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用颜色抚慰世界

2020-12-28 11:46毛予菲
环球人物 2020年24期
关键词:莫兰莫兰迪博洛尼亚

毛予菲

《静物》组图。莫兰迪画了一辈子瓶瓶罐罐,配色温柔朦胧。

国人认识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大部分是从风靡时尚圈的“莫兰迪色”开始的。各大品牌纷纷推出烟灰粉、雾霾蓝、灰豆绿系列,家居装饰刮起一阵灰调极简风,两年前的热播清宫剧《延禧攻略》,镜头中的“莫兰迪色”也好几次冲上热搜。那些“高级灰”和“性冷淡色”,孤立起来看平淡无奇,一经巧妙地搭配摆弄,不但不闷不脏,反而变得熠熠生辉、高雅精致。

莫兰迪展现出的“禁欲”影响了一个多世纪,他自己的一生也在诠释“孤寂”。这位艺术苦行僧隐居意大利小镇格里扎纳,一辈子都在不厌其烦地画着几只瓶子和故乡郊外的风景。

2020年12月6日,国内首次莫兰迪美术馆个展“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在木木美术馆798馆开幕。包括油画、蚀刻版画和纸上作品在内的80多件重要作品,带领中国观众走进莫兰迪的诗意世界与极简人生。

让躁动的世界沉静下来

莫兰迪1890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这是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小城。在文艺复兴巅峰时期,博洛尼亚建立了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文艺复兴末期,卡拉奇三兄弟又在这里创建了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

在博洛尼亚长大的莫兰迪从小喜欢画画,对艺术充满热情。1907年,17岁的莫兰迪考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3年后,他在一本艺术杂志上认识了保罗·塞尚和毕加索,被这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深深吸引,开始学习后印象派与立体主义的绘画技法。1914年,莫兰迪带着他的几幅《静物》,与几名同学一起,出现在博洛尼亚巴廖尼酒店的一场展览中。这算得上莫兰迪艺术生涯的首次亮相。

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毕业后,因为父亲病逝,莫兰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穿梭于老城的4个小区,教孩子们画画,同时不忘在绘画上继续研究。现在看来,这是莫兰迪过得最“折腾”的一段时光。

“打工人”的单调日子里发生了一段“插曲”。1915年,“一战”爆发第二年,25岁的莫兰迪免不了要服军役。在帕尔马手榴弹第二军团待了不到两个月,他因病痛和抑郁被紧急送进医院。出院后,莫兰迪直接离开了军队,又回到博洛尼亚,继续教孩子们画画。

直到40岁时,莫兰迪回到母校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被聘为版画教授,才算有了稳定的工作和薪水,莫兰迪的生活终于安定了下来。他白天在学校教版画,晚上躲在房间里搞创作,过上了极其规律的两点一线生活。

意大利艺术史学家里奥·朗基尼斯描述这段时期的莫兰迪:就像贾科梅蒂(瑞士著名雕塑家)作品中行走的人,仿佛永远被孤独笼罩。然而莫兰迪很享受这样的乏味与平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唯一希望的就是获得平和,以便更好地绘画。”

在这种极致的宁静下,莫兰迪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盐罐儿、酱油瓶儿、花器、咖啡杯壶,并且在油彩中加入温柔朦胧的灰色。几年过去,随着桌上的静物逐渐减少,物品的摆放变得简单,色彩的搭配愈加干净,莫兰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画中独一无二的“莫兰迪色”都是他亲自动手调制搭配出来的。他把不同的有机物整合在一起制成颜料,然后将深深浅浅的色块呈现于同一幅画中。比如在油画《静物》中,黄色瓶子用的就是他自创的莫兰迪黄,这是一种意大利夏天的黄色。如果凑近细看又会发现,不同于常见的深色阴影,莫兰迪用了一种非常浅的黄色来呈现这只瓶子的阴影效果。

就这样闷头独自画着,突然有一天,他笔下的瓶瓶罐罐,获得了一项国际艺术大奖——威尼斯双年展绘画最高奖。莫兰迪这个名字开始走出博洛尼亚,逐渐被意大利以外的欧洲人和美国人关注并喜爱。那是20世纪40年代,战火中的人们在各种负面情绪中徬徨徘徊,整个世界都陷入迷茫无奈、压抑痛苦。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光怪陆离,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梦呓般奇幻,大概只有莫兰迪的画能让躁动的世界沉静下来。

然而对于莫兰迪,成名的烦恼远比欣慰来得猛烈。他很不情愿地说道:“他们实在是太想剥夺我那仅有的一点点安宁了。”

“僧侣画家”的归隐生活

为了躲开找上门来购画的收藏家和艺术机构,向往安静的莫兰迪开始往郊区“逃”,那时他每年有近一半时间都隐居在博洛尼亚的小镇格里扎纳。1959年,莫兰迪一家在格里扎纳建造了自己的住所,彻底“宅”了起来。按照中国人的观念,他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田园隐士”。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64年,74岁的莫兰迪因肺癌离世。

乔治·莫兰迪(1890年—1964年)

《花卉》,创作于1952年。

莫兰迪的极简工厂风卧室。

莫蘭迪的住所是一座位于山间的石头房子。光是从卧室的布局与装饰,就能看出他的避世态度和淡漠性格。房间里有几扇狭长的窗户,窗外是莫兰迪画中常见的景色——几棵树和枯草覆盖的山坡。莫兰迪留下的风景图,大部分是他从这间卧室的窗户望向窗外而画的。

猜你喜欢
莫兰莫兰迪博洛尼亚
莫兰迪笔下的高级灰
莫兰迪的夏天
安静地欣赏几支花瓶
《反思欧洲》的书评
总有斜阳照晚树
梦回博洛尼亚
城市智慧之博洛尼亚
论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