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思源 宋珊琳
摘 要:中国画的意境,是景有形、意有托、笔有思,墨有量,可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种意境表现。而中国画的意境,往往通过布局、笔法得到展现。
关键词:写形 着意 布局 笔法
中国画实在是有趣,西洋画大多注重解剖学和透视法等一系列有迹可循的客观事物,用色极讲究,背景又极富雕琢,中国山水画却一味是淡色浓色的墨笔勾勒,偶有艳色,也是极富中国特色的典雅端庄,什么景入了画都仿佛已经不是它本身,讲到中国画时我们时常会提到一个词:意境。意境是与整幅画的取景、布局、笔法相融合而远出其上的追求,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可以归咎为一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表现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国山水画对于取景本身的把握
虽然中国山水画以意为先,所追求的是“神”和“情”这一类虚无而高尚的东西,但山水画本身依然保持着对景物客观特征的描述和渲染,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美景,虽对山和水进行了艺术加工,但大致是以现实存在的美景为出发点,无论山水画再强调意境,很少有西方抽象画派的极度加工极度放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表现的是中国画的入画基础,即写形,而如果强制剥离意境只针对景来说,中国画的观赏价值也是充分的。《富春山居图》的纵横山脉、小川孤舟、阔水细沙、枯苔缓坡,无不书写着江南“山色有无中”的幽远朦胧之美。中国山水画的取意从不破坏形,山便是山,水便是水,哪怕对画家生平和艺术的感悟知之甚少也不妨碍对景物本身的认知和欣赏,断不会如抽象画派一般只得取意却不知形为如何。
中国山水画一切的意、神、情,都在景本身的基础上建筑,画者睹物思情,见物思人,得以妙手丹青,因此中国山水画意境构成的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中国山水画在景中蕴含的初层意境
山水画既然以“意境”二字著称,其画的优劣便不是以“是否相像”这种外行常常奉为圭臬的宗旨来衡量的,中国文人以诗入画,形神并重,在自然景色的延伸上创造出自然空灵的景象,这种景象的描绘构成了整幅画独特的气质,在画家的笔下,每幅画都会弥漫着虽同源同宗却截然不同的中国画的气韵和格调。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画作上端一角是重峦叠嶂、郁郁葱葱,山路蜿蜒而下,途半有妇人驻足;下端是虬根老树,绵绵山丘,俩文人临崖而立,神态跃然而出;画中央灌之以大片空白,鲜有泛舟旅人,更是给山川平添了烟雾缭绕、水流清冽之感。而着色上多用青绿点墨,使得整个画面更添生意,《游春图》也因此更加描绘了春天寒意未退、百花待放的娇媚之态。写形为着意,在画境中显示气韵,显示自然的天人合一之感,是中国画的初重意境。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中国山水画的真正意境
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指的是画本身的格调以及景物本身的气韵,更多的是画家对于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境界,官场之上,尔虞我诈,知己难逢,于是只得寄情画中;仕途失意,皇土无缘,于是只得书画以明志;隐居山林,山高水远,清清淡淡却也雅致安宁,于是画作以抒其情。
画家画画不为画,观者观画也不为画,只是这些情结遐思都寄于山的每一笔沟壑,水的每一笔湍流。好的画家总能够在自然的山水中流露自己的情感,以至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因为景和情本身就是相融的,也正是因为其相融甚恰,才铸就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境美。
二、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表达方式
(一)布局——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骨架支持
山水画的意境,首先不能忽略整幅画的布局结构。南宋院体画家马远的画作以独特的构图方式别具一格。他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中只出现了一叶扁舟、坐在船头专心于垂钓的渔翁和寥寥数笔的水波。画作中大片的留白表现了江水的浩渺,水天一色的景象,更是凸显了一个“独”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句的蕭瑟、寂寥之意境。如果说画面中的扁舟、渔翁是实景,那么四周的留白便是虚像,虚像给予了人们无穷的想象。这种“以少胜多,计白当黑”的布局理念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笔法——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经脉载体
中国山水画讲究浓淡有致,下笔遒劲,泼墨又随性而为,这些都是传达意境的重要因素。《渔庄秋霁图》是元代画家倪瓒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逸笔草草”的笔墨语言,将画面静寂、苍凉、清寒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数不多的实景中作者大多采用侧锋渴笔来皴擦。中景处留有大片的空白,更是增加了画面的空寂感,营造出疏离、宁静的意境,笔墨景象与主观情感浑然一体。
三、结语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是画家对现实自然的物我合一,是艺术家内在感悟的外在体现。意境是具象的“境”和抽象的“意”的辩证统一。“境”有限,而“意”无穷,“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