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张国强 张苗苗 周伟昌 刘志平
【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线体育教师工作重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实验等方法,研究在初中体育课堂中采用“有偿训练”模式对学生训练状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相对单一的训练课堂模式,使初中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课堂的有效性有了较大提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有偿训练”加分制增强了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并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有偿训练;有效教学
初中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大多采用老师制定教学任务,学生按要求进行体能训练或技能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运动兴趣不高。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能,相比之下,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和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促进每一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们爱上体育课,喜欢运动,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培养,提高学生课堂锻炼效果。
1.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19级学生12个自然班为基础,随机抽取初一2、6、9、12班的学生分成2个组(2班和6班为对照组,9班和12班为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 分别从万方数据、广州体院图书馆等查阅涉及到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教学试验时间:2019年3月-2019年7月,地点: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运动场。
“有偿训练”:制作不同颜色和分数的奖励牌,分数分别是:“5分、10分、20分、50分”。“5分、10分”的奖励牌: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上课的态度、课堂参与、训练积极性、完成效果进行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牌;“20分、50分”的奖励牌对应的是经过一段训练后对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考核,根据提升幅度的大小和同学间相互评价的优、良等级给予“20分、50分”分数牌的奖励。积累的分数可以用于兑换礼物或按比例纳入期末体育成绩综合评价分数。
本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行政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有偿训练”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体质测试,实行双盲实验法。实验组和对照组课程密度、练习时间、练习强度、课堂要求、教学场地和器材设施等因素均保持一致,集体备课、统一教案。
2.研究结果分析
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4项身体素质测试,分别为50米、1000米跑步,立定跳远及1分钟仰卧起坐,进行测试见。结果显示,实验前两组学生的4项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实验组经过4个月时间 “有偿训练”课堂教学后,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按照传统上课模式进行教学训练,实验前、后的变化不显著。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有偿性训练”,能使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上课期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练习的自主性有明显改善。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实验后实验组的“运动参与兴趣”比实验前提高34.2%,这说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运动的前提,课堂参与度由之前的38.6%提高至72.7%,课堂练习能按要求完成由38.6%提高至75%,完成效果令自己满意由45.5提高至70.4%。实验组实验后比对照组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组比对照组学习兴趣高了23%,实验组对课堂“积极参与”的学生比率由实验前的38.6%上升到81%,有显著差异。
可见,传统的教学法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态度方面改变不大,而结合“有偿训练”教学的课堂,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开展教学,促进了有效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在这种讨论、学习氛围中使他们能主动学、乐于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研究还发现,通过集体学习、小组协作共同参与项目的练习,共同承担小组责任维护团体荣誉,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意识。实验组学生在相互讨论、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帮助、主动承担任务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互助、互惠、互动是构建學习型课堂的前提,促进全体学生成绩提高的保证。
3.结论与建议
3.1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入 “有偿训练”模式后利于学生在课堂里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2 有利于促进教学有效性开展和实施,学生学习态度、合作学习意识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及适合的训练标准。
3.3 体育教学毕竟具有其特殊性,实践性强,初中体育教学练习、身体练习为主,加分制不能片面地夸大,只能作为教学中的媒介和手段之一,是教学有益和必要的补充。要把技术运用和实践练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武.现代中学生训练与技战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8):8-11.
[2]程俊.运动员培养现状与对比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3]王东升.影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因素[J].首都体育学院报,2007(3):47-48.
[4]张勇.快攻战术研制及应用研究[J].运动,2012(3):116-117.
[5]白喜林.中学生教学与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报,2012,18(1):144-146.
[6]曲小峰.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体育学刊,1999(3):85-86.
[7]彭恩嘉.美国高水平运动的管理因素的对比[J].中国体育科技学报,2012,25(2):139-141.
[8]王宁.高中开展教学的几点建议[J].运动,2012(4):114-115.
[9]陶涛.中国篮球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人才力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3):18-19.
[10]龙春生.体能训练方法[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3.
[11]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N].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8.
[12]赵厚华.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N].武汉: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出版社 ,2004,2.
[13]崔玉环.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力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1(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