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初中的教学模式和目标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语文教学思想和相对应的手法不再适用于现代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语文教材知识已经不是唯一的目标,着重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向。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部分老师的教学思想落后,这对农村初中学生的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要主动了解并且接受现代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合适的时间和教学环境下使用探究教学方法,不断实践探索有效的探究手段,积极地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创新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以此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探究教学模式;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学的整体教育背景下,农村的初中语文教育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变革与创新,也就是说将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作为基础,在原来基础上,对学生加强思想以及能力方面的培养。要想加快这一创新教学进程,和初中老师是分不开的。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在实际日常教学中科学地使用探究的教学手法,在此之前,老师要对班级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法的创新和实践,进而努力快速实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一、 确定探究目的,明确课堂主题
老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是要对课堂中探究的目标进行确定,只有确定了探究的目标,才能根据目标进行课堂中主题的确定,然后在围绕课堂主题开展课堂教学,把语文课堂中的主题定下来,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都会受到教室环境和课堂时长方面的制约,探究式的教学手法不受这两个条件的影响。对此,老师应该科学地处理好探究教学和课堂教学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矛盾。首先,老师不能将教材中的内容照搬进行讲解,而且合理地对教材知识进行科学的重组,把教材知识进行简单和复杂程度的划分,将一些简单的知识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自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给探究教学活动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其次,老师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地设计,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合理规划,不能把所有的探究问题都放在课堂中解答,而是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进行主动探究知识和复习知识,在课后供学生主动探究,更好地让学生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最后,老师在设置探究问题时,一定要是教材中的重点以及难点知识,不是将整片的知识都让学生进行探究,要做好适度探索。例如: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老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文章内容的探究,主要分为以下的三个部分:首先,老师可以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情和景物统一”的写作手法,向学生展示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在写作时是以什么心情和感情写的文章,更加明确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抒发的情感;其次,引导学生对人物形态、神态的描写方式,文章通过对母亲的行为举止进行详细的描写,更好地凸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心理活动;最后,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进行深度了解,并且让学生多读一些相同作者写的文章,了解寫作技巧和表达感情的方式,达到探究教学的目的。
二、 适当创造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初中学生来说,使用探究性地方法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进行思考。老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创造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欲望进行探究学习,这是老师能够顺利开展探究教学的前提条件,所以老师应该对这一点重视起来。以此为前提,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课堂上的内容,创设一个优良的探究环境,让学生更有想要探究的欲望,进而更好地让学生加入语文探究课堂中来,积极对知识实现探究,并且能够享受这个过程。创造情境在探究教学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贴切的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还原课本文章中展现出来的事件,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可以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拉近学生和课文事件的距离,这样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有很大帮助的,加深对知识的了解。通过情境建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融入课文中描述的情境,进而实现语文知识的迁移和消化。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明确这个观点,接受并且认同新的教学目标,老师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合理地在生活中进行使用,情境教学手段正好符合这个观点,教学情境一般都是设立的生活中的情境,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见证,以及对知识的利用,实现合理的转换。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能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好地探究、分析,以及应用解决。结合以上讲述的观点可以得出来,想要将探究教学这个方法的价值实现到最大的程度,老师就应该花费更多的心思在课堂上创造语文情境,制定完整的创建方案,在创建时还能借助一些辅助性的道具,使创建的教学情境更加切近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进而提高探究整体能力。
三、 科学提出探究问题,指明探究切口
在初中课堂上使用探究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体现了这种方法的特点,自主学习,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探究方法中,离不开问题的设置,问题是这个模式最开始的基础,通过设计问题可以更好地发挥探究教学的价值。找到合适的问题,可以成功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还能科学掌控课堂中探究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说,不让学生盲目探究,让学生可以在有依据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探究。老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的方向应该是以全体学生为参照目标的,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情况,问题的内容也要以学生为本,并且依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动,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良好地把控,不能过于难,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消极性,也不能过于容易,学生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达不到让学生探究的目的。与此同时,老师对问题的选择时,还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问题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进行引导,最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得出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成就感,进而更加有信心地对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在问题设置方面采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中,少年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是为什么?第二个问题,结合文章知道鲁迅的哪些品格?第三个问题,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内容,这三个问题的设置是逐步递进的,学生通过上一个问题可以更好地思考下一个问题,三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难度也是递增的关系,在对三个问题的逐步解答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思想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 从探究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性思维
初中的学生面临中考,在中考中语文科目占分数最多的就是语文知识的阅读和作文这两项,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直接影响,阅读和写作这两项属于文学类型,和其他内容有一定的区别,单靠学生的死记硬背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是考验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具体指的是学生对文学内容的分析和表达,这种能力主要是指聯想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文字的输出能力。这些能力需要老师使用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更好地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文学方面的感性思维。首先,老师应该对语文知识进行合理的划分,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启发。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经常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那么探究式的教学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细节的掌握,并且结合不一样的文章内容定制一定的探究方向和范围,可以让学生更加舒适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探讨,这样符合对初中学生探索能力培养的需要。其次,老师在探究课堂中起到了领路的效果,虽然探究教学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并不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做参与和指导,初中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有一定的欠缺,思考问题也不够全面,容易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不断地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做出引导,避免让学生思考错方向,做一些无用功。
五、 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
受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给老师的教学方法造成了限制,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惰性,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结合探究教学方式,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首先,老师在进行探究教学之前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一篇文章时,不管是对文章情感的分析还是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特色分析,都应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并且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这个过程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其次,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式,老师要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到课堂中的重点,学生能对语文知识进行重点的分析和总结,主动抓住学习侧重点。指定合适的学习主题,学生围绕老师给的主题自主探究,并且展示自己探究的成果,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老师可以适当地给出指导意见,对探究成果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改变以前的记笔记方式,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掌握到课堂中的重点。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整体总结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效果。
六、 结束语
探究教学方法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使用已经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使用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发挥自身潜在能力,进而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发挥探究教学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146.
[2]宋磊.浅谈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7(31):13.
[3]王春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9):103.
作者简介:吴德刚,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大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