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研究

2020-12-28 02:15杨世梅
考试周刊 2020年101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识别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教育部门与社会的高度重视。童年时期是建设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时期,许多学生在此阶段因各种外界因素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出现各不相同的心理问题。这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及学生个人均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及时预防及识别学生心理问题,是小学教育中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同时依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科学且有效的干预方案,是学校及教师应当注重提升的主要方向。文章将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干预措施

一、 前言

小学生年龄较少,社会经历不全面,是培养良好心理建设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复杂的外界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学生心理素质基础加之目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学生出现研学、易怒、社交恐慌、焦虑等问题,甚至沾染不良嗜好。因此,健康的概念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与生理的健康,精神与心理健康同样十分重要。学校及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识别与干预措施的应用,以此保证学生在积极乐观且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并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遏制在初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表现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身心变化较大的关键时期。在外界环境因素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中,容易出现非健康心理问题。对于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及教师应当加强识别能力与预防措施,以此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下将对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以及识别方式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孤独与自闭

孤独和自闭倾向是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兴趣较少、敏感、社会交往能力较弱以及感觉统合失调等现象出现。同时也会出现缺乏信心以及性格孤僻等不良心理状态。孤独与自闭心理的形成并不是一方面原因导致的,其中包含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先天的生理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干预方式也应从多个方向进行。

(二)电子游戏成瘾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自我管控能力较差,在接触电子产品之后容易出现对电子游戏依赖性强以及模仿游戏中语言及动作等行为。并且逐渐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及人际关系兴趣较低,出现视力下降、厌学以及脾气暴躁等多方面恶性问题。这部分学生自控力和抗压能力比较弱,人生观念在错误方向。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关注学生此方面问题。

(三)过于自卑、胆小

部分学生因家庭成长环境及外界刺激等多方面原因,出现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物抵抗情绪较强的问题。并且不善于人际交往,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信心。这是过于自卑和胆小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

(四)抑郁

近年来,抑郁成了心理问题中较常出现又不易干预的心理问题之一。学生常常表现为状态低落、活动减少以及自卑自责、缺乏追求等状态。大部分学生抑郁症状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错误的人生观念及价值观念导致出现的。是需要教师及家长高度重视的心理问题之一。

(五)过分叛逆

小学中大学龄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青春期与叛逆期阶段。学生因长期被家长以不正确方式的管教以及在学习压力的打击中,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及环境的影响,逐渐出现性格暴躁、冲动、厌学以及抗拒家长及教师管教的表现,这即是学生过度叛逆的表现形式以及成因。

三、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大部分在于原生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当在科学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前提下,及时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遏制。同时注重与家长有效沟通及合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以保护学生自尊心为基础,帮助学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及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一)孤独与自闭的干预策略

出现孤独与自闭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理原因、心理素质、家庭教育以及缺少交流等方面问题,均是造成学生产生自闭心理的主要成因。因此,对于学生自闭心理的干预方案,首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入手。了解学生学习及生活状态是首要条件,继而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或者寻求专业人士及机构的帮助,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其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在学生产生自闭倾向的初期,以耐心、细致的方式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渐走出孤独范围。

(二)电子游戏成瘾的干预策略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接触电子产品及游戏时,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此时需要教师及家长的协作,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此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改善这一问题造成不良影响。首先,组织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与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形式多样的游戏为主,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兴趣,以此引导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逐渐抛弃电子游戏。第二,以动手DIY类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走出电子游戏的不良侵害。比如以中秋节为主题,制作DIY小灯笼的活动,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在此类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收获与成功的快乐,以此帮助学生走出电子游戏。第三,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及阅读量。电子产品并不是一无是处,更不能将学生的电子产品使用全部杜绝。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产品是教师应当加强注重的问题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电子产品进行课外阅读,或者依据电子课件引导学生科学运用电子产品,避免对电子游戏产生過度依赖。因此,避免及改善学生电子游戏成瘾的现象,首先应当利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逐渐走出电子游戏。

(三)过于胆小、自卑的干预策略

对于学生出现的胆小、自卑等心理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干预。首先,教师以自身的亲和力在思想上开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与帮助。在此措施的运用中,注重以鼓励学生为主,引导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及同学都是他的好朋友,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第二对于自卑的学生主要以表扬及鼓励教育为主。学生期待教师的表扬与激励,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应当给予及时且热情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成功与被赞扬的快乐,继而增强自信心。第三,是教師与家长积极沟通,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培养规划,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勇敢的精神并加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后,在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方案中,家长因教育能力与教育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应当引导家长以接纳和关爱的心态,帮助学生提升安全感与自信心。

(四)抑郁问题的干预策略

部分学生会因为家庭生长环境原因出现抑郁倾向,比如原生家庭破裂、缺少父母关爱、长期留守,或者遭遇到严重的人生挫折,导致学生人生观念及价值观念不正确,人际关系较差等问题出现。对于这些抑郁初期的表现,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及时遏制。第一,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父母及家人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与爱护,是帮助学生走出抑郁心理的重要途径。第二,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学习生活心态。部分学生之所以产生抑郁的症状,是因为负面情绪过多。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及家长要使学生感受快乐和家人朋友的关爱,积极与学生沟通,并且给予学生自由的成长空间,避免过度管制学生。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宽容和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第三,必要时刻教师和家长要积极与专业人士沟通交流,以科学、有效的方案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面对生活及压力。因此,对于小学生抑郁倾向的表现,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争取在早期将学生的抑郁心理消除,引导学生以阳光的心态成长与学习。

(五)过分叛逆心理的干预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大龄学生范围中,学生因其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外界环境中家庭过度管制等原因,逐渐出现叛逆的心理,进而导致学生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越发紧张,甚至出现厌学、急躁以及暴力倾向等不良结果。对于出现叛逆心理的学生,首先应当沟通家长改变错误的教养方式,以充分的耐心和包容心,修复亲子关系。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及时反思,改善家庭教育中的不良现象。第二,教师及家长应以学生朋友和伙伴的身份,加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当满足,同时在拒绝学生需求时要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以此避免学生出现过激的心理状态。第三,避免出现教育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部分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容易采取较为强硬的措施,虽然表面上学生的叛逆问题已经解决,实际学生已经逐渐抗拒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式。另外一部分家长面对教育问题表现为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引领方式,进而导致其受叛逆心理问题的严重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因此,教师及家长在改善学生叛逆心理的问题上,要保持循序渐进和科学合理的方式。学生的叛逆心理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加强自身素质与耐心,正确引导,帮助稳定学生情绪和心态。

四、 总结

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日积月累中出现的,干预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在于预防,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实践类型活动、以更强大的亲和力与耐心对待学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注重预防和消除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与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于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及干预,以此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燕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求知导刊,2020(40):2-3.

[2]史永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践行的思考与探索[J].学周刊,2020(30):167-168.

作者简介:

杨世梅,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市平川区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识别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法学意义上的弱者识别问题研究
青岛市中山公园园林树木易混淆品种识别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强迫症现状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高职生网络依赖的不良症状与干预措施分析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