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体特质是舞蹈艺术存在的真正价值,作为土家摆手舞蹈的本体特质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传承逐步走向偏离,摆手舞渐渐失去本体,只有回归摆手舞本体,保持原汁原味的舞蹈,才能坚守摆手舞的生命力。本文在土家摆手舞本体偏离情况下,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传承偏离的现状,积极探寻本体回归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摆手舞 传承偏离 本体回归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1-0077-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摆手舞是我们土家族人民创造出来的民族艺术文化,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展现土家儿女农耕文明时期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场面,传承中土家族摆手舞出现本体偏离。我们在追求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并不意味着一味浅层的追求传承和创新,而不顾摆手舞蹈的本體,丢失掉我们的本体也就意味着摆手舞的衰败和落寞。回归本体,也就是我们要从传统中来,不忘“根”,守护“根”。同时,在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化文化格局冲击下,“回归本体”是顺应我们时代的潮流,是土家族摆手舞蹈保持独立性、民族性的前提保障和唯一出路。
一、摆手舞传承偏离的现状
虽然社会各界在摆手舞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上积极作为,但因为摆手舞中传统的生产劳动、祭祀等功能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加上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形式多样但“本体”重视还不够,效果显著但“本体”传承不深入等突出问题的存在,致使我们土家摆手舞蹈的本体特质正逐步淡化甚至消亡。
(一)摆手舞价值功能的变化
在现实的生活中摆手舞对平常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实际功能作用逐步发生了巨大的功能变化,现如今土家摆手舞被越来越多的农家乐和一些机构打造成一种表演性的民间舞蹈项目,给摆手舞发源地及周边村落的村民和一些企业及员工带来了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下村寨的变迁,许许多多的外来文化涌入摆手舞村落的村民中间,出于闲暇时的娱乐方式需要,渐渐把土家摆手舞这种民舞舞蹈作为一种锻炼方式应用于生活中,在一些活动广场、居住小区,当地居民们每晚都到这些场地进行休闲娱乐的摆手舞锻炼活动。如此,我们原本原生粗犷、质朴古老的摆手舞正慢慢发生变化,这与原本以村寨内部中祭祀为主的摆手舞蹈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别, 也很明显地表现出社会发展下村寨变迁、娱乐方式需求对土家摆手舞价值功能的改变作用,在传承中为容易使大家接受,简化甚至变化摆手舞本体动作,以上方式的摆手舞传承严重偏离了摆手舞的本体,本体传承在传承中受到极大挑战。
(二)摆手舞传承人不足的困境
现阶段对传承主体的保护是保护土家族摆手舞的前提和基础,其中传承人是其中的绝对主体,只有抓好摆手舞传承人这一中心,坚持住本体,才能使土家族摆手舞得以长久流传。传承人在困境下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摆手舞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而且无法为摆手舞传承人带来较大的物质上收益和收获。此外,大多数居于农村或落后偏远的深山地区的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人,生活条件本就艰苦,每天忙于生计之事,根本没有时间和心力投入到传承摆手舞的事业之中,更不用说考虑到为了摆手舞发展去培养新的摆手舞传承人了。摆手舞传承和摆手舞传承人是有机整体,两者都面临严峻的现实困境,让传承人乐于传承,切实从事传承工作,或者培养新的传承人是摆手舞传承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娱乐方式多样下摆手舞吸引力不足
摆手舞保护和传承中坚守本体传承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不能仅仅为了注重社会的参与性,而忽略其本质特征。特别是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摆手舞很难吸引年青人的兴趣。完全为迎合社会,就对舞蹈的动作有了简化、美观等等,导致摆手舞本质和精神实质的削弱。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我们土家摆手舞艺术是比较落后和比较守旧的,抱着一种不理解、排斥的心里状态,使其生存空间变得狭小,为了单纯吸引力而丢掉本质的变化是得不偿失的,新时代背景之下变与不变关键是坚守住本体不能变。
(四)高校传承的突出现状
在摆手舞传承偏离的现状分析中,因为本文落脚点在高校上,所以重点分析点也是在高校里。一是民族文化在摆手舞传承中的弱化。土家族摆手舞传承的方式主要分为落实在群众间的直接传承、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传承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传承等三种方式。在此,本文主要针对教育传承中民族文化在摆手舞传承中的弱化情况进行分析,以前在教育传承的教学中呈现出的是过于重视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学习,忽视了摆手舞的民族文化教学和传授,课程内容中的摆手舞民族文化存在比较脱节和脱离的现状,摆手舞民族文化没有能够真正切切的融到舞蹈教学的环节之中去,技能与文化之前的沟壑较大,民族文化传承不足也影响摆手舞的传承。特别是在强调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摆手舞民族文化传承不足更为凸显。这样造成了教师在学生平时的训练和表演中比较侧重摆手舞蹈的基本功和技巧,而忽视了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土家摆手舞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共鸣,不少学生无法抓住和达到本体支撑下的土家摆手舞,大大减弱摆手舞传承的意义和效果。二是典型动作技能的传承。坚持回归本体是有效传承的首要前提,在实际摆手舞过程教学当中,教师对学生基本功、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的单一重视和追求,在传承中大家只是学习典型的舞蹈动作,都不知舞蹈动作所反映的动作背景,只是为学舞蹈而学舞蹈,更为惋惜的是摆手舞中以前还有军前舞和酒会舞,因为未得到有效传承,现在已经失传。
二、“本体回归”的途径研究与实践
高校传承作为土家摆手舞传承的保护和传承途径之一,也是传承本体回归下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在保护和传承中将土家摆手舞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摆手舞的基本动作和传授摆手舞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内涵相统一。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作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更应将摆手舞引入校园引入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的内涵,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的外延,内外一致合作,不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本体下的有效传承,助推民族高校特色发展。
本文立足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立足学校所处民族地区的实际,大力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大力推进土家摆手舞传承和发展,开设土家族摆手舞课程,编创了《新兴土家人》等剧目,举办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承办了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编撰出版了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系列丛书,学院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和摆手舞蹈传承发展的校园氛围。依托学院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相应的电子期刊和图书资料以及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拥有合理的专兼职团队、专业教学资源和实施设备,在坚实的支撑之下改变本体偏离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再聚焦和再发力。
(一)育人理念引领
整体校园大背景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基础,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抓手,以解决摆手舞传承的实际问题为依托,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具体从摆手舞本体传承上加强师生摆手舞本体回归理念和意识的教育,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摆手舞传承融合,加强本体下摆手舞宣传引导,通过开展讲座、展览等方式,增强“本体回归”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摆手舞生态,充分认识回归摆手舞本体才是最行之有效的传承方式,切实做好本体育人理念的引领,为具体实践“本体回归”的摆手舞蹈奠定坚实的理念基础,促进本体回归下摆手舞的有效和長远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摆手舞的本体传承队伍中来。
(二)抓实教学过程
抓好教学各环节,努力培养本体回归下的合格摆手舞人才。一是教学资源选取。对于原生态民间舞应用于过程中,确实会有变化和加工的因素存在,其中对摆手舞的最基本、最典型的动作和动律元素必须要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是任何民间舞蹈元素提炼的准则。不能单单只注重摆手舞的表演性和视觉性,在教学内容选取要实实在在的抓好“本质特征―本体创作―本体教学”三个环节,将摆手舞原生态部分中典型性与训练性最好的部分选取出来,注重选取内容所包含的摆手舞文化含义的挖掘和凝练,要注重文化的完整性,通过深入挖掘和收集整理,形成基于本体下的原汁原味的资源。同时也可以深入到摆手舞发源地,切实感受原汁原味的舞蹈和文化。二是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中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条线齐行并进,摆手舞在实际中的动作难度不大,但是其韵味很是难找,如何让教学中的学生深入了解和实际掌握摆手舞蹈的独特韵律和韵味,真切感受体会和了解掌握民族文化尤为重要。将民族传统文化项目引入学校课程内容是一种必然趋势,以抓好传承过程中舞蹈动作和舞蹈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出发点,对课程开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优化创新教学内容,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取等方面积极深入探索,努力寻找本体回归视角下摆手舞在教学运用上的有效途径,寻找出课程开展的最佳方案,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教育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适合摆手舞在长远发展的课程机制体制,促进摆手舞传承与土家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和动作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课程设置延展。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以摆手舞延伸延展为方式,扩大其覆盖面,设置面向全校的摆手舞公共基础选修课,扩大本体传承的受众面,保证本体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简化学生能接受和传递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民族特有的文化进行大力宣传,充分提高和调动师生对摆手舞的认识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开展摆手舞的教学活动。同时,不断打磨摆手舞课程,夯实课程实力和水平,努力将其打造成学校的精品课程,扩大课程的受众面,让更多人的走进原汁原味的摆手舞。四是学生成绩考核。改变过去通过现场技能考核的单一方式,采用文化和技能双重考核的摆手舞课堂成绩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对原汁原味的摆手舞技能和摆手舞文化的掌握。同时,在考核中努力实现舞蹈技能和文化内涵的掌握与学生实际和学生需求之间的深度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想去学、愿去学。
(三)开展传承活动
摆手舞是集“健身、舞蹈、音乐”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舞蹈,在坚持“每个专业有实践平台,每个学生有展示舞台”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下,强化活动引领,强化学生摆手舞实践能力培养,以“摆手舞进校园”等活动点燃非遗民间舞蹈活态传承的绵延之火,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职业技能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将原汁原味的舞蹈通过社团活动、专业展演等民族特色活动,在广场、学生活动中心展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情况下让更多的学生关注摆手舞、参与并传承。同时,利用学院地处民族地区——黔江的优势,组织师生进入土家族摆手舞发源地进行采风学习和体验感受,如走进“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酉阳,近距离感受原汁原味的摆手舞。也可以组织“旅院摆手舞文化节”,或者在学校重大集会和节日的时候进行集中表演和展示摆手舞,让更多的人看到和认识到土家族独特的民族魅力,改变人们对摆手舞认识不到位、距离遥远的传统观念。
(四)发挥传承人传承作用
在本体回归的视角下,学校可以积极搭建本体回归传承传播的桥梁,如邀请摆手舞大师(土家摆手舞非遗传承人)等相关摆手舞的专业人士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讲解摆手舞相关知识和进行舞蹈教学,为师生传授摆手舞表演技巧,充分发挥传承人保护和传承摆手舞的积极性,用活态传承这种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将原汁原味的摆手舞传递给师生。同时,通过定期邀请专业摆手舞教师为师生传授摆手舞等活动,使师生对摆手舞有更多的了解,不断增强传承中本体意识和本体传承的实际效果。
三、结语
关注和挖掘原汁原味的土家摆手舞蹈和舞蹈文化,深入挖掘摆手舞中蕴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本体指引下的土家摆手舞,充分彰摆手舞本体特征,让摆手舞走进高校、扎根高校、助推高校发展,积极构建摆手舞人才培养体系,让高校切实培养出懂摆手舞蹈和懂原汁原味的摆手舞人才,使摆手舞真正能立足本体、活在当下、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袁华亭,李率文.普通高校开展摆手舞教学分析与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02).
[2]蒋荆子.论民间舞教学改革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2(24):84.
[3]王姝.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校本课程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
[4]陆喆.浅谈高校民族民间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艺术评鉴,2017(02):99-101.
[5]谢如晶.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J].文艺生活,2017(04).
[6]杨华霖.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的实践研究[J].艺术评鉴,2019(1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