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军 秦继兰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它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提出来的,是一种重在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而非记忆,整合、建构知识而非碎片化学习,以及迁移运用、解决问题、质疑能力、创新思维等素养培养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创设学习情境、突破教材重难点、复习巩固知识等,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以及灵活运用于不同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复习感知式微课,激活话题知识
在学习新知前,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复习感知式微课实现这一目的。以五年级下册Unit6 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为例,通过教材分析知道,学生只在三年级下册Lesson25学习过职业话题词汇,之后的教材中没有相关话题内容的再现。在本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播放有关职业的英语歌谣视频导入,之后抛出问题“What jobs do you know from the song?”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记忆、表达中构建知识。学生复述过程中教师用课件呈现相关职业词汇,学生还可以扩充话题词汇,实现充分激活学生话题知识的目的。词汇复现之后,师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问答,如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 do?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最后,教师从谈论父母职业自然过渡到谈论学生的理想职业,尝试用学过的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与学生进行交流。谈论的过程既是对职业话题的内容复现,也是为该话题新知学习做铺垫。这样的微课资源不仅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实现旧知与新知的对接,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感知、理解、表达运用中实现知识的建构。
重难点分析式微课,助力深度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针对课堂学习中的重难点录制微课,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相关内容,从而实现对重难点学习的突破。以五年级下册Unit5Whos that baby boy?Lesson15为例,其中,理解并运用比较级结构“…years older than…”介绍家人年龄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学生虽然能够自如地表达他人的年龄,如My brother is ten years old,但在日常生活中还缺乏与他人进行年龄比较的意识,因此运用比较级句型谈论他人年龄相当困难。基于这样的现状分析,教师可以设计微课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句型含义,并实现熟练运用该句型的目的。教师先利用课文中的场景呈现语言,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句子含义;然后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本课功能句型“Tom is 18 years older than Sara is.”的含义。
在学生理解句型含义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具体年龄的比较,把句型与数学运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生活中比较年龄大小的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做数学运算游戏帮助学生拓展语言,从而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好地把语言运用于生活、为日常交流服务。在学生充分理解语言并能够基本运用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Listen and write”的听力练习,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年龄,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运用句型“…years older/younger than…”,解决年龄差的生活问题。
典型示范式微课,提升迁移应用能力
学会迁移与应用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示范型微课提升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能力。
(1)迁移应用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因为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完成阅读理解类题目时总是感觉很困难。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设计微课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为了从“学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与帮助,可以选择让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录制微课。由学生详细具体地讲述完成题目的思考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制作合适的课件作为补充,这样录制出来的微课既能够清晰呈现学生的思路,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又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从而迁移运用到类似的题目中去。
(2)迁移应用语言。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语言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不问学生就不知道如何用语言的现象,问答活动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难实现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录制微课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思路。如提前安排几位学生就某话题进行英语小剧的排演,然后录成小视频,其中既有学生运用语言交流信息的对话,又有动作、手势、道具的模拟表演。学生在观摩与借鉴微课的基础上,会创新更多运用语言的情境,从而在对话表演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运用语言中发展创新思维。
(3)迁移应用思维方式。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其中思维广度也是需要教师培养的。有时候,不是学生不愿意拓宽思维,而是不知道怎么拓宽。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开阔思维的广度、创新思考。适切的微课,能够直观地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方式,发散学生思维。
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 happened to the floor? Lesson24时,课文里只出现了一句“You should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表达建议的语言。课堂上教师创设语境让学生给予建议时,很多学生只会表达课文里的语言。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计微课给予示范。如创设某学生在不同时间做了一些不恰当的事情的场景,然后由几位学生分别根据他的表现给出各自的建议。这些建议可以是学生想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的提示,然后把整个过程录制成视频。这样的视频能够让学生知道给予建议除了课本中的語言,还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劝阻或给予正确引导,如有学生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具,可以说You should check your schoolbag before school;有学生骑自行车摔倒了,可以说Please dont ride bikes so fast等。通过微课对学生思维方式引导之后,再遇到给出建议的情景他们就能够拓宽思维表达,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
总结梳理式微课,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梳理归纳也是深度学习的表现之一。教师可以录制总结梳理类型的微课,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分析、概括、总结、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以五年级下冊Unit2 What do flowers do?为例,该单元主要学习植物不同部分以及各部分功能的英语表达。单元学习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输出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录制成微课,为学生提供提取、概括信息的思路。微课中的思维导图式讲解,不仅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本单元主要内容,还能为学生总结梳理单元或话题知识提供可学习借鉴的思路,帮助学生养成在归纳梳理中输出语言的意识,提升学生综合分析知识、概括总结信息的思维水平。
微课设计注意事项
微课设计指向高阶学习目标。以小学英语学科单词类微课设计为例,如果微课设计目标定位为会读、会认、会默写,为达成目标设计的活动更多的会是听读、单词记忆方法讲解等,都属于浅层次的学习过程。微课目标只有定位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词汇”的高阶学习目标,教师的设计才会不仅包括认读活动,还会有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运用单词的学习活动。可见,要想通过微课实现深度学习,教学目标定位很重要,只有目标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教师才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活动,学生才有可能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
微课设计制作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的角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的学习活动要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即微课中的学习活动要重在体现如何学,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思维逻辑。活动设计要重在启发学生思考。微课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创造性地迁移运用知识。
微课录制可以尝试多主体。学生有时候更愿意向同伴学习,同伴的讲解他们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在设计录制微课时可以邀请部分学生成为微课中的主角,师生共同设计、录制微课,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按照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设计微课,邀请学生喜欢的学习对象录制微课,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依托学习活动,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CDDB193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安富海.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 . 教材 . 教法,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