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笃双
摘 要:非职业译者日益成为翻译活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中西方对非职业译者研究起步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译者群体。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西方非职业译者研究的成果,总结了非职业译者研究业已呈现出的特征。
关键词:译者研究 非职业译者 研究述评
一、导言
译者是指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包括专业译者和业余译者两类(方梦之,2004)。专业的译者被认为是“不写论文的学者,没有创作的作家”(余光中,2002:172),应该具备精通本国语言和外语、充分了解所译题材、具有“移情”本领、能够顺利表达等多方面能力(谭载喜,1999;Nida,2004;Newmark,2004)。对于专业的口译员而言,还需要拥有出众的记忆力和较强的笔记技能,具有良好的听辨和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姜倩 何刚强,2008)。
与此相对,非职业译者是指那些既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语言翻译(linguistic mediation)培训,也不收取翻译费用的译者,包括非职业笔译和非职业口译员。他们的存在改变了翻译产业的劳动力结构,是职业译者市场形象、身份特征以及生存状况的巨大威胁(Garcia,2010;Susam-Sarajeva, et al, 2012)。非职业译者大量参与到翻译活动中引发了人们对译作质量的担忧(陆艳,2012)以及对翻译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Garcia,2010)。在国内,对职业译者的研究和培训一直以来都是译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学者们对网络翻译(谢天振,2009)和众包翻译(陆艳,2013)的研究意味着非职业译者开始走入中国研究者的视野。随着两届“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的召开,非职业译者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非职业译者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以便引起对非职业译者研究的兴趣。
二、国内的非职业译者研究
(一)不确定的称呼
相较于对职业译者研究的完备,国内对非职业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研究的欠缺非常严重。事实上,对他们的称呼都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的问题。《周礼· 秋官》中对“象胥”工作职责的描述体现出古代“翻译官”非职业译者的端倪。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凡其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凡国之大丧,诏相国客之礼仪而正其位。凡军旅、会同,受国客币而宾礼之。凡作事,王之大事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事庶子。
“象胥”负责管理涉及“蛮、夷、闽、貉、戎、狄”等诸侯国派往周王朝的使臣诸事宜,负责“传王之言而谕说”,也就是将周王的意旨传达给各位使臣。除此之外还要负责各位使臣在周朝都城“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等工作,安排他们在“国之大丧”“军旅”“会同”时的行礼如仪。由此可见,具备翻译能力是“象胥”行使职权时的必备素养,以此区分“掌讶”“掌客”等官员的不同职责,其工作职责远远超出了“翻译”的范围。同样,也很难想象《礼记·王制》中的“寄”“象”“狄鞮”“译”等古代翻译人员专门以翻译为职业,因为职业是寻求组织规模效益的产物(谢天振,2009:297),翻译的职业化是二战后全球化进程的结果。
现代汉语常用“业余译者”(方梦之,2004)来指代这个群体。《汉英大词典》(惠宇, 2004:1893)对 “业余”的翻译为:① after-hours, spare (time); ② amateur, non-professional. 汉语的多义为“业余”一词带来了多重含义,增加了这一称呼所指意义的不确定性。“业余译者”的称呼也充满了“译作质量不佳”的暗示(Zaidan & Callison-Burch,2011)。西方学者所指的 “业余译者”是那些水平较低,翻译经验较少的人(郑冰寒 谭慧敏,2007)。
实际的情况是,从事翻译的人可能并非是在“工作之余(after-hours, spare time)”进行翻译。以科研工作者为例,他们从事研究时对国际相关研究现状的了解往往是通过阅读、翻译国外研究成果或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而获得,翻译和理解外语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特色在于他治学方法的与众不同,这是一种翻译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方法(高金岭,2005)。同时,不以翻译为职业的译者,也可能是资深翻译家,但只在工作之余从事翻译活动。中国老一辈学者如钱钟书、金克木等人并不是职业的译者,但是他们译文却令人叫绝。王佐良(1983)视自己为“一个业余的译者”;文洁若认为自己本来是出版社的文字校对员,因为“管得宽”才成了翻译。《译者的尴尬》(郭凤玲,2013)记录了傅雷、余光中等著名翻译家是如何从“业余”走向“专业”的心路历程。他们的译作绝不能用“业余”二字来形容。
基于以上对“业余译者”的争议,本文拟采用更加中性的“非职业译者”一词语来描述这个在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重要性的群体。
(二)沉默的研究主题
使用“沉默”来形容非职业译者研究的现状,是要强调虽然这个翻译群体的存在由来已久,但是对他们的研究一直以来却处于少有问津的状态。如前文所述,对职业译者(即专业译者)的研究占据了译者研究的中心位置。如火如荼的翻译硕士和翻译本科教育为职业译者的培养和研究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文军 穆雷,2009;黄友义,2010;仲伟合,2011)。帮助更多潜在的“非职业译者”职业化是该教育潮流的初衷之一(韩子满,2008),它打破了“会外语就会翻译”的观念(谢天振,2009),也必将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职业译者。
现已开展的诸多研究,将译者视作是抽象的整体性存在(单德兴, 2007;刁克利, 2012),忽视了不同译者群体的区别。即便是以非职业译者的翻译活动为研究对象,也不为研究者所察觉。在“非职业译者”定义的关照下,林纾和严复等人的翻译活动,也可归于“非职业译者研究”的范围。因為林纾的翻译在更多情况下属于“语言的游戏”(刘华文,2007:33)。他不愿被称为翻译家(王炎强,2013),也不懂外语,更遑论接受专门的翻译培训,收取翻译费用了。而严复从事翻译秉持“开通风气”的政治宗旨,译作多刊印于自己主编的《国文汇编》杂志上(俞政,2002:108),以致破产停刊。
国内对非职业译者的研究大都和“本地化翻译服务”研究相关。主要关注软件汉化、字幕组现象、畅销书翻译、游戏翻译、漫画翻译、外文期刊翻译以及外文歌曲翻译等领域(谢天振,2009)。非职业译者翻译活动中的版权与合法性(刘华,1993;薛文广,2011),译者的组织模式(曹晋 张楠华,2012)和翻译方法(陈晓莉 钱川,2013)是研究的热点。
新翻译模式的研究与非译者研究密切相关。韦忠和(2012)介绍了当前西方和未来几年翻译与本土化服务中非职业译者对翻译市场的冲击,认为众包译者对翻译产业的影响还有待评估。陆艳(2012)比较了众包翻译模式和传统翻译模式,探讨了众包翻譯模式下技术、译员和质量这三个核心问题,提出利用众包翻译模式中庞大的翻译志愿者群体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实现逆文化传播、实现舆情控制的可能性。黄德先(引自谢天振,2009)提出“网民翻译时代(era of the Netizen Translation)”的到来,陆艳(2013)还概括了云计算背景下的众包翻译模式,在该模式中译者和校对员被区分开来,凸显了非职业译者在新环境下的重要作用。
译者比较也是国内非职业译者研究的重要领域。危安(2008)研究了学生译者和专业译者在策略使用和处理层面的差异,并以此提出了翻译专业技能的组成成分。尚宏(2011)以学生译者与专业译者在英汉及汉英双向翻译中的思维过程差异为研究内容,力图解决如何提高学生译者的职业能力,加快学生译者向职业译者的转变,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陶然(2013)比较了非职业译者与职业译者在翻译策略上的不同,利用有声思维法、回顾法和追溯法对比了职业译者和非职业译者在句子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使用的差异。
以上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非职业译者的翻译行为,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在研究中并非都使用了“非职业译者”这个称呼,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了“翻译志愿者”(陆艳,2012;2013)、“众包译者”(韦忠和,2012)、“网络翻译家、翻译义工”(谢天振,2009)、“学生译者”(危安,2008;尚宏,2011)、“知识劳工”(曹晋,张楠华2012)或“字幕组成员”(薛文广,2011;陈晓莉 钱川,2013)等。作为“本地化翻译服务”的行为主体,这些译者都符合“非职业化”的特点,这种共同性为“语言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期”(郭晓勇,2011)的译者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三)非主流的研究者
研究“本土化翻译服务”过程中职业译者之外的译者群体是对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既反映了当前翻译实践的真实状况,也会促进翻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向发展。国内最早提出“字幕组”概念的论文发表于2007年(成云,2007)。过去的六年间(2007-2013)国内共公开刊载与“字幕组”相关的论文497篇(基于CNKI的全文检索结果)。以“文学翻译”在同一时期的索引指标做参考,可以充分地反映出非职业译者研究的非主流特点。
这一时期国内共刊载以“文学翻译”为主要内容的论文17000余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章2740篇。而同一时期与“非职业译者”研究密切相关的领域,包括“字幕组”“众包翻译”和“翻译本土化”等在内共有592篇论文(图2)。
其中包括优秀硕士毕业论文91篇和博士毕业论文11篇,占总论文数量的17%。这些研究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在校研究生和年轻的大学教师,也进一步凸显了当前非职业译者研究的非主流特征。时代需要翻译,翻译也需要和一定时代的要求、水平和研究状况相结合(高金岭2005),非职业译者研究的异军突起体现了翻译研究的时代性,以及翻译“本土化服务”触发的对职业译者之外的翻译主体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三、国外的非职业译者研究
非职业译者在翻译行业中被视为是“边缘人”和“局外者”(Susam-Sarajeva, et al 2012),他们从事翻译活动被认为是对专业译者的“入侵”(Garcia 2010)。但是这个群体的翻译活动在国外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Hofstadter(1997)以小说( Le Ton Beau De Marot: In Praise of the Music of Language)的形式对非职业译者的翻译狂热和由此引发的语言自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艺术地展示了研究非职业译者翻译行为的可能和必要。
(一)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NPIT)
连续五届“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NPI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的成功召开,标志着非职业译者及其行为作为全球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关注,由此引发的学术讨论和积极反响,也意味着对非职业译者的研究逐渐成长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一届大会(NPIT1)于2012年5月17日至19日在意大利的弗利(Forlì)召开,由欧洲“大学之母”称号的全世界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承办。会议探讨了自然翻译和本土翻译问题、非正式场合中的非职业译者现象;探讨了语言和文化中介问题;探讨了移民家庭中儿童/成人交流时的翻译现象;以及非职业宗教人员翻译、迷群翻译,战争与冲突中的非职业译者现象;还探讨了医护活动、法律和警事活动、社区服务等众多领域中的非职业译者活动(NPIT1,2012)。与会的学者主要来自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会议第一次集中地展示了非职业译者在国际社会中的广泛存在,反映了非职业译者的翻译活动对社会管理和国际交流的重要作用。第二届“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NPIT2”)于2014年在德国的格默斯海姆(Germersheim)召开,由世界知名学府美因兹大学(Mainz University)承办。此次会议延续了NPIT1的众多主题,力求为参会学者提供展示信息和交流非职业译者研究经验的平台。同时,此次会议从语言学和文化交流的视角拓展了非职业译者研究的范围,着重从理论探讨、方法甄选、伦理判别和学科关系等方面扩大非职业译者研究的领域(NPIT,2014)。第二届大会的参会人数进一步增加,参会的国家突破了欧洲、美洲和澳洲的局限,中国、韩国、土耳其、南非等诸多国家的学者也参加到了这次会议中。
在此后的三届 “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2016,2018,2020延期)中,学界关于非职业译者的研究领域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关于非职业口笔译活动的定义、理论、方法和伦理等问题始终是该会议的主要议题,国际非职业译者研究以欧洲为中心的现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
(二)全新的研究内容
“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的持续召开,昭示了非职业译者研究时代的来临,会议所关注的话题,较好地总结了当前非职业译者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一届大会的优秀论文集《非职业笔译与口译:参与融入的视角研究》(Non-professionals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Participatory and Engaged Perspectives),由Susam-Sarajeva,ebnem, Pérez-González, Luis(2012)四人共同編辑,在英国圣杰罗姆出版社(St. Jerome Publishing)出版的国际知名翻译研究A&HCI学术刊物The Translator第十八期上专辑出版。共收录相关文章和书评14篇,研究范围涉及非职业翻译在后工业化的信息时代中的状态以及其发展前景,众包翻译的模式及影响,翻译志愿者与十九世纪科技刊物中的“利他主义”现象,影视字幕组与维基百科,“非专家型”译者在专业环境中的翻译焦虑,宗教翻译中的非职业译者,医院环境中以及网络媒体情况下的非职业译者,等。
Susam-Sarajeva(2012)等人认为,随着越来越多背景丰富的人加入非职业译者的群体中,他们的翻译行为将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在社会中形成新的公民参与模式;二是重构出版和媒体市场,是对当前数字文化向数码文化转变的对抗;三是战争和世界人口的自然迁移带来的语言和文化的交融模式在非职业译者的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历届“国际非职业译者大会”中所列出的议题,有些也是以往翻译研究中经常探讨的内容,如法庭翻译、翻译与社区服务、医护行为中的翻译等。但是由于基于非职业译者这个不同的视角,也有了不同的理解。除此之外,Garcia(2010)认为导致非职业译者“入侵”翻译产业的原因之一是翻译工具的普及,并对专业译者的职业前景持悲观的看法。Drugan(2011)研究了职业译者的翻译伦理对非职业译者的有效性,Zaidan & Callison-Burch(2011)从技术的角度研究了利用非职业译者提供低成本翻译并提高翻译质量的方法。
与非职业译者研究在中国的状况相似,两届大会和已发表的文章都没有认真探讨“非职业译者”的定义,没有深入讨论非职业译者的行为心理和社会伦理问题,非职业译者带来的翻译产业前景和对非职业译者的翻译培训等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不足和缺憾在《非职业口笔译: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现状与未来》(2017)一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四、结语
纵观当前非职业译者研究所关注的话题和研究方法不难发现,其与以往的译者研究传统有了明显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网民译者(netizen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打破了译者研究的抽象化传统。翻译研究要反映时代的现状,契合时代的需求。从2008年起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网民群体。他们的网络消费需求和网络翻译行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翻译研究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同时,译者再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术语,网民译者以“隐身”存在实现了独特的“在场”,并积极参与到现代性的构建中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市民译者(citizen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更加贴近生活和现实,突破了文学译者和职业译者研究内容对译者研究的垄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对双语教育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鉴,客观上也造就了中国人双语水平的提高。作为交流工具的外语,虽然在汉语占主导地位的生活环境中无法充分实现工具的本性,但是一门外语一旦习得,必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科技的发展让每个未经翻译培训的人都有机会自愿变成一名译者或某个译者群成员(陈莹,2012)。通过参与免费的网络翻译活动、组成网络翻译兴趣小组、主动承担社区涉外翻译服务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二语习得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同时实现了作为公民的社会职责,促进了整个社会公民参与模式的构建。
秉持客观的态度,强调“描写性翻译研究(DTS)”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更强的包容性。力求描述翻译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的本来面貌(Holmes, 1972:71)正是已开展的非职业译者研究的整体特征之一。
由于非职业译者丰富而繁杂的职业背景,对他们的研究需要借助网络技术、传播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使得对他们的研究天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翻译活动不是孤立的,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许钧 穆雷,2009:12),非职业译者不以翻译为职业,从事翻译活动更多的是基于本职工作的需要或兴趣和爱好的驱动。所以非职业译者从事翻译的领域更加多样,跨学科的特点更加明显,研究他们也能够反映更加丰富和真实的社会趋势。
尊重译者行为的差异,拒绝同一性,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性特点。传统翻译伦理的坍塌、同一部原作的反复翻译、同一事件的多维度翻译解读、译者组织的无序、译者翻译行为的偶然性和多样化等,从多个方面证实了译者(尤其是非职业译者)在网络时代的狂欢。
总之,对非职业译者的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充分重视,在中国的环境中探讨非职业译者的翻译行为,并以此设计和调整翻译教学内容,是对在中国发展翻译教育和语言服务产业必要的补充和完善。Tymoczko(2009:419)认为如果翻译这个学科不能充分满足时代的挑战和需要,那么其培养的学生在翻译中的表现将不会比在政治、文化、技术和语言等方面学识渊博但并未接受过专门翻译培训的人士更胜任翻译的工作。这对非职业译者研究是一种鼓舞,对翻译教学也同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晋,张楠华.新媒体、知识劳工与弹性的兴趣劳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5):39—47.
[2]陈晓莉,钱川.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字幕翻译对比研究——以Ocourse和TFL两字幕组翻译作品为例[J].外语学刊,2013(3):100—103.
[3]成云.字幕组引发全球同步剧集[J].西部广播电视,2007(3):25—26.
[4]单德兴.翻译与脉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刁克利.翻译学研究方法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6]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高金岭.朱光潜独特的治学方法浅析——翻译与科研相结合[J].理论学刊,2005(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