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辉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题研究能够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尤其是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小课题研究,由于具有选题小、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便于推广等特点,对教育教学一线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时存在选题意识薄弱、理论素养欠缺、总结提炼不足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纺织路小学将小课题研究作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学校管理的有效抓手,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创设有利条件,提供各项措施保障,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品质。
小课题研究旨在解决教師在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真实的难题。但是一些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容易步入“假大空”的误区,导致课题研究华而不实,与教学实践脱节。如何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一线教师如何选择目标恰切、大小适当的课题研究切入口?
首先,基于实践工作寻找真实问题。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最好的研究课题。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要从“小”处着手,在“实”字上做文章,找寻真实的“问题点”,力求通过研究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生作文缺乏生活体验、缺少语言积累,留守儿童的家庭作业无人辅导,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这些都是教师们在工作实际中发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都可以作为小课题研究的主题。
其次,对接自我需求确定研究课题。在明确问题之后,教师可通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在分析筛选后确定研究课题。选取的研究课题应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宜)的特点,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熟不宜生、宜新不宜旧。即教师所确定的课题要能体现一定的创新性,且能以小见大,同时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且有一定基础的问题进行研究,切忌抽象空泛的问题,这样目标会更集中,也更容易将问题研究透彻。例如:“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就是教师针对当下作业布置中存在的千篇一律、重复练习,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作业难的问题而开展的小课题研究,这样的课题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教师也相对容易把握。
再次,观照研究领域凸显课题新意。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研究或堆积已知经验,而是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者从新角度看待旧问题,推动问题解决获得新进展,对当下的实践具有新的指导意义。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校教师重新思考对学生进行敬畏自然主题教育的必要性,以“敬畏自然主题教育在小学班会活动中的渗透研究”为主题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此引导学生将保护自然等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及学习行为当中。由于切入点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特征,该课题也因立足当下、立意新颖,后来成功申报为省级课题。
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素养偏低的状况。一方面,部分教师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往往停留于浅表层面,无法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这些都制约着教师对课题展开深度分析,也影响着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通过营造浓厚的学校科研氛围,以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打好理论“底子”,从而让小课题研究更具研究的味道。
其一,倡导读研一体,为教师架设理论联结实践的桥梁。一方面,学校基于研究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购买相关理论书籍,并且通过建立微信读书群、每日摘录分享经典理论观点、写读书笔记、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督促教师读书学习,引导教师在理论阅读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校还会择优将教师的读书感悟和论文集结成册、印刷出版,为教师留存一份成长记忆。另一方面,学校还邀请高校教授、教科研部门专家、各级名师到学校现场为教师“传经送宝”,如邀请河南省道中书院院长冯文举到校指导“经典诵读进课堂”课题研究工作,邀请阅读方面的专家指导“高效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参加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举办的关于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多次派教师到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参加培训学习,旨在通过专家面对面的指导,引领教师将实践教学中的思考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二,骨干学术引领,让教师在研究中实现浸润式学习。小课题研究虽然“小”,但由一位教师单打独斗开展研究的却并不多,大多时候还是由几名教师组建课题组开展工作。这时候,课题主持人的选择就十分关键。学校中的骨干教师通常教学经验丰富,在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积累,能够比较熟练地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对教育教学的一些问题也有比较成熟的看法,由他们担任课题主持人,不仅能够在研究主题的选择、课题的确定、工作的沟通协调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教师进行更为有效的学术引领。例如:从教三十余年的语文骨干教师段慧对阅读、作文教学均有深入研究,教学经验丰富,她带领几位语文教师组建了“绘本阅读融入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探索改变学生阅读量小、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现状,在开展课题研究的两年间,几个实验班级学生进步明显,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多篇习作,课题组的几位教师的研究与表达能力也都获得了明显提升。
对于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学校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倡导教师通过多元化形式进行课题成果的总结提炼,鼓励教师的个性化表达,从而让教师的成长看得见,让小课题研究真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
其一,注重实践成果:及时总结推广新模式、新方法,服务学科教学。教师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或者研究完成后,要及时总结问题解决的规律和方法,将研究中形成的新模式、新策略等进行梳理和提炼,并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推广,从而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和借鉴。例如:小课题“融音美于古诗词教学”,是我校语文、音乐、美术三学科融合进行古诗词教学的大胆尝试;“教学触摸一体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几位数学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触摸一体机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而进行的探索;还有几位教师通过心理干预方式促进学困生的转变……这些小课题研究既彰显了学科特色,又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改进。
其二,关注理论成果:有效提炼与传播新思想、新观点,走向学术表达。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两部分。很多教师觉得小课题研究切入口较小,谈理论成果似乎有点儿遥远,因此常常缺少对研究成果的价值提炼,更谈不上系统性的学术表达。为此,我们一方面引导教师重视研究过程,及时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如授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学生作品、研讨记录等,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方法规律;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同时,基于实践智慧凝练新观点、新思路,写出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等,形成理论性教学成果。例如:“建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课题组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此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操作程序、教学策略等,在教学实践中反响很好,我们便鼓励教师采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将研究过程和结果用文字进行表述,形成一篇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文,不仅丰富了教育改革实践,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对此问题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