只是进行跑、跳等简单项目,使得体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不利于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

2.体育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很多农村小学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在体育教学期间,教师管理往往较为松散,对于学生所要进行的体育活动也没有明确指导。严重情况下,体育教学甚至成为了自由活动课,很多学生围在一起聊天、玩耍,使体育教学毫无意义,缺乏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难以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目标,学生难以在体育课上进行有效学习,自然也谈不上体质的提高。

3.教学形式过于落后。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往往只进行一些固定的体育运动,教师不注重教学形式的更新和变换。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于单一的运动会渐渐缺乏兴趣,这不利于学生上课情绪的调动。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期间,往往忽视了体育教学内涵的延伸,不注重与当前学生的发展学习相贴切,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化,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三、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措施分析

1.注重教学设施的健全。任何类型活动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力量的强大支持,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小学体育文化的建设,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运动需求,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保障。一方面,有必要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设施,提供各种不同的运动类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必须要保证体育活动的安全性,由于小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救能力较弱,在运动中缺乏安全意识,在体育课中常常会发生摔伤、磕碰。首先要求体育文化的安全,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其次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注重设施的完善性,将学生的安全放在体育教学的首位。

2.注重与学生发展相适应。体育必须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基本需求,在小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偏离教育原则。在进行教学组织时应当与学生当前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结合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不断引入更适合于基础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期间,不能“照抄照搬”,应当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教育目标进行实时调整,使得运动项目适应当前教学发展要求。此外,教学方式也不能过于注重形式化,要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联系,注重教学的实质内容。小学生的价值判断通常基于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要注重学生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应当适合当前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学期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3.教师应当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其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满足当前体育教学水准,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先进教学理念学习,注重教学方式多样性。在教学时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热情。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运动行为的规范化,教导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保障学生的安全性。

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给予高度重视,并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教学时,要注重与学生的运动能力相贴切,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方式运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不正经运动范
讨厌的理由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