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
编辑工作实在是个脑力与体力“并驾齐驱”的苦差事。虽然十多年的报纸和期刊编辑经历与经验,已经让我在文字之间游刃有余,但是倘或问及从事编辑工作的体会,我依然会给出这样一句评价。作为一个资深编辑,笔者每天要处理回复不同作者读者的稿件咨询,每月要完成各种类型稿件的加工再造,看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电脑前码字,绝大多数时候却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因此在很多行外人看来,编辑工作的技术含量好像也不那么高,这样机械重复的工作有一天是不是将要被AI取代,似乎也未可知。
编辑工作又实在是件脑力与体力“交相辉映”的有趣的事儿。尤其是对于一本追求“以专业成就专业”的专业期刊而言,编辑绝非依靠简单的重复、机械的加工就可以胜任工作岗位。期刊上每一篇优质稿件的出炉,都是编辑功力的真实写照与深度检验。约稿的过程,往往也是基于自身的知识底蕴、政策水平、实践认识和业务能力,指导作者写出符合期刊定位的优质稿件的过程。改稿的过程,不仅仅是梳理文字、调整结构,确保文从句顺、言辞规范;更要能够从纷繁多姿的实践中发掘亮点、提炼意义,让理论真正落地于实践,让实践充分彰显理论光泽。
因此,专业期刊的编辑既要了解教育管理理论,具备学术对话能力;又要读懂教育管理实践,具备实践共情能力,进而架设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理论更贴近实践,让实践能对接理论,真正做到理实相融。笔者以为,“理实相融”既是对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也可以作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专业写作时的标准参照。
那么,如何完成一篇既呈现新知又关照实践的优质论文呢?以下几个路径可以作为写作时的参考。
其一,优化思维,找准关键问题。为了避免面面俱到的工作总结式和浅尝辄止的泛泛议论式文章,写作者就要善于找准问题切入点,深入挖掘实践闪光点。以下两种思维方式值得尝试。一是求“新”思维。一方面要关注新现象新问题,另一方面要以变化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去观察教育实践,在新旧冲突处、矛盾交汇处,寻找最有价值的问题。二是求“异”思维。要善于“找不同”,于寻常中发现变化,于惯性中探求差异,那些突破常规的变化点、差异点,往往就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生发点。
其二,层层追问,厘清基本事实。为了避免蜻蜓点水式的经验罗列,让写作素材更加厚实、丰满,“剥洋葱式”追问是一种好方法,它有助于写作者深入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发掘基于经验的深层思考、核心智慧。围绕主题,写作者不妨展开如下四层追问:一问“为什么”,探究初衷,呈现特定背景下的矛盾冲突;二问“是什么”,梳理过程,呈现实践路径中的具体要素;三问“怎么做”,总结规律,呈现破解问题的关键方法;四问“怎么样”,形成思考与评价,呈现基于成效的启示感悟。
其三,抽象概括,提炼普遍意义。为了避免有事无理的琐碎表达,让经验反映普遍规律,实现意义升华,写作者要善于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将散点式堆砌的事实或案例进行结构化处理,走向系统化表达。首先,对基本材料进行归类整理,让素材“为我所用”。加工素材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厘清主题的过程。其次,寻找同类素材的“关联点”或者“共同点”,描述逻辑关系。这是归类事实或案例的根本原因,体现着写作意图,也规划了阅读思路。最后,归纳“关系”或者“共性”背后隐含的意义,呈现真实思想蕴含的价值和本质。
其四,主题阅读,拓宽输入通道。进行意义提炼和价值提升,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实践的深刻洞察,既考验着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检验着底蕴与见识、视野与格局,这些都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因此,优质的输出,一定需要厚重的输入作为积淀与铺垫。《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过一种主题式阅读方法。具体到写作中,基于问题研究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理论书籍,持续优化自己的“知识链”,有助于在理實转换中进行系统思考,在输出需求中走向理实相生。
由此回看编辑工作,它更是一件促进理实相融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曾经我的职业成就感,来源于自己的文字一行行、一篇篇变成铅字。如今我最大的成就感,则是将一篇篇参差不齐的文字修整得眉清目秀,在深挖精耕中促进价值互联、智慧共生,让学术研究对接真实问题,使教育教学改进有据可依;让实践经验走向系统表达,使更多教育人透过鲜活的实践,感受教育智慧,收获意义启迪。
编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此。所以,在这样一个快捷传播的时代,向依然以研究的姿态躬耕于字里行间、为文字“斤斤计较”的老编们致敬!
(编辑 柴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