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远美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虽然谈不上身经百战,但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但为何还是写出来的作文,不是人物形象不够生动,就是一件事不够具体,未能成功的打动读者。那么怎样去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文人物活起来,一件事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会在作文的高潮情节突然戛然而止,让读者为故事的终结感叹、为之惋惜呢,而是让读者饶有兴趣地继续读下去。或者读完这篇作文之后,还沉浸在作文的故事情节中,甚至是浮想联翩。
一、抓住细节描写,把人物写活,从而推动故事情节,所描写的事情更具体生动。
高年级的学生存在普遍的现象,写一件事或者写人的作文。能够围绕中心完成习作,事例能够突出中心,或者事例选择非常典型,但为何读者看完后还是觉得空洞,作文过于简单。而另一方面学生一听到写作文,都会面之改色、心里拒之千里之外。尽管绞尽脑汁写,作文还是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不知如何写具体,东拼西凑才凑够字数。问题所在,学生在写作文,不知道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如写“这件事我真后悔”。一位学生写:“她的好朋友小静来她家玩,她拿她心爱的钢笔给好朋友欣赏,好朋友很喜欢这支笔,过几天她发现她心爱的笔不见了,问了爸妈也不知去向,她突然想起是小静拿的,就气呼呼找小静,并告诉她,快点把笔还给她,就这样争论很久,最后小静哭着回家了。后来她找回了我那心爱的钢笔,但她却一直没有勇气道歉,当她要道歉时,小静已经搬家了,她从此就这样失去好朋友。”这位学生写的事例,可能许多同学在优秀作文选已经看过,或许多学生也曾写过,但会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写出效果截然不同,会写作文的学生会抓住细节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畅所欲言的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在小静第一次看到自己心爱的笔,那爱不释手地欣赏的动作、神态描写做文章,或者我怀疑小静拿我笔,去找小静当时的愤怒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不分青红皂白地认定是小静拿的语言进一步描写,还有小静被冤枉的无辜、伤心的神态,动作、语言去刻画人物形象。最后我在找回钢笔时,我内心的感受,是错综复杂的情感,心里活动描写是必不可少的,衬托小静被我冤枉的无辜,导致最后没有勇气道歉而失去珍贵的友谊,深化照应主题——这一次,我真后悔。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的刻画,人物也无形中活起来,这一件普通的事例就变得感人起来。读者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为失去这份友谊的惋惜,从而感受我的后悔心情。这样才是成功的作文。
二、在平时生活中要多观察和体会,丰富作文中设身处地的想象。
大多数学生能够把在生活中的例子写到作文中去,但在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或者类似的经历过的事例,能很自然地写进去,但在写作文中并没有设身处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她突然想起是小静拿的,就气呼呼找小静,并告诉她,快点把笔还给她,就这样争论很久,最后小静哭着回家了。”我当时找小静时,我的气愤,为何学生不会在我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写具体,学生在写作文没有把自己融入人物的角色,假如把自己想象作文的我,我们也曾经和朋友发生过类似的误会,可以理解当时的我的气愤,我会和小静说什么,我的表现是怎样。而被误会的朋友她的委屈、无奈、伤心的表情都尽在我们笔下勾画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却在最要花笔墨去表现的人物简单的叙述,所以评改的老师也为之痛惜,再能打动读者、真实的故事也不过如此罢了。所以只有在平时多观察多体会,自己才会融入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的展开丰富想象,让故事更精彩动人。
三、把握所写作文的中心思想,让作文主题更突出,表达情感更深入。
每一篇习作,都要一个中心思想,都有其所表达的情感。如“我的心爱之物”,一位学生写的是妈妈在深夜为我编织的帽子,它之所以成为我的心爱之物,是因为它凝聚着妈妈浓浓的母爱,是妈妈不辞辛劳在深夜为我熬夜编织的帽子。但学生只注重作文的题目在结尾轻描淡写地照应题目。如果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整篇文章通过妈妈为我编织帽子,歌颂妈妈对我浓浓的爱,我才视为我的珍爱之物。这样表达效果,不但深化照样主题,也让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刻。如写“送牛奶的大叔”,整篇文章是通过暴风雨的恶劣天气,大叔却风雨无阻地坚持给居民们送牛奶,如果学生能够把握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歌颂送牛奶大叔的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就会在恶劣天气、路上的行人等场面进行仔细地刻画描写,为衬托大叔的无私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但往往许多学生在天气、行人路况却一两句了之,读者感受不到送牛奶叔叔的艰辛,更不要说体会到他的奉献精神。所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是在写作文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学生把握好所写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情感才能写得深入。
总而言之,老师平时作文教学指导,还要多下功夫,在写人写事的作文通过修改后,人物立起来了,文章的故事变得趣味盎然了。修改后和未修改的作文一对比,在课堂上,让学生也在一次又一次地習作评讲中,感悟领会习作的方向和要领。久而久之学生在一定时间的训练,他才能牢牢掌握习作要领,懂得怎样写作文。