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图书馆资源、服务、技术的发展趋势

2020-12-28 11:51孙云峰荣娴杨孝超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技术资源服务

孙云峰 荣娴 杨孝超

摘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及问卷调查法,分析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及未来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内容、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变化,预测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电子资源潮流势不可挡,资源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采购模式成为主流,纸电资源同步采购,编目工作前置;服务方面用户研究将成为重点,通过建立模型及数据清洗,分析学科发展趋势,助力人才资源库建设;图书管理平台进入第三代平台,其主要特征是以用户驱动为导向、开放存取、不受接口限制、个性化选择各类需求功能;体验经济时代,各类新型技术引进,满足用户高层次情感体验。

关键词:资源;服务;技术;未来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6-0037-06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6.00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raditional libraries, modern libraries and future libraries from resource construction, service contents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content analysis, field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future libraries. It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trends. First, the electronic resources trend is unstoppable. The demand driven acquisition mode should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the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of paper and electricity resources should be conducted, and cataloguing work should be conducted in advance. Second, library servic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user study through establishing models and data clean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sciplines and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pool. Third, the third-generation library service platform is coming, whose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user-driven, open access, free API, and flexible choice of personalized functions. Finally, in service economy era, libraries should introduce various new technologies to satisfy users high-level emotional experience.

Key words: resources; service; technology; future libraries

传统图书馆,馆舍、馆藏、馆员是图书馆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三要素[1]。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构成要素也随之变迁。支持现代图书馆运作的基本要素有人员、文献信息、建筑、技术设备、经费等[2],而电子资源的出现、获取资源方式的变革,使得图书馆不再是唯一获取资源的地方,馆舍面积不再是限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壁垒,而更加注重智慧空间、创客空间的打造,从服务经济迈向体验经济[3-5]。图书馆服务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个性化体验服务,服务成为图书馆重要职能。资源及人们交流信息的需求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而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技术的发展,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为提升图书馆服务发挥作用[6]。因此,資源、服务、技术是图书馆运作的重要元素。本文从资源、服务、技术3个要素探析图书馆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迁,并为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供思路。

1  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基础

1.1  农业社会图书馆资源

从远古社会的结绳记事等符号到出现语言、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奠定了图书的发展,有了图书就产生了管理图书的场所。农业社会图书馆由于建设主体、服务对象特殊,功能上与档案室并无太多差异,例如古代的藏经阁、御书房、私立书院等,藏有各时期许多珍贵资料,还有很多寺庙也保存有万卷经书,是一座座活历史[7]。

1.2  工业社会图书馆资源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养人才为其服务。图书馆不再属于少数人,而面向社会开放。1852年,英国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成立;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8];1904年,我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浙江省嘉郡图书馆出现[9]。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大学图书馆事业欣欣发展,这期间《公共图书馆暨博物馆法》出台[8],图书馆事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革。资源数量的增加推动了图书馆著录规则标准化发展,馆藏资源的规范管理促使图书馆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3  信息社会图书馆资源

20世纪80年代,磁带影像在发达国家高速发展,之后出现了数据库镜像服务;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热潮,电子图书在网络上出现并流通[10]。1998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电子资源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源相继涌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方兴未艾,馆藏占比不断增加。根据2017年高校图书馆报告发现[11],四川省高校2017年纸质资源采购经费排名前10的高校和电子资源采购经费排名前10的高校,均在榜上的有7所,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这些高校的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采购经费比例最高的约为4∶1,最低的约为9∶10,平均达到2∶1。而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馆藏占比达到4∶5;一些“双一流”高校馆藏电子与纸质资源占比达到7∶3,采购电子资源经费逐年增加。《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年)[12]发布后,许多高校图书馆积极引进电子资源,电子资源已然成为潮流。

1.4  未来社会图书馆资源

第三代图书馆平台已出现弊端,阻碍了资源开放共享发展。一些高校图书馆为了解决自身馆藏不足的缺陷,积极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通过CALIS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纸质资源不足的缺陷,但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于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处于低需求状态。而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供应商各自为政,用户需要登录不同的平台进行检索,增加用户检索负担。笔者调研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使用情况,不同资源数据库检索平台平均达数10个,且同一类型资源(例如电子书)平台多样,呈现方式不统一,用户只会选择其中1~2个较为熟悉的使用,资源利用率大打折扣,背离了“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所著《图书馆学五定律》。

电子化阅读潮流势不可挡,随着各类电子资源引入,纸质资源电子化,即当采购纸质馆藏文献时,与之相对应的电子版资源也随之产生,各大资源平台如何统一融合、统一检索、统一标准、开放共享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电子书下载量与纸质图书流通量,用户对电子书利用率不如预期,纸质图书仍是主流;用户对已有的电子书目不满意,纸质图书采购虽然有滞后性,但仍可获取到需要的图书。

因此,在未来社会,资源开放存取已成为趋势,未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之比将是“无限∶有限”;资源采购以需求为导向,荐购平台应将纸电资源整合,如有些平台在推荐书目系统中会显示馆藏地,没有纸质书的会显示电子图书传递途径。如图1流程图所示,荐购平台应在图书采购到馆后推荐给用户,用户收到通知会到馆借阅;荐购平台会按时推送归还提示,并建议用户撰写读书心得或者读书评价。优秀的读书心得和评价可以作为阅读推广的宣传资料。在整个流程中要充分考虑奖励机制,深入了解用户处于哪个环节并及时推送相关信息。

经调研用户需求,用户对新书的电子书需求较高,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学校师生对电子图书需求更为明显,这说明在信息需求迫切的情况下,读者对文献载体并没有特殊要求。一些新书的电子书价格甚至高于纸本书价格,经费问题制约了电子图书采购的质量保障。有些专业知识性的教材类图书,为了保护版权,并没有完善的电子图书销售渠道。因此,要深入了解用户阅读行为,在保护版权的前提下,完善电子图书销售渠道。

对于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统一检索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在统一檢索的基础上实现分类型、分层次的多功能检索。针对用户不同层次需求,实现不同检索功能。多元化检索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而当用户处于泛在化阅读,信息需求处于客观状态或认识状态,统一检索形式会呈现多类型资源,供用户多方面选择;多类型资源的呈现正是帮助用户实现从需求客观状态、需求认识状态到需求表达状态良性循环的方法工具。

2  服务是图书馆之魂

图书馆作为连接资源和用户的纽带,具有中介性[1]。作为文化和科学资源的中介,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部分。图书馆的服务有别于商品产生的服务,它是服务提供者为了满足服务接受者的个性化需求而采取的专业行为;服务在接受者使用时即起到作用,是一个消耗的过程,不是一种物质形态[13-14]。服务在创建的同时被消耗,不能储存,没有物理形态,不能从一个接受者转移到另一个接受者,因此服务具有高度个性化特征,服务是可以被有资质的馆员在专业职责架构下有目的的实施。

2.1  农业社会图书馆服务

这个时期的图书馆资源具有原始性、稀缺性特点,馆藏量少,重藏轻用。受当时生产力限制,图书馆发展数千年没有实质性变化,服务内容通常为简单的手本抄录、单一阅览等。这个时期的服务称为文献实体服务。

2.2  工业社会图书馆服务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静电复印等技术出现,文献剧增,为了方便用户存取利用,图书馆通过书目信息工作,如分类目录、卡片目录等提高了图书流通效率;同时二次文献信息产品开发、新书目录通报(新书推荐)等服务也相继出现。参考咨询服务于19世纪末被图书馆应用,20世纪得到长足发展,多数大型图书馆设独立参考咨询部;参考咨询服务不仅为用户提供书目信息,还要根据用户需求解决实质性问题,是学科馆员服务内容的前身,后续又演化出专题文献检索、定题检索等服务类型。

2.3  信息社会图书馆服务

信息社会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分水岭,工业社会及之前的图书馆服务局限在馆内,用户来到图书馆才能享有各类服务;在技术支撑下,信息社会图书馆服务走出馆门,主动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信息服务。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彻底变革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卡片式目录被图书管理系统代替。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如火如荼。参考咨询虚拟化、各类资源数据库及电子图书出现,使图书馆服务发生改变,服务不再局限于馆内,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都实现了延伸。这个时期的服务内容升华了原有的流通推广、宣传辅导、参考咨询,增加了文献检索、科技查新、用户教育及用户研究等。

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火热,随着微信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开发,图书馆资源推广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尤其是技术限制,以更契合当代用户的阅读习惯,拓宽服务范围。

图书馆用户具有普遍性,在考虑普适性的基础上如何使服务功能化、个性化,是图书馆一直探索解决的矛盾。当下很多商业公司有推送信息服务,用户习惯了商业化的信息服务及各类APP应用方式,因此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期望较高。用户希望线上、线下获取资源和服务,并且通过多渠道迅速传递;用户希望分享服务和资源并参与其中[15]。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重在交互,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做到多渠道、吸引人,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2.4  未来社会图书馆服务

信息社会的对外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但是对于用户研究还不够深入,大数据的发展,为用户研究提供了方法。2014年,美国CT公司(Civic Technologies)以10所图书馆为对象开展用户研究,挖掘用户需求,帮助图书馆拓展核心用户群,2016年产生了第一份图书馆用户大数据报告[16]。大数据时代,以用户信息行为产生的系列数据为基礎,并对其进行分析、整合、挖掘,最终精准预测出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下一步及未来的信息行为方向,以提供更为精准化的信息服务,使得图书馆阅读推广、信息检索、科技查新、学科知识服务、课题研究服务、移动图书馆信息推送等服务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个性化服务。图2为图书馆服务-需求匹配示意图,其中第一象限提示,在精准预测用户需求的数据基础上,信息服务并不是一味迎合用户兴趣,要根据用户需求层次进行推送,尤其是针对低需求层次用户的需求精准推送;图中第二象限,图书馆应以用户能接受的方式,不断引领、帮助、发展其潜在兴趣。第三象限图书馆处于服务满意度虚假状态。第四象限图书馆用户处于高需求状态,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急需变革,改革创新服务理念与措施。

随着社会变迁,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目前正在进入体验经济。图书馆服务也不断变革,由文献实体服务到信息服务。体验经济时代中图书馆体验服务大有可为,图书馆用户体验(Library User Experience,LUX)可以代替传统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服务[17],LUX不仅满足用户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用户高层次情感体验[14]。

3  技术是图书馆运行的保障

3.1  工业社会图书馆技术

1987年,第一批自动化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也称为第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以资源为中心,以“流通”为核心。云南大学第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具有流通、编目、采访功能[18]。

3.2  信息社会图书馆技术

1995年云南大学第二代图书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时期图书管理系统集成了流通、编目、采访、公共检索、专题文献管理、光盘管理等功能,实现了异地馆际互联,首次采用C/S架构(Client/Server,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架构模式)进行应用处理[18]。21世纪初,图书管理系统进入市场化阶段,图书管理系统以业务为中心,采用开架管理模式,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更加注重各系统之间接口标准化。随着技术发展,移动图书馆APP、微信图书馆、微信小程序、虚拟仿真(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3D打印、机器人不断上线,为革新图书馆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物联网基于特殊传感器,可以使物体与物体之间互相交流并完成特定任务[19]。以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基本实现了物与物的链接。未来可以实现人与物的链接,在地面嵌入传感器,追踪用户运动轨迹,通过与智能书架结合定位,收集用户的喜好或者需求的知识类型和内容,以此来推荐符合用户语境和个性化的帮助[20]。

VR技术完全切断外部刺激,用户沉浸于数字世界;AR技术使数字产生的信息加强用户的体验;这两种技术在建筑、医疗、宣传、环境、教育等领域已被广泛实施,博物馆和艺术馆已经应用[21],图书馆应用已初见苗头。例如虚拟图书馆,使用户身临其境,体验新检索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全息影像是一种产生或者陈列三维图像的记录光干涉图样的技术[22],在信息服务行业中应用较少。全息影像的一个优点就是用户不需要借助辅助设备就可直观体验三维成像,可以借助此技术实现虚拟真人图书馆、开设达人讲座等,吸引用户到馆体验。

近年来,3D打印非常流行[23],在图书馆尤其是作为创客空间(makerspace)的一部分应用广泛。创客空间也称为创作空间(creative space),在这里用户可以随意使用各种设备、技术和材料创作个人或者专业用途的产品[4]。创客空间无论在创新图书馆服务还是促进图书馆发展方面都有较大潜能。

3.3  未来社会图书馆技术

各种新技术为图书馆服务创新、阅读推广、资源利用、新用户体验等提供助益。目前智慧图书馆研究不够深入[24],以技术驱动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带来不少问题,其一:从用户角度而言,技术体验感差会降低其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调研用户对新技术满意度,新的门禁及流通技术虽然简化了部分工作量,但当用户遇到门禁卡机、报警系统啸叫、研讨室预约失败等问题时会极大折损图书馆服务形象;其二,从图书馆发展角度而言,图书馆一旦选择某种系统或技术,不得不接受该系统或技术的所有优缺点,直到问题积累到已经严重阻碍图书馆发展而不得不更换掉,这种恶性循环的模式饱受诟病。例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率先放弃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25],选择了开放式智慧云平台,集成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一站式、科研一站式的服务平台。谢蓉等[26]指出,第三代服务平台以FOLIO(The Future Library Is Open)为代表,采用微服务架构、社区驱动模式的图书馆生态系统。未来的智慧图书馆一定会形成产业生态链,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数据服务、统一发现与传递、资源共享,真正可期智慧服务。

4  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4.1  资源转变

电子资源飞速发展,以需求为导向(Demand Driven Acquisition,DDA)的采购模式带来的好处已然显现[27],未来图书馆资源建设趋势是“纸电同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搭建完善的电子书销售渠道。采编工作模式也发生变革,未来图书馆荐购系统可以通过用户荐购书单直接生成机器可读目录(Machine Readable Catalog,MARC)数据,编目工作由服务系统自动完成;编目前置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效率。各大高校图书馆纸电资源统一融合,根据需求合理配置采购比例,适当推荐或者租赁电子资源。

4.2  服务提升

现代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史的分水岭,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推送。但是图书馆对用户研究力度不足,没有对用户深度分析,不了解用户实际需求,仅根据用户一些浏览记录简单地推送相似内容,无法关联用户行为并精准预测,难以真正做到推送的信息是被需要的。通过大数据进行用户研究[28],是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的导向。

未来图书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不仅是提供高质量以需求为驱动的服务,更加看重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高层次情感满足。

图书馆作为高校机构之一,应与其他部门合作,对各学科数据进行分割,形成元数据,根据热点推荐和用户数据清洗得出学科前沿和热点[26],从辅助地位走向引领地位。有些高校图书馆与人事、科研等部门合作,对引进的人才进行学术分析预测,建立模型,套入科研数据,得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人才资源库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4.3  技术革新

技术的引进改革了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技术不断变迁发展。新荐购系统以科学方式指导图书采访工作,新的管理系统可以监管信息资源生命周期,提供用户行为数据。然而每开发一项图书馆现有系统,与馆藏信息、读者库等有关的新功能都受其接口限制,平台不能开放共享是限制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原因。正在研发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对各类程序开放接口,各类开发公司可独立研发图书馆个性化需求的模块化应用程序。5G的到来会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29-31]。

5  结语

图书馆是非盈利机构,但是其服务创造的价值有目共睹。通过新技术与资源结合,以技术支撑服务,更好地将资源和服务展示给用户,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是图书馆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符勤.从三要素探究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J].图书馆,2011(6):48-49,64.

[2]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二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3] 夏立新,白陽,张心怡.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1):35-49.

[4] WELCH A N, WYATT-BAXTER K. Beyond metrics: connecting academic library makerspace assessment practices with organizational values[J]. Library Hi Tech, 2018,36(2):306-318.

[5] PINE Ⅱ B J, GILMORE J H. A leaders guide to innovation in the experience economy[J]. Strategy & Leadership, 2014, 42(1):24-29.

[6] 洪亮,周莉娜,陈珑绮.大数据驱动的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2):8-15,23.

[7] 季雨.从藏经阁想到图书馆[J].山东图书馆季刊,1983(2):12,18.

[8] 陆宇杰,范并思.北美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结构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2):6-12.

[9] 林雪华,李俊杰.从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历史看构建和谐社会[J].现代情报,2006(7):18-19.

[10] 郝维军.电子资源发展与图书馆业务变革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9(13):28.

[11]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秘书处.2017年高校图书馆报告[EB/OL].  [2020-01-10].http://www.scal.edu.cn/sites/default/files/ attachment/tjpg/7.pdf.

[12]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年) [EB/OL].(2007-04-10)[2020-01-10].http://www.scal.edu.cn/node/ 41.

[13] PAYNE A. The essence of services marketing[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3.

[14] KOTLER P, BLOOM P N.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ervice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4.

[15] MAGDALENA W. How to design innova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at the library?[J]. Library Hi Tech, 2019,37(2):138-154.

[16] 薛岩.美国图书馆用户大数据项目实践及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51-55.

[17] MARQUEZ J J, DOWNEY A. Library service design: a LITA Guide to holistic assessment, insight, and improvement[M].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2016.

[18] 张志东,黄体杨,徐国英.云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发展历程(1988-2018)[J].图书馆论坛,2019(9):12-18.

[19] YANG S. Internet of thing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rinciple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M]. London: Springer, 2014:247-261.

[20] SARMAH 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lan to make libraries and museums awesomer[EB/OL].(2001-07-15)[2020-03-20].https:// www.fastcompany.com/3040451/the-internet-of-things-plan-to-make-libraries-and-museums-awesomer,2015.

[21] HE Z, WU L, LI X R. When art meets tech: the role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enhancing museum experience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8,68(OCT): 127-139.

[22] FIGUEIREDO M J G, CARDOSO P J S, GONCALVES C D F,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and holograms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s[C]//IEE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sation. New Jersey: Piscataway, 2014.

[23] CONNER B P, MANOGHARAN G P, MARTOF A N, et al. Making sense of 3-D printing: creating a map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J]. Additive Manufacturing, 2014(S1/2/3/4):64-76.

[24] 段美珍,初景利.國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馆论坛, 2019(11):104-112.

[25]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EB/OL].[2020-02-01].http://lib. zfc.edu.cn/.

[26] 谢蓉,刘炜,朱雯晶.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新需求与新突破[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3):25-37.

[27] 刘芳兵,周红,陈瑶.“大学图书馆的新趋势:环境、空间、资源、服务”高端论坛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9.

[28] 施亮.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10):83-86.

[29] 罗寰.论人工智能时代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系统构建[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43(1):1-3.

[30] 刘炜,陈晨,张磊.5G与智慧图书馆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9(5):42-50.

[31] 初景利,段美珍.从智能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9(1):3-9.

(收稿日期:2020-03-24)

(修回日期:2020-04-07;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技术资源服务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