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林 谢莹桦
[摘 要] 在社会系统论的研究视域下,优势视角通过用积极的、伦理化的沟通方式化约风险复杂性、观察次系统。不同于问题解决服务模式,优势视角通过从中小微企业经营者已具有的优势和能力出发,帮助企业增能、赋权以及有关抗逆力、复原力的自我培育来提高疫情之下经营风险的把控能力。文章将从现代风险社会的功能分化与优势视角的逻辑框架、风险观察方法在优势视角中的联系与运用、系统论下的优势视角运用于中小微企业经济复苏的意义三个基点出发,从市场变化带来的短期影响透视中小微企业增强化解风险的能力,让中小微企业在中国市场能够更好的生存,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风险观察;优势视角;科学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3. 055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3- 0134- 02
0 引 言
本研究旨在探索助力中小微企业经营复苏的思路,从系统论思维框架下的优势视角出发,通过不同系统的观察与沟通获得有关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偶发、风险预防的结构性机制,从而调动整合中小微企业的资源,有效弥补企业尚存的不足与缺陷,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下的企业发展理念。
1 现代风险社会的功能分化下优势视角的逻辑框架
卢曼认为偶发性,即风险,是现代社会功能分化的结果。现代社会分化出功能各异、地位平等的若干社会系统。每个社会系统都在随时观察其他的系统和社会现象,同时也不断地被其他的社会系统观察。偶发性的风险性在于行动者需要自行承担其后果,即对决定后果的自我归因。偶发性产生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即以二分符码为基础的社会系统的自我制造和社会功能分化。而风险是观察现代社会偶发性的重要形式。
在优势视角中,服务对象面临着诸多风险结果及困境,在其复杂的系统中应对和解决的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协调与运用。问题视角与优势视角的区别在于它们是从不同的问题解决逻辑出发来分析与观察问题。由于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依据的符码与纲要也不同,从两种不同的视角出发分析问题,改变现状,引导服务对象做出更优的选择,从而分化出不同的功能,有利于实现且保持长久的幸福。同一个问题可以分化出多个功能观察视角。对于一个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困难来说,在问题视角所依据的符码纲要——简单直接地提供问题归因的观察下,问题视角可能不会为他们做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深陷困境的人群而言;同时,容易强化服务对象的挫败感;再有就是助长服务对象有关问题存在隔代“遗传”的观念,让他们深信问题是在代际间存在影响并造成风险的。而优势视角的理论观察逻辑是一种人本和存在主义对人的理论假设,相信人的生活是有自由的,通过人能动的选择、承诺和行动等方式把生活中的可能性转变成现实,这种行动包括个人的改变动机、希望、批判性思维和个人相关经验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服务对象的次系统增强其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服务对象增能水平,并且通过周围环境资源的寻找,在服务对象自我提升的建构上,帮助服务对象构建摆脱环境限制的应对方式,加强抗逆力和自我愈合(healing)能力的培植,进而获得社会支持。根据20世纪初Marry Richmond和Jane Addams有关“人在情境中”的观点,人作为服务对象即卢曼社会系统论所提出的功能分化的次系统,情景就是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的构建是相对于服务对象涉及的问题解决视角应运而生的,它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观察系统,运用人与环境的关系,既看到了服务对象面临的客观风险的主观感知,也看到了服务对象面临的困难的建构过程,同时还有服务对象诸多与时间、群体关系有关的决策下存在捆绑联系的风险与困境。
2 风险的观察方法在优势视角中的联系与运用
将风险观察进行逆向思考,优势视角不同于问题视角,观察到的不仅在于事实层面的问题所在,更在于鼓励服务对象积极调动他们自身的良性社会沟通(互动)关系,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帮助在过去/未来的优势当中发现能力和资源,进而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的体验。在优势视角看来,服务对象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有很多,多元化、多理论与多角度的工作方法能够帮助服务对象进行复元。从8个方面来看,涉及包括上述3类对抗风险环境系统应对要素的优势评估:服务对象的想法、能力、特质和动机;服务对象在困境中所能够调动的社会网络关系;服务对象对适应和需求的自我认知、自我调整和自我愈合的能力;服务对象对延续生活意义的知识、兴趣爱好和技能;服务对象能够树立希望;服务对象有受人尊重、得到关爱的需求和愿望。然而,在运用优势视角来观察风险时,并没有将其与问题视角相对立。之所以引入優势的概念,并不是不去考虑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更不是为了替代问题视角,而是根据风险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服务介入方式。从意义上来说,优势视角认为,用优势的概念理解服务对象更能够体现社会工作同时关注个人和社会福祉的专业价值关怀。在观察服务对象优势的这一点上,优势评估过程同样可以与风险评估类似,采取捆绑时间并带来“社会成本”,从而在社会维度上影响他人现在或将来的行动空间。在风险的观察中,通过风险决策的建构,开放的偶发性被转变为固定的偶发性,风险决策存在决策者后悔的可能性,这来源于决策制定的不可化约的偶发性或选择性。相对应的,若从优势视角出发观察服务对象,通过鼓励他们通过自我能力以及资源整合,寻找改变自身的途径,未来就存在一定概率转危为安的发展希望,服务对象增能、抗逆力以及处境的改变也在优势视角的观察和服务对象的行动与决策下得以建构。因此,风险评估与优势评估都具有二阶观察的共同点,都属于社会建构的过程。
3 优势视角运用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义
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确定性与稳定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存在偶发性的风险社会,即便是安全,也是存在风险的“安全”。系统理论中的风险研究关注的是风险与决策归因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间的推移,社会系统功能分化使得功能次系统的风险决定大幅增加,造成决定对时间、社会维度的依赖,使得风险事实的建构变得异常复杂。为了摆脱一阶观察拘泥于事实维度的局限,通过引入系统理论的二阶观察,更好地解释了风险的时间维度与社会维度之间关系,使社会系统运作机制的视角从不同角度加以展现和关联。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不同的功能系统、不同的组织都会根据各自的内在逻辑进行相互观察,以不同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反应。因此,中小微企业的脆弱性就得到了国家各部门、各地政府、社会组织不同次系统的及时关注,不断出台的减负政策和金融服务就属于解决风险反应。
优势视角作为一种社会系统中的观察系统,是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中分化出的一种有关服务对象优势的二阶观察,依照一定的二元符码、纲要进行自我指涉、制造的另一沟通次系统。与卢曼的风险观察视角以及风险、安全概念相对应,在对优势视角理论框架分析时能够在系统论中对风险观察与风险决策的机制进行运用并借鉴。关注服务对象在个人与环境中的风险与能力,困境与优势互为独立却又互为条件,它的主旨即帮助服务对象直面逆境,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转变看待生活的视角,让服务对象认识到通过自我积极的能动能够获得对生活的希望和自我的肯定。这样的视角更能够体现社会工作一直秉持的对人的尊重和价值肯定的伦理原则。从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来分析中小微企业在社会系统中如何生存这一问题,应当重点关注市场风险防控的观察机制。作为农民工、低学历群体就业主要渠道的中小微企业,涉及行业从业者、消费者和多层次管理者的观察系統。首先,从业者既是劳动者又是利益主体,在社会中还是相对底层、弱势的群体,应当重视他们复产复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积极调动职工的能动性。例如,保障职工的基本住宿等生活问题,创建网上办公环境与灵活的工时制度,向大数据经营方式转型并合理安排薪资策略,鼓励员工在企业困顿期抱团取暖、积极参与化解风险的劳动。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多数中小微企业虽然规模小、创办时间短,存在缺乏制度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清晰、明确的抵抗突发风险的策略。但是,我们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出发来看,中小微企业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捕捉市场新机遇灵敏度高的特点,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当前大数据全面覆盖的时代,要善于在经营风险来临之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工作经营效率。通过开展云销售、外卖平台的产品推广和多品牌合作促进中小微企业的销售和盈利。同时,中小微企业在大数据平台进入情况统计有助于帮助决策部门快速精准分类,有效提高政府帮扶的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的效率。在诸多市场风险尚存的经营环境中,企业调动积极的能动性、采取灵活和便民的经营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能够趁势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增加客源和客流,开拓品牌获取新的市场份额。
主要参考文献
[1]孟洁.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内涵探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62-71.
[2]童敏.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王亮.优势视角理论国内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18,33(12).
[4]周志家.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基于系统理论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刘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
[6]王俊峰,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