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目标意识,领略小说魅力

2020-12-28 02:12徐洪权
江西教育B 2020年12期
关键词:老支书教者老汉

徐洪权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只有600多字,言简意赅,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作为小说,它情节紧张、人物鲜明、环境描写生动,与一般的小说不同,它词句凝练、立意新颖、结构严密、结尾新奇,是微型小说中的佳作。此外,《桥》的语言形式也很有特点,如短句多、小节多、环境描写修辞化等。

如何利用《桥》这一文本,帮助学生认识小说的特点,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呢?笔者认为教者应该充分领会编者意图,增强目标意识,有效达成“重点目标”“个性化学习目标”和“常规性目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由此可以将重点目标定为“初识小说的文体特征,能整体把握主要情节,紧扣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人物形象,留意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基于《桥》这一文本的特殊性,我们可以挖掘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将个性化学习目标定为“认识短句特点及表达作用,环境描写的特色,结尾的妙处”。掌握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读好短句是本课的常规性目标。当然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并非按顺序逐一落实,笔者建议依“重点目标”划分板块,将“个性化学习目标”和“常规性目标”融入其中。目标清晰了,教师在教学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学习内容,采用“教—扶—放”的策略,让学生读得明白、学得透彻,为小说单元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一、从梳理情节入手,习得巧妙构思

【片段1】借助画面,梳理情节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小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黎明的时候,天降大雨,山洪咆哮,势不可当。

师:你不仅看到了画面,而且听到了声音,感受到了气势。

(教师请学生板书:山洪咆哮,指导学生将“咆哮”写正确、美观)

生:我仿佛看到村民们惊慌逃命,好像一群无头苍蝇。

师:你关注了村民的表现,“惊慌逃命”概括恰当,“无头苍蝇”生动形象。这些画面你是从哪里捕捉到的?

生:第3至6小节。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4个小节,看还有哪些词表现了村民的慌乱?

生: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教师出示3至6小节,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读含有“人们”的句子,并将“人们”换成“我”或“我们”增强代入感,抓住关键词,读出心情的慌乱与形势的危急)

师生继续交流脑海中的画面,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指挥(盯、喊、揪)”“桥塌遇难”“祭奠亲人”。师生聚焦板书,发现“山洪咆哮”“惊慌逃命”“镇定指挥”“桥塌遇难”“祭奠亲人”之间的联系,初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及其关联。

【片段2】品味结局,欣赏妙思

师:写到“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小说故事已经结束,作者为什么续写4个小节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最后4个小节告诉我们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这让我深感意外,却又不得不承认它合乎情理。例如,我读到老汉先揪出小伙子并凶他,然而小伙子却推老汉上桥,老汉不愿意,反过来推小伙子上桥,还有些不理解,当得知他们是父子关系时,疑惑就全消了。

师:说得真好!老师建议大家将“小伙子”改成“老汉的儿子”或者“他的儿子”,再读一读,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我感觉改动之后,阅读时就没有了好奇感,看到结尾也没有恍然大悟的满足感。一开始老汉对儿子凶是不徇私情,后来他们彼此关心是父子情深,改动之后,阅读少了新鲜感。

师:这种“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方式被一位叫欧·亨利的小说家大量使用,因此这种结尾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他创作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都采用了这种结尾方式,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思考一:初识情节要素,体会结尾妙处,落实常规目标。

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也是阅读小说的重要抓手。《桥》作为小说单元的开篇,“三要素”理应让学生接触,并形成初步认识。教学时不能空洞地讲授知识概念,而应该将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作为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阅读后头脑中留存的画面,借此梳理情节,认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事半功倍。教者以画面为抓手,将学习字词、拟小标题、指导朗读、梳理情节等有机整合,可谓巧妙。梳理情节时,教者着眼整体,既没有展开来,也没有说开去,让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悬念等一股脑地与学生见面,而是让学生在品读人物形象时有针对性地关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桥》的结局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结局的奥秘呢?教者将“小伙子”改成“老漢的儿子”,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作者构思的精妙。推荐阅读欧·亨利代表作《麦琪的礼物》等是基于文本特质,由一篇到一类,沟通课堂内外,增强阅读体验,也为本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做构思方面的准备。

二、从具体细节发力,感受鲜明形象

【片段3】聚焦描写,感受人物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2: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老汉是沉着冷静的老支书,当村民们慌乱逃命时,他站在木桥前,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站”“盯”“不说话”“一座山”体现老支书在灾难降临时超级冷静。

生:我想补充。将村民的表现和老支书进行对比,更加凸显了老支书的沉着冷静。另外,老支书指挥村民过桥时说的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也可以看出老汉一点不慌乱,指挥有序。

师:老汉说的这几句话十分耐人寻味,老师把这几句话修改了一下,大家比较着读一读,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出示:“这座桥太窄了!请大家排成一队,不要挤,否则会掉进水里的!党员应该让群众先走,所以请排在后面。”“党员应该为人民服务,舍己救民,对不对?”)

生:我认为不能改,因为形势危急,没有时间啰唆,也没必要客套。

生:老汉语言简洁,却说到了点子上,因为桥窄,所以要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其他人就会遵守秩序。这可以看出老汉很有智慧。

生:我从老汉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很有魄力,当有党员挑战老汉权威时,老汉没有做思想工作,而是用“退党”镇住了刺头。

生:我从第15小节中的“冲”“揪”“吼”“凶得像只豹子”以及老汉说的话中看出他是一个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因为他认为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违背原则。

生:我从第20小节中的“吼”“用力推”以及“少废话,快走”看出老汉其实是很爱自己儿子的。

师:同学们,当我们走进文本,聚焦老支书的动作、语言、神态时,老支书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变得鲜活起来,他有定力、有智慧、有魄力、有原则,心系群众又满怀父爱,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再次走近这位英雄人物,再现他的光辉形象。

【片段4】还原抉择,丰满形象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关注了老支书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感受到了他的光辉形象。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位老汉的内心,揣摩他的想法,还原他的抉择,你会对老汉有更深的认识。比如说第7小节(出示该小节),这节看似不起眼,但字里行间隐藏着很多信息。你发现了吗?

生: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老支书本可以第一个逃生,因为村民们慌乱逃命时,老支书早就站在木桥前了,他可以逃,但选择了留。我想,他一定暗暗发誓要帮助每一个村民脱险。

生: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支书本可以站在桥上,甚至可以到桥的另一边指挥,这样他可以没有性命之忧,但是他没有。我想,他对活下去也一定充满渴望,但是他一定清楚只有将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境地,别人才乐意听从指挥,从而最大限度地拯救村民。

师:说得非常好,说出了老支书的心声。请同学们继续默读第8至23小节,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当老汉沙哑地喊话时,本可以只说:“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然而他又加了一句:“党员排在后边!”因为他始终认为:党员和群众抢着逃生,还算什么党员呢!所以当有人喊“党员也是人”时,他通过“冷冷”的语气表达了不屑。当老支书说出“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时,我暗暗为老支书捏了一把汗,当读到“竟没人再喊”我长舒了一口气。现在看来,要是当时真有人退党,我想老支书不会阻拦,但只要是党员就必须礼让群众!

生:当老汉发现自己的党员儿子插队时,他可以视而不见,但是他没有,反而是粗暴地把儿子揪了出来,勒令其排到后面去。通过后文,我们发现党员排在群众的后面,他的儿子又排在其他党员后面。不徇私情、坚持原则也是老支书受到“拥戴”的原因。

生:老师,他的发言启发了我,刚才老师让我们评价老支书时,我先想到了“舍己为人”,后来想想不对,因为老支书不仅舍了自己,还舍了儿子,于是我改成“舍小家为大家”。

师:说得真好!我想这也是这篇微型小说想要着力表达的主题,告诉读者真正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思考二:紧扣人物形象,聚焦多种描写,发现矛盾冲突。

教者以课后习题作为主问题,让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通过动作、語言、神态等感悟人物形象。在品味人物时,不仅抓住句子,而且沉潜词语,聚焦细节,让老支书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步由扁平变得丰满。将老支书说的话适当改动,让学生对当时的形势、老支书的特点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

引导学生走进老支书内心,揣摩他的想法,还原他的抉择,是让学生利用小说的“留白”进行“二度创作”的有效训练。学生在阅读与创作过程中,不仅体验了老支书的心路历程,明白了小说的主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且感受到阅读时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也提升了思维品质。

品味形象时,教师引导学生入乎其内,增强代入感,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对人物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随后教师又出乎情节之外,运用删改的方法比较词句,让学生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感受到小说的艺术魅力。

三、从环境描写着眼,发现表达特色

【片段5】朗读比较,再现危急

师:小说三要素分别是——

生:情节、人物、环境。

师:我们梳理了情节,感受了人物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环境描写。请同学们通读全文,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学生圈画批注,然后交流)

生:我关注了第1小节,我发现第2句、第3句只有两个字。这种表达我从来没见过。“像泼”“像倒”其实想告诉我们雨下得特别大。这让我想到了两个成语:瓢泼大雨、倾盆大雨。

师:你的感受很正确。老舍在《骆驼祥子》里这样写道:“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像泼”“像倒”能不能换成这样详尽的描写呢?

生:不能。“像泼”“像倒”语言极其短促,传递一种紧张的情绪,十万火急的气氛。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显示雨下得特别大,而且暗示灾难即将降临,脱离危险要与死神赛跑。

生:我也想补充,老师你说过这篇小说只有600多字,然而却有27个小节,很多都是独句成段,这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师:你讲得特别对。短句多,小节多正是这篇小说的表达特色,阅读时给人产生急迫紧张之感。如果我们把课文中内容有关联的小节合并在一起,阅读感受就不一样了。

生:老师,我还发现作者在描写环境时,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第2节,将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狂奔,让我感受到了山洪暴发时的气势真是不可阻挡。

师:是的,作者描写山洪时,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和感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山洪的威力与可怕。这句中的“咆哮”也用得特别好,人们听到的本来是“哗哗”的流水声,然而在作者的耳中变成了“咆哮”,变成了怒吼,让人不寒而栗。“咆哮”让山洪有了生命,大家读读你画的描写环境的句子,看哪些词让景物仿佛有了生命。

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一句中的“跳舞”让人感到可怕,如果换成“摇晃”效果就逊色很多。

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一句,如果改成“死亡在洪水声中降临”效果也会逊色,“狞笑”“逼近”不仅让洪水变得可怕,而且体现了洪水的得意与残忍。

学生继续交流第14、17、18小节,品味“渐渐蹿”“放肆地舔”“发抖”“痛苦地呻吟”“爬”等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描写环境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發现,形势越来越危急,读着读着,我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了。

生:之所以把环境写得越来越恶劣,其实也是为了塑造人物,凸显老支书的了不起。

师:作家在创作小说时不会为了写环境而写环境,环境描写作用巨大,不仅营造了氛围,而且能够推动情节发展,为塑造人物形象做了背景铺垫,值得关注。

思考三:留意环境要素,知晓文脉统一,习得变“客”为“主”。

恰当而巧妙的环境描写,是小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桥》的环境描写有两个特色,一是词句简短,没有过多描述,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二是运用修辞,着上了较强的主观色彩。

教者出示老舍《骆驼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片段,学生朗读比较,从而明白虽然老舍写大雨的片段十分精彩,但不适合本文,因为冗长细致的描绘不能传递急促、紧张的情绪,营造不出十万火急的气氛,文字和气脉不协调。而课文中两字成句,独句成段,却有这样的效果。由此,学生便知晓了文脉要统一,否则写得再好,也是画蛇添足。

课文在描写“山洪”“木桥”等景物时,没有采取客观视角,而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景物着上了较强的主观色彩,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情感体验。运用修辞时,作者没有工笔细描,而是只言片语勾勒,通过一两个富有生命力的词写活了景物,这样的写法特别值得学生借鉴。教者通过换词还原景物的本来面目,使其“素颜”示人,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到作家用词的精妙;教学时,又采用“教—扶—放”的策略,让学生充分体会景物描写变“客观”为“主观”的好处。

统编版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小说,就是为了让学生大体认识小说的文体特征,初步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教学《桥》时,教师除了要有文体意识、要素意识,还需要有单元意识、整体意识,通过前后勾连、学用结合,让学生领略小说魅力,不断提升阅读小说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老支书教者老汉
乡村老支书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刘老汉笑了
老支书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